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您发现网易号用户发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文
和视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发邮件至:wangyihao@service.netease.com
If you find any content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articles, pictures and videos) posted by user
of NetEase Hao infringes your legal rights,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wangyihao@service.netease.com and
provide the related evidences.

0 人评论

房产三四线之王碧桂园,进入强二线也这么牛,凭啥?

2016 09/18


就在七月,碧桂园凭借在杭州的两个项目“碧桂园·西江月”和“碧桂园·珑悦”,蝉联杭州主城单月商品房销售套数、销售金额双料销冠。


入浙6年,碧桂园除了2011年在杭州下沙拿过一个项目,一直聚焦在海宁、平湖、嘉兴、桐庐、衢州等浙江三四线城市。此次碧桂园在浙江省会杭州的热销,可以理解为碧桂园在浙江开始获得真正的客户认同。


但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变化。聚焦到一、二线城市,去年杭州市场地王频出,让整个竞争处于白热化。而在碧桂园所擅长的三四线市场,利润率的提升正成为一个新瓶颈。


在浙江走双线作战策略的碧桂园,如何在实现在一二线和三四线的全面胜利?为此,明源地产研究院专访了碧桂园浙江区域团队。

 

拿  地

二线选潜力版块

三四线做中心


在碧桂园浙江区域总裁欧阳宝坤看来,浙江无疑是个竞争非常充分的市场,不仅所有大型品牌房企都已进入浙江,很多地方性房企在浙江市场的参与度也很高。“我们在浙江的布局逻辑是:深耕三四线,拥抱一、二线,全覆盖的模式。”

 

那么,碧桂园在一二线和三四线的拿地策略是怎样的?



入浙6年已实现9城31项目的战略布局


1 一二线城市,选潜力板块



碧桂园浙江区域的投资总监崔颖亨告诉明源君,对于二线、准二线城市,碧桂园更多放眼于在这个城市的品牌植入、品牌树立,在财务指标考核上相对三四线要略为放松。但拿地的策略相对谨慎,绝不会拿地王,更倾向于做潜力板块,挖掘未来预期。

 

什么才是碧桂园眼中的“潜力板块”?

 

第一,必须是城市大规划的受益区,有不断的政策利好能把板块在短时间内催熟;第二,属于人口净流入区,能承接中心城区的外溢人口;

 

例如碧桂园·珑悦所在的奥体板块,就是典型——首先是亚运会、G20峰会等诸多国际性赛事、会议的召开,对整个板块的持续性利好,第二是奥体板块与滨江区相邻。滨江区已经寸土寸金,土地供应量十分有限,那么这个板块的客群势必会往外溢,奥体板块就正好承接从滨江外溢过来的客群。人口净流入+政策规划的持续利好,在很短时间就把奥体板块催熟了。结果,在珑悦地块拿下不到一年时间里,奥体板块的楼面价就已经飞涨1.9+万/平米,突破了3万/平米。


2 三四线,选每个板块的核心区



如果说碧桂园在一二线拿地是看预期,那么三四线的拿地逻辑又有所不同。

 

“在三四线,我们会把这个城市划分成很多小版块、小区域,”崔颖亨说,“这些小版块里,碧桂园只拿较成熟区域或潜力区域里的核心地段,同时在客群选择上,主要找那些没被消耗过,即没买过房或没换过房的老百姓,做这群人的生意。”

 

举个例子。

 

衢州在浙江算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但碧桂园居然在进入的首年就拿下了12个亿的战绩,这背后是碧桂园对三四线城市地块和当地居民消费习惯的深入洞察。

 

表面看衢州的经济是比较差,其实上,当地的房地产市场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市场还缺乏一个爆点。

 

碧桂园当时在衢州拿的那块地处于下属的东港新区核心区。这里离市区有近3小时的路程,算是比较偏远的,但恰恰是这样一个地块,它属于东港新区的中心。东港周边有三四个镇,项目位置恰好在这些镇区的中心。而且政府在这里配套了公园、学校,都是镇区里没有的,自然对周边客群有很强的吸附力。

 

可周边的老百姓消费水平不高,他们会买房吗?碧桂园分析后认为——正因为他们消费不高,肯定不会去衢州市区买房。当时衢州市区的房价已经7000-9000/ ,对于他们来说消费不起。如果周边有性价比更高的楼盘,他们一定会买!

 

结果,衢州碧桂园一开盘,带精装才卖5000左右,又是千亿级品牌开发商,再加上各种吸引人的条件,一次推盘就把周边首次置业的客户翻了个底朝天。


3 “一城多个碧桂园”策略



在碧桂园内部,有一个策略叫“一城多个碧桂园”。就是说,先进入一个城市,然后在这个城市做多个布点,进行深耕。

 

衢州市场就是典范。

 

在衢州碧桂园项目大获成功后,去年底,碧桂园顺利拿到衢州核心区的一个地块,开发了劳斯莱斯项目:碧桂园·翡翠湾。这个项目的客户面和客户定位与之前完全不同,是针对衢州市比较高端的一部分人群,但一出手就卖了12个亿。从去年至今,碧桂园已在衢州斩获多个地块。

 

“我们知道这个地方的容量可能在做第一个楼盘时就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转身到核心城区去拿地,那里的客户面和客户定位完全不同。通过把一个城市划分为很多小版块、小区域,再对这些小区域做了很深入的研究,然后定出我们的客户和拿地依据、方案。”

 

目前,整个浙江的地块供应都呈现出小而精的趋势,不但供应量相对较少,地块面积也较小。所以目前碧桂园在浙江拿地更多是靠数量取胜——把地块拼起来,然后把这个城市的市场占有率拉高。


明源地产研究院对话欧阳宝坤(左二)后的合影


产  品

二线做差异化

三四线做品质标杆


因为在浙江的一二线策略和三四线策略是并行的,加上本地客户对房屋品质的高要求,这就对碧桂园的产品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 一、二线做差异化,打面积差


 

首先,像杭州、宁波、温州的竞争已经异常激烈,加上这些城市已经被绿城、滨江教育得很成熟,当地客户对产品的专业和挑剔程度非常高。

 

那么如何提升碧桂园产品在这些市场的吸引力?

 

相同房间数,降面积;相同面积段,大开间

 

碧桂园浙江区域设计管理部总监夏志认为:一方面,杭州、温州等二线的单平米房价在全国已处于领跑行列,因此得房率对客户来说就非常重要。所以碧桂园在这些城市采用的是高得房率策略——在相同功能间数量下,把面积做到更小、总价控到更低;而相同的面积段,就保证自己的产品有更好的开间和进深尺度;

 

比如温州的永嘉项目,竞品的跃层都是180 户型,碧桂园就做到160 ,利用挑空空间来偷面积,把功能间数量做到一样,可面积比别人小了整整20 ,这时总价就降下来了。16000元/ 的单价,20 一下子就拉开了30多万的价差。加上区位差不多、景观优势也差不多,客户愿不愿意买?可以少投入30万,当然买了!

 

永嘉碧桂园翡翠郡160 户型图


深挖交通核的使用功能,双功能电梯厅设计

 

另一方面,碧桂园会更细致地研究交通核设计,这不是以往单纯的缩小交通核,还有对交通核使用功能的充分挖掘。

 

比如碧桂园在西江月项目上做的双功能电梯厅设计。因为是一梯一户,碧桂园就索性在电梯间里做了一个储物柜,电梯门打开后,业主可以将雨衣、雨伞、婴儿车等物件直接放在电梯厅的储物柜里。而家门口还有一个入户玄关柜储存空间,除了衣帽和鞋子,行李箱、高尔夫球包还有小钥匙充电器等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收纳。通过双玄关的设计,让业主的使用空间最大化。



正因为一二线城市拼杀得比较激烈,碧桂园就要努力做到“人家有的我们一定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想办法有,走差异化路线。”


1 三四线做五星体验馆,强调品质差异化



而把目光投向三四线城市。在这个市场上,碧桂园本身的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因此更多是走品质化路线,通过做区域板块里的绝对标杆型产品,来获得市场的定价权。

 

做精装、全智能化配置

 

比如碧桂园进入衢州主城区的一个项目就做了全屋精装,配置了直饮水系统、健康新风系统等,以及智能化家居和小区智能安防系统。更在衢州开了整个浙江片区的第一个五星智能体验馆,这在当地是没人见过的,“所以我们主打的不是户型、面积段的差异化,而是品质的差异化。”夏志说。

 

五星智能体验馆,把能显摆的地方展现出来

 

除此以外,碧桂园还在三四线做了五星智能体验馆,力图将所有高精尖的配置和可以“显摆”的设施全部在这个体验馆中给客户展现出来。


碧桂园在三四线做的五星级智能体验馆


一般情况下,客户对智能化的理解无非就是电动窗帘、智能门锁,远程摄像头等,但说出来给客户,他们并没有非常直观的感受,但有了体验馆就完全不一样,“在整个售楼过程中,客户可以身处其中进行互动。你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控制电动窗帘的开合。而且展馆里所有电器都能用手机控制,像入户门、小区智能摄像头,可以通过手机第一时间反馈过来,等于是把你未来家里的场景移植到售楼处来,用一种更前卫,展示型更强的方式体现出来,这对三四五线城市的客户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由此看出,碧桂园在三四线拼杀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会把设计语言转化成营销语言,再进行推广。


3 产品品质与成本投放的平衡



但浙江老百姓对房屋居住要求本身就不低,而这种对品质、品牌的追求就给碧桂园带来了非常大的成本投放压力。

 

“这就需要我们要跟集团做相应突破。”

 

在看不到的地方做简配

 

所以,碧桂园在浙江每进入一个片区,尤其是三四线,首先要做一个基本功课——看竞品用了哪些品牌配置。“当然,各个片区老百姓对品牌的认知度不一样,我们投放的倾向也不一样。通常我们会采用一些基数样板去做摸排,然后形成一个因地制宜的产品标准。”夏志说。

 

比如西江月项目,当时的市场行情并不是很好,又要做标杆型产品,在成本投放上就会比较忐忑——怎样把成本投放和价格拉差做到一个极限?

 

这时碧桂园采取的策略就是:在客户不是直接关注的地方定位为简配——虽然做了地热,做了户式中央空调,但冷热源选用的都是国内知名品牌;“坦白讲,当时对市场的信心没有那么足,所以成本控制上下了大力气。”

 

但市场很快就起来了,在市场行情和售价开始攀升时,他们立马把所有洋房和后续产品配置做了顶配,这也是碧桂园在适应浙江市场、响应行情快速转变的先例。

 

好品质自然能卖到好价格


不过好在,浙江老百姓对成本和售价的认知上是比较良性的,“他们的产品逻辑很简单,只要你的产品足够好、打动我,我有钱为什么不卖个好的呢?”所以西江月能卖到38000元/ ,浙江也因此成为碧桂园在售均价最高的区域。


服  务

重视客户自然会有回报


但在地产下半场,只知道建房子的开发商迟早会被淘汰。

 

对于这一点,碧桂园集团主席杨国强早已心领神会,因此他在不同场合对团队强调:“我们要更精细。”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


1 业主更多了,更专业了



进入浙江四年,碧桂园整体规模从2012年的475亿急速扩张到如今近2000亿,随之而来的是业主保有量和交房套数的激增,“这么大的体量,如果没有专业的前置机构,很容易跑偏,而且跑得越快越容易出风险。”说这句话的是碧桂园浙江区域客户关系总监耿珺,他目前负责碧桂园浙江区域的客服工作,也是集团客户关系管理中心客服创新组的核心成员之一。

 

在他看来,浙江情况尤为突出:“这里的老百姓购房并不缺投资对比品,不买房子我的钱投到其它产业上也可以保值,那么他在购房时的理性程度就更高,必定更挑剔,更关注价值链尾端的服务竞争力。”

 

这就对浙江的客服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


2 贯穿客服全周期的“九步法”



今年6月,由集团客户关系中心总经理孙献忠提出并推行的标准化交付体系,被总裁莫斌命名为“碧桂园内部交付九步法”,在集团上下正式实施。

 

“九步法”即针对看楼、签约、等待、交付、收拾、乔迁、居住这几个阶段,客户关系管理中心对应提出9项要求,主动从客户需求出发来提供服务,目的就是提升客户满意度,达到口碑相传。


而碧桂园浙江区域在落实集团“九步法”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创新。

 

首先在客户签约后的一周内,浙江区域就通过400呼叫中心实现了新签约业主电话回访的全覆盖,其次,将客服工作前置到交房前半年(正常是交房前三个月客服才进场)。

 

碧桂园认为,在签约后交楼前这段时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碧桂园的开发节奏很快,项目可能会发生出现调整却未能及时告知业主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客服团队充当一个纽带,合理控制调整带来的影响和规避风险。”

 

所以在交付前的等待期,碧桂园会通过几类活动,如工地开放日、设计师见面会、工法样板区开放、预收楼等,为准业主解答“我的房子修得如何了”、“房屋质量好不好”等问题。


碧桂园温州项目的工法间开放活动

3 设计师见面会



比如设计师见面会,这是碧桂园客服工作中的一项创新,用于交付前期的风险管控。

 

其形式是邀请集团和项目设计师来到项目现场,向业主传递碧桂园的产品设计理念和户型的相关居住功能。一方面是为强化准业主对产品的设计规划、户型、园林配套方面的理解与认可;另一方面,通过设计开放性场景的互动参与,让准业主有更好的产品理解和服务体验。

 

就在八月初,碧桂园在杭州的西江月项目刚刚举办了一场设计师见面会。即便是在浙江,这种活动形式在其它房企也不曾有,对于业主来说,这远比开发商请客吃饭来得更有意义,所以非常积极,活动报名仅发出一天时间就立即报满。


 西江月项目的设计师见面会现场


“众所周知,浙江市场的产品力非常强,通过设计师见面会活动能让客户更加认同我们的产品,同时也能为业主今后的入住装修提供指导意见,这也是他们所急需的。”耿珺说,“而这个过程中,我们收到了客户很多真实的反馈,这些反馈将作用于我们今后在项目中更有效果的优化。”


4 交付环节的互联网+创新



碧桂园浙江还是集团第一个在正式交付环节引入互联网+的区域公司。

 

为什么如此重视交付环节,要在这个环节做互联网创新?欧阳宝坤认为,虽然碧桂园是千亿房企、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500强,但它的产品究竟好不好、有多好,还是要通过项目的逐步开发、交付才会更深入人心。

 

为此,碧桂园在集中交楼阶段引入了明源的移动验房系统,不但提高了验房工程师的工作效率,还增强了业主在交付现场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以往业主收完楼,所有的房屋查验资料都保存在开发商手上,业主没有保留根据来跟进开发商的整改情况。现在移动验房打通了微信端口,业主直接在微信端就能了解自己房屋的维修进度,这种体验对每一位即将入住的业主来说,都是无与伦比的,而对我们碧桂园来说,也是一份对于产品品质的自信!”耿珺说。

 

随着碧桂园在二线城市拿地的增多、在三四线开始走劳斯莱斯路线,这些目标客群在信息化体验这块的要求将会更高。“比如我们杭州项目,业主每天花在交通上的时间就很多了,再让他们来到项目现场了解是不可能的,而微信端就给了他们一个及时了解和掌握整改信息的透明渠道。”

 

在原有的客服基础工作和浙江区域的积极创新下,碧桂园浙江区域最近交付的两个项目,到访交楼率都达到了100%。顺利交楼的同时,区域还实现了交楼即二次开盘的推动,仅三个项目集中交楼期就实现近3000万的新增认购。

 

“我们相信,重视客户了就自然会有回报。所以,把产品做好、把客户工作做好,对于碧桂园在浙江的品牌深耕、口碑相传是非常重要的。”欧阳宝坤总结道。


结   语


就在前不久,一篇名为《我最恨销售、销售!》,即绿城董事长宋卫平的演讲稿在朋友圈掀起了轩然大波。可能有人会觉得宋卫平过于理想化,但我们试想,在营销层面已经非常强大的碧桂园,如果在浙江区域能把产品和服务再做到另一个层次,那对于整个浙江市场,甚至到整个碧桂园集团,将是一种怎样震撼的效果?


不用急,欧阳宝坤和他的浙江区域团队已经在路上。



作者:刘芳,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投稿及交流,添加副主编微信:852014147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进入详细了解

跟贴 跟贴 0 参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