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孔子智慧大 光耀日月星

0
分享至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师。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479年4月11日),享年73岁。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一个教授做人做事技巧方法的大师,是儒家的创始人。


历史证明:孔子的做人做事智慧,已经成为传世的经验,所以千百年来,中国人才尊称他为圣人,世界诸多伟人也尊称他为学者。他的智慧结晶《论语》也历经两千多年而流传不息,影响深远。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对曾参与策划了公元960年陈桥后变的赵普很器重,让他当了宰相。赵普深知自己没有多少文化底子,心中不安,每天下朝回家就闭门读书。大臣们发现赵普比以前更加干练,处理政务和打仗一样得心应手,想必他一定读了不少好书。好奇的大臣去他家查看,去没有发现他有什么藏书。后来,赵普的家人告诉好事者,其实赵普一直以来都在读一本书,就是《论语》,现在只读了一半。于是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在京城传播开来。


《论语》的做人做事智慧,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整个亚洲及西方国家也有影响。有位西方学者预言:“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须到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这些话说得并不夸张,说到做人做事的智慧,还没有一个人比孔子说得更明白更清晰,是他最早提出一个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事纲领。也是他最早定义了大仁、大义、大诚、大美、大智、大勇的做人内涵。他的智慧都是他与弟子们从亲身经历,社会主义生活中观察总结出来的,拥有一点孔子智慧,会使您更加精明练达。


孔子办学 有教无类


孔子从15岁立志于学,到了30岁时,已成为一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他不仅全面掌握了“六艺”,而且通晓了“六经”,为他后来从政、办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孔子由一个穷孩子变得博闻多识,便有人恭维他是“天才”。


孔子说,我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后来是“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不认为自己是天才,而是勤奋学成的,所以他又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讲信用的人,只是没有我喜欢钻研学问罢了。”


孔子十九岁娶亓官氏为妻,次年生子,许多人都来祝贺,就连国君鲁昭公都送上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可见当时他已有很高的声誉了。


孔子的名望越来越高,便有一些富家子弟要拜孔子为师。鲁国大夫孟僖子对两个儿子说:“孔子知识渊博,将来会成为圣人,拜他为师,将来会有出息的。”孟僖子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成了孔子的弟子。


随着求学人的增多,孔子干脆辞掉了“委吏”的官职,开始收徒讲学,过去受教育的人都是贵族的孩子,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使普通老百姓的子女也有受教育的机会,这种学校就叫“私孰”。孔子招生的手续也很简单,只要交上十条干鱼作为学费,就收为门徒。


他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十分周全的系统,分别设立了“文、行、忠、信”四种科目,又严立了“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为学立身处世的大宗旨。具体教授“礼、乐、射、御、书、数”等文艺以达到“智、仁、勇”三德。孔子的教学又分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个阶段,以德行为首,语文次之,正事第三,文学最末。传说“孔子弟子三千,贤才七十二”,就是说孔子有学生三千多,真正有名堂的只有七十二人。


孔子之前的学校都是官办的,受教育者都是贵族子弟,一般老百姓的孩子是没有资格进学堂的。孔子创办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口号,就是说,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贫富贵贱和国别的限制。他的学生中有鲁国的颜回、陈国的颜孙师、楚国的颜汤聚等。


孔子认为,人一生下来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人之所以各不一样,都是后天的影响所造成的。


孔子教子 诗礼传家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有一天,陈亢与学兄孔子的儿子孔鲤谈论家教。


陈亢对孔鲤说:“你的父亲也很好啊!他老人家勤劳善良,对你十分关爱,千里迢迢,把你从陈国送到鲁国来读书。”
“我父亲对我的确十分慈爱,但他老人家没有文化。父亲对我的家教远不如老师对你的家教。”陈亢问孔鲤:“在智能培养等各方面,老师对您是否有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教授、辅导?”


孔鲤答:“没有,只不过有一次,他一个人独自站在院内,我从院中经过,看见父亲就快步走开,父亲让我止步,问:‘你学习过《诗经》没有?’我回答:‘没有’。父亲说:‘你不学《诗经》,不可能把话说的好。’我退下之后,就去学习《诗经》;又有一天,父亲问我:‘你学习礼了吗’?我回答:‘还没有学习’。他老人家教训我说:‘不学礼,无以立。’于是,我就刻苦学习礼,我只得到父亲对我这两次教育。”


孔鲤又告诉陈亢:“近来,父亲曾对我说:‘你研究过《周南》《召南》了吗?如果不研究《周南》《召南》,就如同面对墙壁站立,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


陈亢是个悟性很高的学生,他对孔鲤说:“我听了你前后讲了两段话,明白了老师教子的做法是从做人的根本——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入手的。”


从此,孔子教子的故事,首先在弟子中传开了,弟子们称赞老师教子的方法是“诗礼传家”。

至察无徒 水清无鱼


孔子有一天给学生讲“交友”这个专题时,要求弟子们结合处理人际关系的实际谈体会。


子贡说:“我与同学们,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是很负责的,我欢迎对方尖锐地指出我的缺点、错误,我对对方也能这样做。我对别人的优点、缺点、错误能看得比较清楚,见微知著,一针见血地指出来,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但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别人并不乐意与我交谈,更没有至交,我感到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遇到了困扰,请老师赐教。”


孔子说:“交友,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确是一门学问。你的脑子好用,看问题尖锐,看别人的毛病比较准确,指出别人的缺点、错误不留情面。你的愿望是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这些并没有错。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应循循善诱,和风细雨,不必居高临下,暴风骤雨。况且,你还是个学生呢?要设身处地、耐心平等地与人交谈,才利于对方接受,才利于交知心朋友。在这里,我送你两句话,‘水到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定要记住:‘至察无徒’”。


子贡恍悟,心悦诚服地说:老师的话,指出了我在交友方面的毛病,也明确交友注意事项。的确,水清到极点(水中无食)就存不住鱼,对于别人的缺点观察得过细(过于苛求和严厉)就没有朋友了。


孔子又说:“这不仅适用于交友,还适用于从政。对有不轨行为的臣民,应引导他改邪归正;对有小过的臣民,宜赦免之,使其变好;对有一定罪过的臣民,则施以教化,尽力转变之,实在不能转变的,再动刑罚。这样做,使君臣之间,臣民之间亲密无间,同心同德这不是以仁德治国的良策吗?”


弟子们高呼,同声一语:“至察无徒,这句话太重要了。”


儒者行为 修养品德


“儒”,先秦时期始定为读书人。儒家,特指主张礼治,强调传统伦理关系的孔子学派。当时,儒学在鲁国已有广泛的影响。所以,孔子结束周游,自卫返鲁后,鲁哀公亲自登门拜访,专门向孔子请教有关“儒者”的知识。


哀公问:“儒者的含义是什么?”


孔子答:“真正的儒者,奋发学习,严格修养品德,努力实践所学所知,兼备仁者物质,随时为君主提供咨询,期待重用。”


哀公问:“儒者的生活大体是怎样的?”


孔子答:“真正的儒者,住所整齐、衣冠端正、举止和顺慎重、为实现抱负而注意保健。”


哀公问:“儒者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孔子答:“真正的儒者,视忠信仁义的德行为无价之宝,不贪求财物、不沉迷游乐、不畏权势,而对利益不损德,而对死难不变操。”


哀公问:“儒者的心态如何?”


孔子答:“看重大道为公,不计较日常小的得失和人们是否赞誉;若出任,则努力施展所学所思,注重选贤任能,不为求取报酬;居于上位,展示才能不自满,不会特别亲近赞扬自己的人;居于下位,刻苦学习不表志,不会去排斥反对自己的人,这些便是儒者宽和的心态。”


哀公问:“儒者如何交友?”


孔子答:“真正的儒者,注重结交仁德礼义之友,互相帮助,彼此规劝,不因分离时久而产生隔膜、减损信任;天下政治清明,则则互相提携推荐;天下政治昏暗,则携手共退。”


孔子突出强调:“我回答的以上几个方面的儒者行为,是真正的儒者内心,外在表现,这与一般人嘲笑辱骂的那种古怪、迂腐、不会干事的‘儒者’毫无共同之处。”


哀公听毕,十分恭敬地说:“原来,儒者如此伟大纯洁啊!今后,我将真心尊重儒者,再不拿‘儒字’开玩笑了!”


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有一次,孔子约子贡、曾参交谈。子贡向老师请教交友的道理。孔子说:“朋友有不对的地方,要诚心诚意地劝告他,引导他向善。如果他不听劝导也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交朋友应适可而止!孔子讲过交友的原则之后,问曾参:“你在交友方面有何见解?”


曾参道:“君子以交会友,以友辅仁。”


“你的想法很好!我历来主张以文会友!”孔子激动地说:“以礼乐诗书文章的讲习来聚会朋友,大家志同道合,欢聚一堂,探讨周礼,切磋学问,彼此辅助,向仁德境界发展。并且,庄重温文,弘歌雅颂,其乐融融,健身益志,增进友谊。以文会友,实在是美好的盛事!”


华夏五千年史册以贤作序,历史百万书卷用德开篇。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句为北宋大家张载的《横渠语录》大意为:为社会构建精神价值观,赋予民众生命的意义,继承发扬先贤即将消失的学问,为万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加和平灿烂的未来。道出了儒家后孙对理想的追求和实践,让人充满了信心和力量,这就是中国人的担当和责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25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此,我们学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马庆赐 张润峰

编辑:耿之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风清气正云飞扬
风清气正云飞扬
弘扬正能量,宣传爱心奉献
193文章数 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