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甄嬛传》戏说荒淫的雍正,原来是大菩萨再来!)
千余年来,佛教能在中土扎根,繁衍枝叶,开出美丽的花朵,历代帝王对佛教的护持,是一项重要因素。中国历史上,与佛教因缘深厚的帝王相当多,如唐太宗、武则天、梁武帝、顺治皇帝……或与高僧往来,或礼僧侣为国师,辅佐朝政,或更有帝王舍弃王位出家,他们护法的精神,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众多护持佛法的皇帝中,其中还有两名开悟的皇帝。一是武则天,虽然对其开悟之说,尚有争议,但她那四句开经偈作得实在做得太好了,以后许许多多高僧大德想再做一首偈,却无法超越。而另一位开悟的雍正皇帝,则还自述过自己开悟破三关的经历。
雍正行乐图之喇嘛装
雍正皇帝矫禅门之病,倡念佛法门。雍正在位时,礼喇嘛章嘉活佛为国师,在参禅方面,颇有造诣,自称圆明居士,曾撰《御选语录》及《拣魔辨异录》。他为了矫正禅门弊病,鼓励脚踏实地修行,以莲池大师为模范,提倡净土法门,促使念佛成为各宗派的基本修行,对于近世佛教的影响很大。
但由于野史的影响,雍正皇帝在后世的小说、影视剧中,往往被刻画成一位好色暴虐、改诏篡位、心狠手辣的皇帝,《甄嬛传》中的雍正皇帝,天天热衷于翻牌子,荒淫无度,始乱终弃,心机叵测,最后还是遭后宫下毒、被甄嬛气死在床上的。而在民间传说中,又有故事称他是被侠女吕四娘取走首级等等。难怪胡适先生曾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当然,影视剧和小说中的戏说,不必当真。而在真实的历史文献记载中,雍正皇帝是佛门高僧大德虚云老和尚、体光老和尚、太虚大师、印光大师一致认定的一位乘愿再来的法身大士!
宣化上人也开示说:佛教禅宗跑香的传统就来自于雍正。雍正皇帝能在言谈之间体察到来者是否开悟,并以砍头相逼,逼出了一位开悟的和尚,也开创下禅宗延续了260多年的跑香传统。
雍正皇帝的拈花画像
虚云老和尚曾说:“清代以来,皇帝是菩萨应世。如顺治出家,康熙、雍正都受菩萨戒。”更在1953年的禅七开示中说:“至清朝雍正年间,这一法更大兴;雍正帝在皇宫里也时常打七。他对禅宗是最尊重的,同时他的禅定也是非常得好。在他手里悟道的有十余人,扬州高旻寺的天慧彻祖,也是在他会下悟道的。禅门下的一切规矩法则,皆由他(雍正)大整一番,由是宗风大振,故人材也出了很多。”
佛门公认为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印光大师,曾为当时刊行的雍正皇帝《拣魔辨异录》石印作序,其中大赞雍正皇帝深谙佛宗,“为第一也”,是法身大士乘愿再来。以严谨如印光大师者,其圣言量,足可让我们明了雍正皇帝的真实来历。其序曰:
印光大师德相
自佛法入中国,历代皇帝,无不崇奉。其唯结缘种,与有所悟证者,种种不一。求其深入经藏,直达禅源。证涅盘之妙心,具金刚之正眼。于修齐治平之暇,阐拈华直指之宗者,其唯清世宗皇帝为第一也。若非法身大士,乘愿再来,握权实不二之道柄,度轮回无依之众生者,其能如是也耶?其所著述,藏内有圆明居士语录三卷(圆明居士世宗道号)。其他序跋传记,散见于经论语录中。悉皆妙契佛心,冥符祖意。言言见谛,语语归宗。如走盘珠,似摩尼宝。凡具眼者,无不佩服。
当明季时,密云悟会下,有法藏字汉月者。天姿聪敏,我慢根深。大悟之后,欲为千古独一无侣之高人。从兹妄立主见,著五宗原,拟已超迈一切。不知如来心印。如清凉月。慢云一起,便掩月光。真如妙性,犹太虚空。慢尘既扬,即污空体。种种涂饰,翻形狂悖。求升反坠,弄巧成拙。
密云则辟而又辟,彼与其徒弘忍,执迷不返,则救而又救。反欲陵驾密云,谓己无师自悟,密云强以源流恳付之。所有言说,类多妄造,少有实情。当时知识,虽知其非。以其师尚不奈何,兼彼门庭甚盛,士大夫多为外护,恐其一经辟驳,难免招祸,故皆不敢置论。
至雍正十一年,世宗遍阅密云,法藏,弘忍等录。见彼知见纰谬,录其臆见邪说数十条,逐一辨正。通计十万余言,名曰《御制拣魔辨异录》。即刊书册殿板,又令续入大藏。企其除邪说以正人心,振宗风而明祖道耳。至十三年,开工刊藏,而龙驭旋即宾天。高宗继立,以日亲万几,不暇提倡,遂致竟未入藏。而书册殿板,存于大内,不易流通。故今之博学多闻缁素大家,皆不知其名。
吾友子任,光绪甲辰,于京师书肆中得二部。以一送谛闲法师,企彼倡募流通。以一托杨仁山寄东洋,入于弘教书院新印藏中。今春余欲朝海至沪上,遇楚青狄居士。余曰,公好流通古迹,何不取弘教藏中《拣魔辨异录》,刊板印行。此世宗以灵山泗水之心法,为儒释两教,作开金刚正眼之大光明藏也。若得流通,不但参禅者直下知归。即宗孔孟而探诚明之极赜者,亦如乘输遇顺风,速得到彼岸也。
居士曰,余昔于京师烂货摊得一部,藏书笥有年矣。不因子说,几致错过。即付印刷所,俾照式石印一千部。命余作序。余喜极,遂忘其固陋,为序其隐显机缘如此。
古德云:佛看众生都是佛,众生看佛都是凡夫。雍正皇帝已如此来,如斯去,他到底菩萨再来,还是一介生死凡夫,其实又与他何干呢?
上微信、易信关注【网易佛学】公众号,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订阅【网易佛学】频道。获取更多资讯,了解佛学动态,精华尽在【网易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