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再说脱贫攻坚:破除农牧民群众心中的那条“田埂”

0
分享至

破除农牧民群众心中的那条“田埂”

——乃门莫敦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集约化发展的调研

刘学强

二〇一九年十月十二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全世界庄严承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贫困人口全面实现脱贫。同时指出最为管用和有效的扶贫方式就是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这是提升脱贫成效、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供给矛盾与集约化程度不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产业也或多或少受到限制,直接影响到了农牧民群众的增收,也影响到了脱贫成效,针对这一问题在乃门莫敦镇四村一场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和静县乃门莫敦镇辖四村一场一社区,行政面积100. 1平方公里,地处和静县城以南八公里处,周边与兵团农二师二十二团、二二三团等相邻,属开都河下游区域,南接博斯腾湖入河口,地下水位高,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土地产出低。全镇耕地面积8万亩,与和静县其它四个农区乡镇相比是人均耕地面积较多的乡镇,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色素辣椒、工业番茄、甜菜(两红一白)等经济作物。

二、促进产业兴旺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农牧民群众现代意识的不匹配。乃门莫敦镇以土地深翻、牧草收储、工业番茄采收等为主的大型农用机械以及无人机打药团队,保有量居全县前列,是保障农业集约化种植的物质基础,也就是完全可以满足全镇土地集约化种植需求。但是,农牧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意识的欠缺与机械设备的高水平无法相匹配。主要表现在:土地情结较为浓厚,整天守在土地上进行传统方式的耕种,舍不得流转土地;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传统耕作方式根深蒂固,耕作成本高、产出低;不敢尝试、害怕失败、不愿改变的心态极为严重;小富则满、小富则安,封闭与守旧,抵触新生事物,排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等成为大众心理。

(二)土地产出低,耕作成本高,相对收入低。乃门莫敦镇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土地产出低,与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巴润哈尔莫敦镇相比,小麦单产少100—200公斤,玉米单产少200公斤左右,色素辣椒单产少100公斤左右,相对产出较低。全镇集约化种植土地不足1万亩,另有7万多亩土地以小户种植为主,被分割成了“尿片子”一样的小地块。如:包尔布呼村村民张海智,名义上是个种植大户,每年种植土地在300亩左右,而实际上这300亩土地分属13块条田,耕作方式与小户没有任何区别。一家一户守着“尿片子”地,种植成本较大块土地高出300元—400元左右,相对收入较大块土地低300元—400元。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结构失衡。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成为了最为关注的点,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大,且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乃门莫敦镇绝大多数农户以传统的、永恒不变的“两红一白”为主,产出固定、上升空间小,市场不确定因素多,影响到了农牧民群众的持续增收。对于市场需求旺盛、效益高的土特产品的种植不温不火,认可度不高。如:被周边市场公认的“八棵树”品牌的土鸡、土鸡蛋、土葡萄等土特产品,土鸡利润可达每只50元左右,土鸡蛋每只在0.5元左右,每年200只土鸡可创收10000元左右,相当于10亩土地的较好收入;反季节大田蔬菜每亩产值可达到2万左右,利润可达15000元左右。而事实上:大多数农牧民群众宁可守着二、三十亩土地“拼命”的干,也不愿意尝试着去改变、去自适应市场需求。

(四)有效的、可利用的资源被弃置,无任何效益可言。乃门莫敦镇在历史上是一片牧场,牧草资源较为丰富,定居后村落没有科学规划,大多数村民散居四处,房前屋后都占有三、四亩至八、九亩不等的园子地。除个别农户之外,大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种植的全是粮食作物,产出低、收入低,园子地没有发挥园子地真正的作用,也有少部分农户因懒惰等多种原因,园子地处在废弃状态,长满了苇子草和其它杂草。如:包尔布呼村村民兰小亮房前屋后有近十亩的园子地,每年种植的都是小麦,纯收入仅为两千元上下;而夏尔乌苏村村民户均有两三亩园子地,种植无公害蔬菜年收入两三万,且多数家庭为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在种植。另外,由于芦苇草喜盐碱,因此,乃门莫敦镇辖区内的空地、排渠边、田埂上到处都是芦苇草,其作为优质牧草在全镇的利用率不足10%,剩余的90%年复一年的被浪费掉了。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着乃门莫敦镇农业产业发展,也就影响到了全镇的产业兴旺及脱贫巩固与提升的成效。因此,要想破解当前难题,需要从培养农牧民群众现代农业意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供给、有效利用优势资源等各方面做起,才能够逐步促进产业兴旺和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要有管长远、谋长远之策。

三、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集约化发展中找出路

(一)从乃门莫敦村二组、六组经验说起。包尔尕扎村六组虽然是乃门莫敦镇最早走上集约发展之路的村民小组,但其土地流转属被动式流转,主要是村庄空心化所迫。而2019年乃门莫敦村二组、六组土地集约化种植属主动行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以每亩550元将土地流转给大户的乃门莫敦村二组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在村组干部的组织下,或外出务工、或就近务工,人均可增收至少2000元,这一增幅远高于全镇的人均水平;以村民合伙模式集中连片种植的乃门莫敦村六组村民,破除田埂后,土地面积每150亩增加了30亩,机耕费用、人工费用等每亩至少降低400元,降成本就等于增收,也就是说每亩的增收至少在450元以上。因此,在农作物价格稳定不变、土地产出难以突破瓶颈的当下,降低成本就等于是增收,而降低成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土地集约化种植,就需要破除乃门莫敦镇一块块土地里“高大宽”的田埂,破除乃门莫敦镇大多数农户心中的那条“田埂”。土地集约化种植的另一好处在于,可解放大量劳动力,向养殖业、第三产业转移。

(二)从包尔布呼村“马福清模式”说起。许多村民在提及土地流转时指出:土地流转了我去干什么?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因此,需要先看看“马福清模式”:包尔布呼村村民马福清,2018年3月,存栏三头黑白花奶牛,通过产一头小牛再购买一头或两头小牛“贴上”的办法,截止目前牛的存栏已经达到了13头,除去成本,收益至少在10万元左右。而10万元的收入相当于乃门莫敦镇区域内种植100亩土地的较好纯收入,但是两者劳动强度是可想而知的。在当前牛肉行情一路走俏的形势下,土地流转后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发展庭院经济,也就解决了“土地流转后我去干什么?”的问题。而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另一比较优势在于:如前所述被年复一年浪费掉的芦苇草用“百姓算法”就是零成本资源,甜菜叶等农田副产品也可以说是零成本资源;逐步被大家认可、发展成熟的“三贮一化”技术及其设施的不断完善;扶贫项目支持的、“长草短喂”机械的补充等,都是乃门莫敦镇的比较优势,这一比较优势使得全镇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这是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的出路所在,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出路所在。

(三)从夏尔乌苏村的两三亩菜园说起。夏尔乌苏村当前是典型的空心村,大多数年轻人在外创业、务工、就学,留在村里的多为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守着两三亩房前屋后的菜园,一年以种植有机蔬菜为主,年收入也在两三万左右,是“两红一白”传统经济作物三十亩地的收入。而在乃门莫敦镇的乃门莫敦村、包尔尕扎村、包尔布呼村房前屋后的园子地少则两三亩、多则十来亩,这就需要引导村民调整结构,改种果蔬,发展庭院经济,通过种植有机果蔬来满足当前市场对健康食品、食材的需求。又加乃门莫敦镇距离和静县城八公里,邻国道218线这一其它乡镇无法比拟的比较优势;结合乡村旅游、观光农业、认领菜园、休闲采摘等项目的需求日益旺盛,庭院经济必然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出路,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出路。

(四)从乃门莫敦镇的路边农产品直销市场说起。与夏尔乌苏村种植有机蔬菜不同的是,包尔尕扎村的道尔吉则是利用自家前后院子果园宽敞的优势,主要发展林下经济,以养殖散养鸡、麻雁、土鹅等为主,利用乃门莫敦镇新建的路边市场和网络销售禽类产品,每天收入基本保持在500元左右,年收入至少15万元。道尔吉主要是有效利用了“八棵树”“四土”产品的品牌效益和自家房前屋后的各类资源,重点养殖和销售土特家禽。因此,在周边市场与消费者对“八棵树”这一品牌高度认可的情况下,全镇可以通过“小规模、大产业”这一思路,鼓励和引导所有村民饲养土特家禽,虽然从每家每户的规模来说,少则一两百只、多则六七百只,但是全镇汇聚起来就是至少60万只左右的规模,也就是全镇层面上的大产业。同时,应这种“小规模,大产业”的发展思路,需要重点培育出更多个如道尔吉这样的经纪人,来代理和前端为村民销售产品。这也是土地集约化种植后的富余劳动力的出路,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

(五)从静静生长的芦苇草说起。在“牛产业”“鸡产业”等形成规模的时候,另一产业也是乃门莫敦镇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补充产业——“草产业”。遍布在乃门莫敦镇四处的芦苇草富含有高蛋白,是优质的饲草料,仅排碱渠两侧的芦苇草就有长达95公里的量,再加上灌渠、田埂等处,保有量特别丰富。由于,受禁牧限牧措施的实施必然促生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产品市场需求量的持续走高,也必然会带动饲草料需求的高速度增长,而乃门莫敦镇得天独厚的、“百姓算法”视为零成本的芦苇草,将会成为土地产出不足的最佳补充。其实,芦苇草这样的资源优势在乃门莫敦镇绝非这一种,比如:大面积的林带,可成为散养禽类的最佳场所;九十五公里长的排渠、大片的水域都可成为水禽、鱼类等种养殖的绝佳场所。而事实上是:这些资源,当前也仅是资源优势,如同芦苇草一样年复一年的在静静生长,没有变成经济优势。所以,这些也必将成为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思路。

总而言之,在乃门莫敦镇要解决农业供求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农业集约化发展方向,首先就要破除掉横亘在各族群众心中那一条“田埂”,让农牧民群众的现代发展意识跟得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最大量的发挥好乃门莫敦镇的比较优势,方能引导全镇农业产业结构有序、快速调整,方能带领全镇各族群众走上产业兴旺的道路,为全面小康和提升与巩固脱贫成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和静的天空
和静的天空
综合信息发布平台
92文章数 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