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您发现网易号用户发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文
和视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发邮件至:wangyihao@service.netease.com
If you find any content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articles, pictures and videos) posted by user
of NetEase Hao infringes your legal rights,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wangyihao@service.netease.com and
provide the related evidences.

0 人评论

人文雍正,原来是大菩萨再来!

2016 05/22

(原标题:被《甄嬛传》戏说荒淫的雍正,原来是大菩萨再来!)

千余年来,佛教能在中土扎根,繁衍枝叶,开出美丽的花朵,历代帝王对佛教的护持,是一项重要因素。中国历史上,与佛教因缘深厚的帝王相当多,如唐太宗、武则天、梁武帝、顺治皇帝……或与高僧往来,或礼僧侣为国师,辅佐朝政,或更有帝王舍弃王位出家,他们护法的精神,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众多护持佛法的皇帝中,其中还有两名开悟的皇帝。一是武则天,虽然对其开悟之说,尚有争议,但她那四句开经偈作得实在做得太好了,以后许许多多高僧大德想再做一首偈,却无法超越。而另一位开悟的雍正皇帝,则还自述过自己开悟破三关的经历。


雍正行乐图之喇嘛装

雍正皇帝矫禅门之病,倡念佛法门。雍正在位时,礼喇嘛章嘉活佛为国师,在参禅方面,颇有造诣,自称圆明居士,曾撰《御选语录》及《拣魔辨异录》。他为了矫正禅门弊病,鼓励脚踏实地修行,以莲池大师为模范,提倡净土法门,促使念佛成为各宗派的基本修行,对于近世佛教的影响很大。

但由于野史的影响,雍正皇帝在后世的小说、影视剧中,往往被刻画成一位好色暴虐、改诏篡位、心狠手辣的皇帝,《甄嬛传》中的雍正皇帝,天天热衷于翻牌子,荒淫无度,始乱终弃,心机叵测,最后还是遭后宫下毒、被甄嬛气死在床上的。而在民间传说中,又有故事称他是被侠女吕四娘取走首级等等。难怪胡适先生曾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当然,影视剧和小说中的戏说,不必当真。而在真实的历史文献记载中,雍正皇帝是佛门高僧大德虚云老和尚、体光老和尚、太虚大师、印光大师一致认定的一位乘愿再来的法身大士!

宣化上人也开示说:佛教禅宗跑香的传统就来自于雍正。雍正皇帝能在言谈之间体察到来者是否开悟,并以砍头相逼,逼出了一位开悟的和尚,也开创下禅宗延续了260多年的跑香传统。


雍正皇帝的拈花画像

虚云老和尚曾说:“清代以来,皇帝是菩萨应世。如顺治出家,康熙、雍正都受菩萨戒。”更在1953年的禅七开示中说:“至清朝雍正年间,这一法更大兴;雍正帝在皇宫里也时常打七。他对禅宗是最尊重的,同时他的禅定也是非常得好。在他手里悟道的有十余人,扬州高旻寺的天慧彻祖,也是在他会下悟道的。禅门下的一切规矩法则,皆由他(雍正)大整一番,由是宗风大振,故人材也出了很多。”

佛门公认为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印光大师,曾为当时刊行的雍正皇帝《拣魔辨异录》石印作序,其中大赞雍正皇帝深谙佛宗,“为第一也”,是法身大士乘愿再来。以严谨如印光大师者,其圣言量,足可让我们明了雍正皇帝的真实来历。其序曰:


印光大师德相

自佛法入中国,历代皇帝,无不崇奉。其唯结缘种,与有所悟证者,种种不一。求其深入经藏,直达禅源。证涅盘之妙心,具金刚之正眼。于修齐治平之暇,阐拈华直指之宗者,其唯清世宗皇帝为第一也。若非法身大士,乘愿再来,握权实不二之道柄,度轮回无依之众生者,其能如是也耶?其所著述,藏内有圆明居士语录三卷(圆明居士世宗道号)。其他序跋传记,散见于经论语录中。悉皆妙契佛心,冥符祖意。言言见谛,语语归宗。如走盘珠,似摩尼宝。凡具眼者,无不佩服。

当明季时,密云悟会下,有法藏字汉月者。天姿聪敏,我慢根深。大悟之后,欲为千古独一无侣之高人。从兹妄立主见,著五宗原,拟已超迈一切。不知如来心印。如清凉月。慢云一起,便掩月光。真如妙性,犹太虚空。慢尘既扬,即污空体。种种涂饰,翻形狂悖。求升反坠,弄巧成拙。

密云则辟而又辟,彼与其徒弘忍,执迷不返,则救而又救。反欲陵驾密云,谓己无师自悟,密云强以源流恳付之。所有言说,类多妄造,少有实情。当时知识,虽知其非。以其师尚不奈何,兼彼门庭甚盛,士大夫多为外护,恐其一经辟驳,难免招祸,故皆不敢置论。 


雍正十一年,世宗遍阅密云法藏弘忍等录。见彼知见纰谬,录其臆见邪说数十条,逐一辨正。通计十万余言,名曰《御制拣魔辨异录》。即刊书册殿板,又令续入大藏。企其除邪说以正人心,振宗风而明祖道耳。至十三年,开工刊藏,而龙驭旋即宾天。高宗继立,以日亲万几,不暇提倡,遂致竟未入藏。而书册殿板,存于大内,不易流通。故今之博学多闻缁素大家,皆不知其名。

吾友子任,光绪甲辰,于京师书肆中得二部。以一送谛闲法师,企彼倡募流通。以一托杨仁山寄东洋,入于弘教书院新印藏中。今春余欲朝海至沪上,遇楚青狄居士。余曰,公好流通古迹,何不取弘教藏中《拣魔辨异录》,刊板印行。此世宗以灵山泗水之心法,为儒释两教,作开金刚正眼之大光明藏也。若得流通,不但参禅者直下知归。即宗孔孟而探诚明之极赜者,亦如乘输遇顺风,速得到彼岸也。

居士曰,余昔于京师烂货摊得一部,藏书笥有年矣。不因子说,几致错过。即付印刷所,俾照式石印一千部。命余作序。余喜极,遂忘其固陋,为序其隐显机缘如此。 

古德云:佛看众生都是佛,众生看佛都是凡夫。雍正皇帝已如此来,如斯去,他到底菩萨再来,还是一介生死凡夫,其实又与他何干呢?

上微信、易信关注【网易佛学】公众号,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订阅【网易佛学】频道。获取更多资讯,了解佛学动态,精华尽在【网易佛学】。

本文来源:网易佛学 作者:不二

跟贴 跟贴 0 参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