如您发现网易号用户发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文
和视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发邮件至:wangyihao@service.netease.com
If you find any content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articles, pictures and videos) posted by user
of NetEase Hao infringes your legal rights,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wangyihao@service.netease.com and
provide the related evidences.

3 人评论

科普我只想当一只美蜥蜴,身披铠甲而归于野外

2017 06/21

相信大家对衔尾蛇的图案或与之类似的图案不会太陌生。一条蛇正在吞食自己的尾巴,因此形成了一个环;这是一个自古代流传至今的符号,常见于多个国家的宗教、神话中,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往往与炼金术关联在一起。

衔尾蛇ouroborus的图腾。图片来源见水印

据传这一符号起源于古埃及,古埃及人曾以此来表现他们永恒的宇宙观。这条巨蛇是太阳神的化身,从混沌之水中孕育自身,每天都在黎明中重生。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炼金术师们也采用了这一概念,使其成为炼金术的象征,代表完美的一切与循环不止的生命《钢之炼金术师》《英雄传说的轨迹系列》《Tiger & Bunny》中的“噬身之蛇”,以及《HUNTER×HUNTER》中奇犽的妹妹阿鲁卡的能力发动,都源自此典故。

炼金术的象征:噬身之蛇。图片来源见水印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存在于现实中的衔尾蛇——犰狳环尾蜥。犰狳环尾蜥(Ouroborus cataphractus)属于爬行纲、蜥蜴目、绳蜥科、环甲绳蜥属的物种。因外表形态相近,它曾经一直被归类于绳蜥属,直到2011年,科学家才将其分出并归入环甲绳蜥属,目前它是该属中唯一的物种。可能由于这一划分还相对较新,所以目前很多网络资料中,它仍在待在绳蜥属里。

帅气的外表引人注目。图片来源见水印

身披铠甲的小型蜥蜴

犰狳环尾蜥是南非共和国的特有种,主要分布于南非的北开普省和西开普省。它是一种小型的蜥蜴,成年体长在15~20厘米,大约是成年男子手掌的长度。它全身覆盖有硬质的鳞片,好似穿着一身铠甲。它的体色一般是棕色,下巴颜色较浅,不同个体之间会有颜色的差异,体表有少数不规则的浅色纹路。

体色有深浅但依旧霸气。图片来源见水印

它们是群居性的蜥蜴,仅凭外观难以分辨性别。一般是一只雄性成体率领着数只雌性成体组成一个小家庭,占领一块固定的领地。最多的时候群体数量可达30~60只。在繁殖季,群体内的雄性会非常忙碌,它们通常与自己领地里的所有雌性交配。

营群居生活的犰狳环尾蜥。图片:Timotej Auda / flickr

犰狳环尾蜥是少数的几种胎生繁殖、会自己带娃的蜥蜴,这非常难得。要知道,大部分蜥蜴和蛇都是挖个坑产下卵就不管了的放飞家长。犰狳环尾蜥的雌性成体受孕后,会于当年的夏秋之交产下1~2个后代;它们每一两年才生产一次,繁殖效率并不高。刚出生的幼体身上覆有一层薄薄的膜状物,它们破膜而出后马上就能活动;即便如此,雌性成体可能仍会照顾幼体一段时间,是爬行动物中难得的“好妈妈”。这样的“好妈妈”还有鳄鱼,但鳄鱼是卵生的。

幼体也是帅气得一比。图片来源见水印

荒地求生,技能满点

犰狳环尾蜥的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它们一般生活在靠近沙漠、植被并不密集的砂土之地,白天活动,夜晚藏身于石缝和洞穴中。它们以白蚁为主食,偶尔也会捕食小型的蜥蜴、蜘蛛甚至小型啮齿类。在野外,它们的寿命一般是10~15年,人工饲养下寿命可以超过20年。

完美融入。图片:Homopus / flickr

犰狳环尾蜥平时的移动速度非常缓慢。当太阳初升,它们从石缝洞穴中探出脑袋开始享受日光浴;晒热身体后,它们从家中出发,开始一天的觅食活动。在烈日炙烤的地面上,慢速移动也是一种减少耗能的方式。但是,当危险靠近,胆小的犰狳环尾蜥立刻一改悠闲之态,钻进附近的石缝和岩洞中藏匿身影,飞奔的速度要多快就有多快。

天亮就出门啦。图片来源见水印

来看看它们的真实生活。视频:BBC

如果附近看不到合适的藏身之处,它们还会采取另一种防御方式:一口咬住尾巴末端,将身体团成圆形,头颈部、背部和尾部突起的硬鳞会使得天敌无从下口。这与巴西三带犰狳<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吉祥物>类似的防御方式,正是它们名字的由来;犰狳环带蜥的英文名Armadillo girdled lizard和属名Ouroboros(乌洛波罗,希腊语中的衔尾蛇),很贴切地反映出了它的特点。

与巴西三带犰狳的团成一个球相比,犰狳环尾蜥其实只是团成一个环,这大概是圆的3D与2D的区别!图片来源见水印

宠物贸易 ≠ 物种保护

不过,它们这一咬尾团起的防御行为,只在野生个体身上才能完整体现。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很多野生动物的自然本能可能会慢慢退化,犰狳环尾蜥不再咬尾,双嵴[jí]冠蜥(俗称双冠蜥)不再“铁爪水上漂”,还有一些动物甚至弱化了繁殖能力。所以人类的过多干预,哪怕是出于保护目的,对于野生物种而言也不一定全是好事。

家养再多,也难以再归于野外。图片来源见水印

双冠蜥的特技:铁爪水上漂。图片:animalzoo.ro

因为独特的外形和有趣的习性,犰狳环尾蜥在各国的宠物市场上都颇受欢迎。所以宠物贸易带来的偷猎和走私,一度被认为对其种群数量产生了较大威胁。但如今,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开始意识到了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以打击走私犯罪。

让它们在野外多一些同伴吧。图片:Homopus / flickr

位于非洲东部的肯尼亚,现已严格管控出入境的动物制品,查出象牙、穿山甲、犀牛角等野生动物制品的话,携带者将面临牢狱之灾及重金处罚。犰狳环尾蜥的原生地南非,政府鼓励和补贴私人将农场转化为野生动物保护区,一共建立了20多处国家公园,以及1万多处私人体验式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并允许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这也拉动了当地的就业与经济。

划重点!国内私养不合法

目前,宠物贸易对犰狳环尾蜥的生存影响不再显著,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今年1月已将犰狳环尾蜥的保护级别从易危(UV)调整为了无危(LC)。但根据华盛顿贸易条约名录,绳蜥科环甲绳蜥属的所有种位列于附录二之中,因此,目前在我国,私人将其作为宠物饲养依然是不合法的行为。

以后逛两栖爬行类动物的展馆可以多瞅一眼,看看有没有它们哦。图片:Timotej Auda / flickr

想要亲眼目睹这个小可爱?可以去逛逛那些引进了该物种的国内动物园,也可以去飞去非洲旅游一趟,去它们的生境看看。据说济南野生动物园的爬馆引进了环尾蜥,但我没搜到相关图片,不知道他们引进的是今天所讲的犰狳环尾蜥,还是热带环尾蜥(C. tropidosternum)。两者模样相像,幼体容易认错,但热带环尾蜥不会咬尾,价格更便宜,因此常常被不法的黑心商家拿来冒充犰狳环尾蜥出售。去非洲的话,目前已有成熟的非洲旅游路线,在合适的季节里于东非可以看到动物大迁徙,自驾在南非还能跟草原动物近距离接触,相信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你去看了之后,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苯环什么的……并不是我在搞事情。绘图:翼狼Elang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绳蜥科 和云士环尾蜥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跟贴 跟贴 3 参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