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明节后再谈死亡,有些死亡连告别都很奢侈

0
分享至

...

..

.
“我也听人讲过,人在临死前,大多是不流眼泪的,哭的是别人,这说明死亡有活人所不知晓的快乐和平和。”

面对死亡,我经常会用这样的话安慰自己,或者只能这样,我才能原谅每一次我看到的这些毫无价值的死亡,如果一个正常的人说他有非死不可的理由,我会建议他去看精神病医生,选择死亡永远都只是刹那的冲动,那点理由只不过是你暂时跨不去的坎罢了,如果你死不去,回想起来,你会觉得那时候的你真的是蠢透顶了。

人们用哀莫大于心死来形容一个人决死之心,一个人真正悲大于死毕竟是极小数的,特别是现代社会,人心浮躁,物欲横流,感情越发显得单薄,生也因一口气,死也因一口气罢了,有存活下去的希望总比选择死亡要好得多。

但是又会有人说,不对啊,我赚不够钱,老婆就整天叫我去死,我成绩不好,爸妈就整天叫我去死,我开不了单,老板就整天让我去死,我连走在路上,都会有汽车司机鸣喇叭叫我去死,如果他们叫人去死只是口头禅的话,为什么偏偏会对我说呢,也许他们说的是对的。

人生总有一些过不去的坎吗,虽然只是暂时,但对身在其中的人来说,这一瞬间,也许就是永远吧,如果有人在那一瞬间给予他们一丁点活下去的勇气,那么悲剧就不会出现了。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自杀率相对也越高,要么是压力极度的大,要么是心灵极度的空虚,反观贫穷的地区,哪怕一家大小都几天开不来锅了,却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去死,所以物质享受和肉体折磨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人心,人心不可测,人心难自救。

深圳最近自杀的新闻比较多,接二连三的,最让我痛心的莫过于是两名14岁初中女生相约坠楼身亡的新闻了,我痛心的不是她们自杀的事实,而是她们自杀的告别方式,她们自认为,一个人死去的结果就是这个世界上永远的少了一个人,和她们在游戏中ko掉对手一样简单,生命个体存在的意义就是围绕着生命展开的一切羁绊,她们把自身剥离掉,把自己ko了事,却是连父母都没有去告别一下,这样生之为人,何为价值。

其中一个女的最后发表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她们最后选择和世界告别,也许认为世界能了解她们的痛苦,但世界从来不会记住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世界只铭记能者,能者多劳,因为普通人太多了,能深刻记住你的只能是你的父母,你的告别中没有父母,也就是你亲自把你从你父母的生命中剥离出去,这对父母来说那是何等的残忍,何等的痛心啊。

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把自己的存在从父母的生命中剥离出去,古来自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封神榜中更有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的感人故事,一个人选择去死是很自私的行为,更自私的是一个人选择去死,父母却不知道。

我认为能选择的死亡都是极度不负责的,雨滴落到地面尚且在空中留下弧线,一个人的生命怎么可能没有轨迹留下,你砍断了这些轨迹造成的因果,留给亲人和朋友一堆乱麻,如佛说,自杀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生命是有原因而来,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承载因果,承载责任的,这些因果责任有愿有报,无不落空。

固然,佛教是反对自杀的,犯了杀罪,果报不轻,不能不慎,如是说:“得人身者,如指甲上的泥土一样那么稀少。“人身是很难得的,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

对于这种可以选择自由死亡的人来说,有更多的死亡却是无法选择的,这种死亡连告别都很奢侈。

西昌森林火灾,18名救火人员和一名向导遇难,他们是在救火途中遇上风向突变而给大火包围遇难的,死亡的来临非常突然,对身处火海的他们来说,有绝望,有不甘,但更多的是对亲人的抱歉,他们作为丈夫,作为儿子,作为父亲,有太多太多的牵挂了,曾经的承诺,陪伴,愿望都已空,现在却连告别的机会都没有了,逝者已矣,生者该是何等的悲痛。

他们固然是英雄,但也是普通人,我们永久的铭记他们的英雄事迹,但对他们的亲人来说,每一次提起他们的事迹,对亲人都是一次剜心之痛,

疫情初期,我听过一个又痛又恨的故事,故事大概的情节是这样的:

有个怀着二胎的妈妈,在确诊新型肺炎之前,却是一直以为自己得的只是普通的感冒罢了,他们和如同往常一样的生活,直到咳嗽和发烧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才选择进医院检查,又因为怀孕的关系,采取了保守的治疗。

在家里熬了几天后,终于熬不住了,她给送进了医院,然后转进了急救科抢救,然后很快就进了重症监护室,这个时候,她也终于等到了迟来的确诊结果,随即因为不明肺炎给送到医院隔离。

医生直接和她的丈夫说,这个病情很严重,要用到一种费用很高的机器,一天两万块,但成功的希望不到10%,这个结果对男人来说是奔溃的。

这个煎熬的隔离过程中,作为丈夫来说是非常辛苦的,他除了竭尽所能筹钱之外,也打了市长、省长热线,以及很多媒体的电话,但最主要的是,“他想看看他的妻子,想跟他说说话,问她好些了没有,想吃什么,想去做什么...但一直看不到,有时打电话问医生,每次都是没有醒,还是一样的严重,活着更加严重了。“这是作为丈夫当时的原话。

最后医生告诉他,他的妻子手都全发紫了,后来脚了发紫了,都坏死了,病情恶化得特别快。

“妻子进去重症监护室后,我再也没有看到过她,直到她变成一坛骨灰。”

相依为命的两个人,最后阴阳相隔,他明知道门后面就是妻子,但她却是到死去那一刻都没有再看到她的丈夫和女儿,一墙之隔,成了生和死最遥远的距离。

在重症监护室里静静地等待死亡,和在重症监护室外静静的等待亲人死去,虽有千言万语却无处诉说,这种等待是人生最漫长的煎熬,她的内心肯定有很多话要和女儿说的,也有很多事要交代给丈夫的,甚至她肚子的孩子也还刚刚有了心跳,她有很多话要说,哪怕她知道自己要走了,至少能找个亲人来告别一下,留下些遗言也好,但,没有,无声的蚀骨销魂,试问这如何不让人绝望。

有首悼亡诗是这样写的:

“死别生难见,生离死会逢。休凭海山信,浪觅少翁容。

春院无新迹,罗衣有旧缝。昨朝桃李艳,今日绿阴重。”

生离死别是事物之规律,阴晴圆缺本是常情,桃李绿阴各有使命,但落花流水尚有人祭奠,奈何夫妻儿女却无法留下一句遗言。

最近,山东援鄂女护师张静静在隔离期间突发心脏骤停去世,而他的丈夫也因援非也无法赶回,未能及时赶回来看她最后一面,这是一个让人悲痛欲绝的新闻,只因为彼此心中存有大爱,她和疫情期间为此奉上宝贵生命的几十个医护人员一样,先救人再救己,先度人再度己,生命是何等的闪耀。

张静静在日记中写道:“和年幼的孩子分离我没哭;没能陪父母吃上团圆饭我没哭;战场上累到颈椎病复发我没哭;条件艰苦,没桌子用手端着吃饭我没哭;一早晨抽30个患者的血我没哭;为卧床的患者翻身换尿不湿,我没哭;一天下来,脸上被口罩勒出压痕、压疮,我没哭;从隔离病房出来,全身衣服汗湿透,往下滴水,我没哭……但是当被患者集体点赞,当患者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原谅我没忍住,泪流满面;当看到患者治愈出院,给我们挥手告别,原谅我没忍住自己的眼泪。”

“我们最渴望的,就是患者的平安,我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患者痊愈出院。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今日立春,希望‘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听到的都是好消息,希望阴霾消散,胜利来临。”

她的离去,也没有时间给年幼的孩子,年长的父母,远在他乡援非的丈夫留下告别的祝福,她确认亲人们都能理解她,她希望能“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她希望阴霾消散,胜利来临,对于心存大义的人来说,这是弘愿,是有大牺牲之人的大愿,是必定能实现的。

今天,无数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战士前仆后继的扎根在需要他们的地方,没有人知道死亡什么时候到来,只因为需要,所以我就在这里。

生命的价值在于今生无悔,死亡有泰山与鸿毛之分,你确定在高楼中一跃而下的时候,在身体接近地面的那瞬间,心里没有那么一丝后悔,你确信自己已经能赎回母亲十月怀胎,含辛茹苦,供书教学的责任了吗,你,有什么权利轻易的死去。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我不希望看到无意义的死亡,但无意义的死亡无处不在,每一个清明节,笼罩在中国大地的是无穷无尽的哀思,其中有怀缅,有追忆,有自豪,有后悔,有哭声,有泪光,每一个墓碑,都是一面镜子,它贯穿过去和未来,正人衣冠,也示人对错,死别生难见,生离死会逢,还能活着的人,不应该感恩生命的伟大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思维之心
思维之心
文字是宣泄情绪最好的工具。
63文章数 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