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免疫力经济:疫情之后新增长极——中国经济在“危”中寻“机”

0
分享至

编者按:全球疫情仍在“爬坡”,担忧经济衰退风险的情绪已经蔓延。虽然中国在极短时间内将疫情控制,使经济受到的冲击程度减小,但是全球经济交织融合互相影响,中国正在全面布局以应对海外经济下行带来的危机传导。危机总是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历程,每次大危机之时,也是新的发展机遇孕育之时。中国经济该如何在“危”中寻“机”?本期《总编观察》系列文章从“3新+1改”的独特视角剖析中国经济挖潜方向和细分产业机会前景。
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扩散,近30亿人口经济生活基本“停摆”。史无前例的“黑天鹅”,不仅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对经济乃至全球发展格局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与以往任何一次危机不同,此次疫情不仅中断需求,还重击供给,以“全球休克”来形容也不为过,而全球产业链的中断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可能还没有充分显露。


华尔街投行已发出警告:全球正陷入二战“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和平时期衰退。他们预计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因新冠疫情而导致的损失将达5.5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年产出,几乎相当于全球GDP的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日前表示:2020年全球经济将急剧跌入负增长,并预计将出现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经济后果。
国内有学者认为,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超过2003年时的“非典”。中金公司甚至将2020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下调至2.6%。抛开预测数据的准确性不谈,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各方已经做好了应对困难的准备。


在4月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形势作出最新判断:“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所谓底线思维,就是“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掌握主动权。


在外需不振的严峻环境下,寻找新投资方向,挖掘内需潜力,促进产业调整和消费升级,已经成为当前稳增长惠民生的核心方向,那么除了大家熟知的“新基建”“新消费”之外,还有哪些还未被充分挖掘,却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呢?
一个新经济:免疫力经济
疫情之后,人们发现“人拼的不是财力,不是权力,不是能力,而是免疫力!”免疫力上升已成为人类第一竞争力!人们前所未有地发现自己是如此脆弱,前所未有地发现自己的免疫力是如此不足,面对新冠病毒自己完全没有防御能力;提升免疫力或将逐步成为共识,由此催生出的“免疫力经济”有望成为信息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免疫力经济,即促进人类免疫力提升的相关的经济活动,是传统消费的进一步升级,既能满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现实社会需求,又解决地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疫情常态化问题,同时,也是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之后提升生活质量最关键最迫切的要求。


提升国民免疫力可以大幅减少医药用量,提升国民体质和生活质量,同时又是提振当下经济的又一抓手,应纳入国家战略。
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免疫力经济是一个规模庞大且极具潜力的大产业,主要包括4个层面:


1.健康消费,包括绿色环保消费、健康饮食、健康旅游、体育健身等。2.亚健康管理,熬夜过度透支体力、加班应酬等,导致的记忆力、体力、精力下降和免疫力低下;由于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方式,亚健康人群普及率十分惊人。3.慢性病医养,包括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这些疾病常年靠西药维持,对普通人来说是巨大的开支,生活也没有质量。4.精神健康管理,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导致人的精神压力大,精神健康也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失眠人群的比重极高。
免疫力经济潜在规模巨大,就以大健康产业来说,据艾媒咨询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8年,中国的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营收规模超过5万亿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9万亿元,增幅达32.1%。


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国家经济将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也将跨上新台阶。国民经济不再追求数字上的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理念也将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升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但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老年人比例高达75%,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全民健康水平提升仍有巨大空间。


客观来说,市场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巨大、生活习惯不健康等问题,导致民众亚健康,中老年人慢性病问题突出,这次疫情部分地区死亡率高,这些都是免疫力低下的主要表现。


由此可见,以大健康产业、体育运动产业、饮食消费升级产业等共同构成的免疫力经济潜力巨大且意义深远。无论是资金投入、产业发展还是国民消费占比上,免疫力经济都处于尚未充分挖掘的阶段。
一个新投资:加大支撑免疫力经济的“新基建”投资
“新基建”如火如荼,其中大部分为高科技信息产业和制造业。其实“新基建”并不一定仅仅包括大家熟知的七大领域,还应该将其内涵范围进行延伸,将免疫力经济纳入其中。投资免疫力经济不仅可启动新内需,更重要的可吸纳大量的就业。


一季度消费行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严重影响到内需的增长,对就业市场也产生巨大的压力。据统计,2018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76.2%;其中,服务消费占民间消费的比例高达50%,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30%以上依靠民间服务消费。第三产业是吸纳和创造就业的大头,要稳定就业必须要加快第三产业的振兴,免疫力经济能够激发出新的需求,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景,加快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正当其时。


以其中的养老产业为例,当前该领域供需极度不平衡。根据公开资料显示, 1999年至2017年,老年人口数净增高达1.8亿,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中机构养老仅占1%,而根据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2020年养老机构占比要达到3%。我国的养老机构仍是以社会福利型的公办养老机构为主,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发展尚未跟上,无法有效地填补在供给端公办养老机构留下的巨大缺口。

另根据统计公报,当前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5万个,同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9万个,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44.8万张,同比上年增长2%(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9张)。以北京为例,一些养老机构仅能提供千张左右床位,而排队登记的老人一度超过10000人,是可供应床位数量的10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机构养老俨然成为近期我国养老发展的重点。从未来产业规模的角度看,预计到2023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到13万亿元,养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如果进一步挖掘,针对老年人市场,健康管理、生活护理、社区健康服务等,吸纳就业的潜力也非常可观。“免疫力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养老服务,还包括体育运动场馆、休闲旅游设施等,是投资拉动的一个新方向,同时具有强大消费潜力进行“正向反馈”,还可以创造岗位吸纳就业,可以说是一桩“大生意”。
一个新出口:以免疫力经济为抓手借“一带一路”谋新突破
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战略“内收”对全球化格局产生了不小影响,新冠疫情无疑将加剧这种态势;“深挖洞、广积粮”固然是短期增强韧性抵抗外部冲击的选择,但是大河浩荡奔涌向前,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人类社会融合发展的方向不可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是稳定外贸的短期需求,更是大国崛起的长期战略。


中国是当今秉承全球化融合不动摇最坚定的大国,长远来看,中国也将成为主导全球化的新龙头。此次疫情也许正是一次“危”中寻“机”的重要节点。


截止目前已经向80个国家或者地区提供援助,此外,还给六个国家派医疗队提供技术方面的援助(包括塞尔维亚和意大利等)。据媒体报道,目前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的新增病例数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也多次公开表示对中国的感谢。另外,根据意大利最新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有5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意大利抗击疫情的帮助最大。


当前正常国际贸易中断,外向型企业在欧美国家的市场短期内难以恢复。因此,亟需培育全新的市场。笔者认为,以“一路一带”为纽带,向沿线国家推进中医药等大健康产业和中国文化,让“一路一带”国家的人民重新认识、了解和接纳中国人、中国文化和中国产品。


以美国为主的旧世界贸易体系和以中国为主一带一路新世界贸易体系在竞争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以中医药为基础的免疫力经济率先走出去,传播中华文化,引导新需求,推进新世界贸易体系。
改革是第一推动力
推动免疫力经济发展,使其成为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的新产业,必须借助改革之力,从上至下激活产业发展。


1.尽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形成社区医院、基层医院、三甲医院等多层次的资源统筹机制,构建完善的医疗体系,盘活医疗资源,提升日常医疗保障和应对突发医疗应急需求的能力。


2.建立国民健康管理制度。当前“健康治理模式”本质上是“医药卫生管理模式”,推进国民健康治理现代化,需要以健康需求为导向,遵循健康科学规律和社会科学规律,具备全方面、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及相应的管理体系,尽可能系统地整合各种健康保障资源,能够动员整部国家机器和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治理。


3.建立中医药为基础的医养结合的养生促进体系。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可以看到中医诊疗标准“个性化”的特征使其难以形成“标准化”和“规模化”,这也导致了中医医务资源极为匮乏,要发展中医产业,必须大力培育中医高端人才,将中医作为高端医疗产业来推进发展。去年,习近平主席就指示要大力发展中医中药产业,现在各个省也出台了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


4.推进医保制度改革。从患者和国家财政角度看,需要改革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将社会医保和国家医保相结合,引入保险企业加入医疗保障体系,切实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使得整个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5.推进全球化疾控网络建设。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人员流动频繁是长期趋势,无论从短期外防输入还是长期的应对治理,都需要建立全球化的疾控网络预防体系,这是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弗弗西里
弗弗西里
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伪夹头
455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