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去鲁迅化”到底是要去什么?

0
分享至

凡提起“去鲁迅化”,很多“鲁粉”心里会一紧。因为我们心中的大师被认为是不适合这个时代了,对于历史,所有不合时宜的都会被去,进而被遗忘。竟然有“去岳飞化”、“去文天祥化”。那么就有“去鲁迅化”,看来“鲁迅”也有这一天。

需要说明的是“去鲁迅化”,并不是一种社会呼吁,要人们忘记鲁迅,而是以中小学校为起点,将鲁迅的一些文章从教科书中“搬”下去。那么这个从学校里将鲁迅“请”出去的行为是否影响到鲁迅被整体遗忘呢?

昔日,大作家王朔说过,鲁迅被过度解读,我不相信有十全十美的人,根本没有这样的人。如果鲁迅不能接受大众评判的话,那么他就应该被淡忘。如此,我们就进步了,精神也自由了。

都是谈鲁迅有被时代遗忘的可能,王朔是从文学文艺和个人魅力影响评判的角度进行,而这个以学校为出发点的“去鲁迅化”是从什么角度让人们淡忘鲁迅的呢,这样做所造成的后续影响又会是什么样的?

两种认知-极端和单纯

极端者认为,如果从学校开始“去”鲁迅,那就是从少年时代就隔开了与鲁迅的缘分。这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鲁迅将从我们的记忆里慢慢淡去。试想,从学校里就淡忘了,走上社会不就更无暇顾及那个“鲁迅”了。属于慢性“去鲁迅化”,最后也“去”得彻底了。

而“单纯”者认为,在中小学开始“去”鲁迅,只不过是让学业负担重的学生少一些难以理解的文章。如果要崇拜鲁迅就可以去找他的书读,业余或课下都可以读鲁迅。

当然了,之所以有“去鲁迅化”的趋势,那是因为社会主流已经形成,鲁迅在学子们的语文课堂上属于“多余”,应试教育中有更多的更好的文章可以让他们学习。因而,鲁迅之文章就面临着被“去”的命运。

那么“去鲁迅化”究竟是在去什么?

专家最初的解读很直接,是因为鲁迅的一些文章深奥难懂,相对于九年义务教育来说,学习比较吃力。由于当代涌现了大量有意义的文学作品,希望教育也能跟上时代步伐,让青少年接受一些与时俱进的作品。

最初这个决定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和一些教育专家。他们一致认为鲁迅的文章在课本上太多、孩子们被要求熟读、乃至背诵,逢考必有。这让孩子们苦不堪言,专家们也认为鲁迅的一些以笔为刃的文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那么单纯,更多的是鲁迅面对黑暗时的质疑精神也太过执拗,有点不利于孩子们的精神健康。

专家解读认为,鲁迅的思想及文章血淋淋、吃人、阴森森如入古道。让当时的人都毛骨悚然,现代的人岂不是更不忍直视?

介于理解困难,引于宽泛,晦涩难懂,鲁迅的作品没等大众完全反应过来,就开始被连续搬下教科书。2010年前后,“去鲁迅化”开始,我国东南沿海一代的发达省份,率先将鲁迅的文章从课本上“搬”下去。最为人熟知的鲁迅乡愁类散文《风筝》首当其冲。

不同的声音

实打实的“去鲁迅化”开始后,很多“鲁粉”加大关注,欲反对,人们想留着先生的衣襟,但个人之力何奈时代潮流。即便有反对之音,都未实质阻止到“去鲁迅化”的进程。

不少反对者认为,如果在中小学校“去鲁迅化”,容易使青少年在语文课堂上缺失人文理想。因为在他们的记忆深处,鲁迅代表了几辈人的价值观,从老一辈人的成长经历证明,鲁迅的思想、精神、文字对人性有无可替代的警醒作用,不在于年龄大小。特别是少年,更应该从小建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

坚持“去鲁迅化”给出了的理由则更充分。他们认为,鲁迅之经历已经远去,时代相隔,他的文章与当代已经有一定的隔阂,新时代的学子应该更加多元接受当今世界。鲁迅那些在民国赤裸裸的抨击和讽刺与今天的教育环境显得格格不入,与青少年正确认知观相左。

鲁迅文学作品的“参差”

最终,“去鲁迅化”定位在先生的文章过时,从了一个角度理解,也即是鲁迅文学的价值不足以“说服”当代语文教育。

如果单纯论文学,鲁迅确实也受到过各色各样的“攻击”,大致归纳起来,他们觉得鲁迅没有写过长篇,算不得文学家。另外鲁迅的文章一般不走常规,善于“自”辟蹊径,不少常见“错误”充斥文章,譬如被后人诟病最多的《孔乙己》里“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一颗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狂人日记》里的易牙被“乱放”朝代等等。

但以“文坛论剑”最高水平的当代大家看来,我们小瞧了百年前那个表面上动不动就“指桑骂槐”的狂人。接下来的事实证明片面看待鲁迅的人“错”了。莫言、余华、残雪等当代首屈一指的大家无不“站”出来为鲁迅正名。看来他们才是最忠实的“鲁粉”。

莫言

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我国第一个获奖作家,以长篇高产和作品高质被读者称道。他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方式,一度被诟病是模仿了南美洲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然而要说更早的魔幻作品,对于莫言来说,他从小是读鲁迅长大的,而且深受鲁迅的魔幻历史小说《铸剑》影响。马尔克斯的魔幻显然没有中国鲁迅的“魔幻”早。

莫言曾说过,愿意用自己所有的作品换鲁迅一部短篇,如果能写出像《阿Q正传》那样在中国文学史地位的中篇,宁愿所有作品都不要了。还坦言,从小就模仿鲁迅,但无论怎么模仿都超越不了,甚至无法从受鲁迅的影响中走出来。若干年后,莫言终于获得了世界文学大奖的认可。代表中国文学走上国际。

不过作为我国当代最先走出海外的余华,他在国际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不比莫言小。要说起鲁迅,他的感受更为复杂。

余华

这要从余华小时候说起,余华可能和当代很多学生一样,因为觉得鲁迅难懂,所以深恶痛绝之。余华说他小时候,老师常常让他们背诵鲁迅的文章,为此小时候不甚喜爱鲁迅的余华写过一篇《鲁迅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的文章。但是长大后的余华再看鲁迅时,感觉截然不同。

参加工作后的余华在一次不经意间重读鲁迅时,他内心与小时候在老师要求下的反差很大。他翻开桌角的《狂人日记》,刚看两眼就被鲁迅的文笔深深吸引。因为在《狂人日记》中鲁迅这样写道;“赵家的狗,何以看了我一眼。”余华心里一惊,感觉这个鲁迅有点厉害。他只用一句话就让一个人精神失常了,而有些不太出名的作家,愕然写下几万字,他们笔下的人物依然很正常。

后来,余华像掘到宝藏一样,重新读鲁迅。几年后余华的代表作《活着》出版,读者敏感地从他书中看到了一个神似孔乙己的“福贵”形象在里面栩栩如生。为此文学界一致认为,余华才是当今鲁迅的精神继承人。余华也说,鲁迅是他唯一的精神导师,特别是未来十年,要在“鲁迅”的批判下,更加独立更具批判性。

除了我们最为熟知当代大师莫言、余华外,去年因为诺贝尔文学奖热榜突然“成名”的残雪,也是一个十足的“鲁迅迷”。作为残雪来说,她的文字与一般人还不太一样,因为她的文学纯净,被国外读者奉为高等文学。

残雪

因为“逼格”不同凡响,残雪走上国际被世界文坛关注,也是顺理成章。残雪本人也不“低调”,曾自诩中国的“卡夫卡”。其实文学家都是自傲的。但这取决于他们的真实力,残雪的《黄泥街》、《山上的小屋》写出了普通读者无法理解的高度。

如果单说残雪的成名,我们应该感觉到与日常生活“不相往来”的文学其实是可以触手可及的,因为,残雪是很晚才接触纯文学的。1997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残雪开始对卡夫卡、博尔赫斯、但丁、歌德、莎士比亚、鲁迅等中外著名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从此大师们的精神思想深度对残雪开始发生重大影响。

为此残雪“手到擒来”,下笔的高度就超越很多人,所以对她来说,偌大的中国作家群,怕是只有鲁迅令她着迷。

残雪说:“除了鲁迅,我并不同中国大师对话。”鲁迅是残雪唯一认同的中国作家,这源于她独特的文学观。在这篇以前的文章里,残雪表现出少有的激动和直抒胸臆。残雪所言,“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他是唯一有幽默感的现代中国作家。”以及“我太喜欢鲁迅先生的那种语感了”等等。让我觉得真是心有戚戚焉。

回到“鲁迅”

对于莫言、余华、残雪等专业创作者的解读,鲁迅文学的价值并非全是“晦涩难懂”,因此就不适合当今教育,其实鲁迅有很多作品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他的这些作品不仅文字优美,还堪称现代文学的典范,完全可以当做青少年学习汉语言的范本,在艺术性上是不具备任何争议的,比如这篇妇孺皆知的《少年闰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曾几何时!我们好几代人都是读着鲁迅长大的,都是在他“血淋淋”的呐喊与“吃人”的警醒下,国人才培养成了整体居安思危的生存哲学。在世界之林阔步向前,砥砺前行,怎少得了疾呼和呐喊。

最后,诚然,“去鲁迅化”让少年的读书负担减少,但也让他们错失了承担社会责任的遗憾。

你认为当今应不应该“去鲁迅化”?请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欢迎加入到讨论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再次发声:取消调休,世界各地休假天数排行出炉,羡慕了!

央视再次发声:取消调休,世界各地休假天数排行出炉,羡慕了!

舞娱天地
2024-04-30 17:10:46
富士康开始反击了?郭台铭正式宣布,外媒:要把锅端走了

富士康开始反击了?郭台铭正式宣布,外媒:要把锅端走了

疯狂小菠萝
2024-04-30 17:44:10
凌晨4点,中国移动这家营业厅就有人排队办业务,顾客:跑了6次都没办上,还有人雇人排队

凌晨4点,中国移动这家营业厅就有人排队办业务,顾客:跑了6次都没办上,还有人雇人排队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30 12:47:17
惊!数万俄罗斯士兵在哈尔科夫惨遭包围,情况紧急

惊!数万俄罗斯士兵在哈尔科夫惨遭包围,情况紧急

亡海中的彼岸花
2024-04-30 08:08:19
中央定调:2024年70岁及以上老人可享“3项优待”,包括农民在内

中央定调:2024年70岁及以上老人可享“3项优待”,包括农民在内

天下纵览
2024-04-13 12:39:22
闹大了!闹大了!市民竟凌晨4点排队退宽带冲上热搜,评论区炸锅

闹大了!闹大了!市民竟凌晨4点排队退宽带冲上热搜,评论区炸锅

金哥说新能源车
2024-04-30 23:20:29
他就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他就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涛涛生活搞笑
2024-05-01 00:05:41
镇远市委书记下乡,遭三名基层干部和两名交警打骂,防暴队出动

镇远市委书记下乡,遭三名基层干部和两名交警打骂,防暴队出动

乔生桂
2024-02-09 22:43:06
河南临颍通报“女子在避雷针塔上攀爬”:从塔顶部跳下抢救无效死亡

河南临颍通报“女子在避雷针塔上攀爬”:从塔顶部跳下抢救无效死亡

新京报
2024-04-30 10:42:34
日本央行大量抛售美债

日本央行大量抛售美债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4-04-30 13:34:02
法媒:法国知名影星“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约因涉嫌性侵被警方传唤调查

法媒:法国知名影星“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约因涉嫌性侵被警方传唤调查

环球网资讯
2024-04-29 16:39:14
我跟弟弟8年没来往,如今我生病住院,弟弟主动送来5万块钱

我跟弟弟8年没来往,如今我生病住院,弟弟主动送来5万块钱

小金鱼的眼泪
2024-04-29 09:22:34
要牢记的人性铁律1、女人的私密生活,生理需求往往都是口是心非

要牢记的人性铁律1、女人的私密生活,生理需求往往都是口是心非

户外阿崭
2024-04-30 07:30:17
市值670亿元巨头,“85后”女董事长将上任!她获父亲高度评价:不是我指定她接班,是她有能力就上

市值670亿元巨头,“85后”女董事长将上任!她获父亲高度评价:不是我指定她接班,是她有能力就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30 12:47:17
曝黄子韬求婚成功,现场布置大手笔超浪漫,比婚礼现场还隆重

曝黄子韬求婚成功,现场布置大手笔超浪漫,比婚礼现场还隆重

木木夕木可
2024-04-30 15:27:07
再见了!湖人刚刚出局!他第一个离开球队

再见了!湖人刚刚出局!他第一个离开球队

篮球教学论坛
2024-05-01 00:13:33
中方成为最大赢家!反华国成功倒入中方阵营,西方大怒:愚蠢至极

中方成为最大赢家!反华国成功倒入中方阵营,西方大怒:愚蠢至极

博文聊世界
2024-04-30 17:03:33
门能打开!博主测试后证实,问界M7断电后门依旧能打开

门能打开!博主测试后证实,问界M7断电后门依旧能打开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4-30 10:26:59
从这个角度看武汉,感觉武汉也不比上海、深圳、香港差

从这个角度看武汉,感觉武汉也不比上海、深圳、香港差

作家李楠枫
2024-04-29 21:45:36
大肆侵吞国有资产!上实集团原总裁周军被公诉

大肆侵吞国有资产!上实集团原总裁周军被公诉

正义网
2024-04-30 16:16:13
2024-05-01 04:12:49
文史撰家
文史撰家
古今文化趣谈,中华能量传播
131文章数 4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用耳朵看展览?西岸美术馆最新特展关注声音艺术

头条要闻

媒体:余承东将卸任华为终端BG CEO

头条要闻

媒体:余承东将卸任华为终端BG CEO

体育要闻

拜仁开场压着打6次射门颗粒无收,皇马第1次射门就先拔头筹

娱乐要闻

黄子韬被曝求婚徐艺洋 大量亲密照曝光

财经要闻

查道炯:中国经济的外部挑战与应对思考

科技要闻

余承东卸任华为终端CEO 新任命为董事长

汽车要闻

越野老炮最爱 哈弗新H9新增2.4T柴油机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亲子
数码
房产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 | 潍坊:碳水脑袋的人间乐园

家居要闻

心之所栖 黑白灰色系打造设计专属感

亲子要闻

这孩子情商真的很高!男孩得知同桌没有铅笔 和老师“谋划”高情商送铅笔!

数码要闻

基于Arm的联想ThinkPad X13s笔记本将得到Ubuntu官方的持续支持

房产要闻

刺激!市区惊现1.1w/㎡新房+现房!海口楼市,五一打响价格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