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咨询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心理卫生运动到现代心理咨询体系的建立。以下是这一领域发展的关键时期和事件:
1920年代心理学在中国的兴起
1921年
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1922年
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杂志《心理》发行,内容包括变态心理学、智力测验等。
1949-1965年:启动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心理学主要受苏联影响,欧美心理学被排斥。
1966-1977年:空白阶段
文化大革命期间,心理学研究几乎停滞,但仍有私下的小规模探索。
1978-1986年:准备阶段
中国心理学会恢复活动,并建立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
1987-2001年:初步发展阶段
1988年
中德班在昆明开始举办,介绍动力学、行为认知、家庭治疗等西方心理治疗方法。
1990年和1991年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分别成立了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和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
2002年至今:高速发展阶段
2002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设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考试。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出台,明确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精神医学的执业边界。
2016年,22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强调发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
近年来:职业化与规范化
近10余年来,随着国民心理健康需求的增长,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队伍快速扩大,呈现出职业化趋势。
但同时出现了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化管理。
这些阶段反映了中国心理咨询从起步到专业化、体系化的演变过程,同时也揭示了未来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中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百年发展简史(1921-2021)
有关中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百年回顾
关注我,用心理学改变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