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孩子沉迷于网络控制不了自己?认识行为上瘾,帮助孩子重构行为

0
分享至

爸爸开车接3个孩子放学回家。车子停在了家门口,几个孩子径直回家了。自己的东西也不收拾,都扔在汽车后座上。

一进家门,3个孩子就坐在了沙发上,每个人手里拿着手机或平板,戴着耳机,各自上网了。

这是美剧《老爸有招》中的一个剧情。看到这个剧情,你有没有想起自己家里的孩子?

明明还有很多作业,但就是想不起来做;上课老师讲了什么,似乎也都没往心里去。因为他们手里的手机、平板让他们远离了现实世界,他们的大脑沉迷在网络世界中。

电视剧《安家》里也有一个类似的剧情,苏天培的妈妈几乎天天跟刚上初中的儿子吵,原因是儿子不好好上学,沉迷于网络,手机几乎不离手。

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苏天培的妈妈还跟徐姑姑抱怨说,虽然自己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现在都快把自己当仇人了,几乎都不跟自己说话。亲子关系极为紧张。

房似锦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孩子转学。虽然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帮助鱼化龙卖掉房子,但也有部分原因是为了帮助孩子。因为她认为,要帮助孩子戒掉网瘾,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现实世界中来。

孩子通过多参加课外活动,有更多的选择和尝试的机会,从而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她的这个办法在《欲罢不能 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这本书中,有更详细的介绍,就是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并帮助孩子远离上瘾环境。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烦恼,你可以阅读一下《欲罢不能 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这本书。本书对行为上瘾的概念、心理机制,以及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网络上瘾等内容都做了详细介绍。

《欲罢不能 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这本书的作者是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亚当·奥尔特。亚当·奥尔特既是营销学副教授,同时也在纽约大学心理学院任职。

他的研究领域侧重于判断与决策、社会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因此他对当今行为上瘾的心理机制是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和理解的。

01究竟什么是行为上瘾?

1968年12月,41名研究人类视觉的心理学家到纽约参加神经和精神疾病研究协会举办的年会。杰罗姆·凯根,这位日后的位置在卡尔·荣格、巴甫洛夫和诺姆·乔姆斯基等巨人之上的杰出心理学家,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上,凯根讨论了婴儿的视觉关注力问题。他发现:非常小的婴儿会受移动的、边缘锐利的物体吸引。

按照他的说法,这些婴儿均表现出“对轮廓和运动的行为上瘾。”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对行为上瘾有了更多的关注。

当然啦,按照现在心理学家对行为上瘾的研究,婴儿的这种反应根本算不上行为上瘾,顶多是一种本能而已。

现代定义认为上瘾本质上是一件坏事,而只有当一种行为此刻带来的奖励最终因为其破坏性后果而抵消,才叫行为上瘾

我们不得不呼吸,我们不得不吃饭,婴儿喜欢盯着积木看,这都不属于行为上瘾。因为哪怕我们抵挡不了,但就长期来看,并不会带来什么坏处。

如果某种行为,虽然短期内解决人的某种心理需求,但长期来看会造成严重伤害,这种行为才是行为上瘾。

这种行为往往能满足人深层次的需求,没了它不行,为了它,可以忽视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并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它。

比如孩子们时刻离不开手机和网络,或者玩游戏,或者纯粹只是迷恋智能手机,毫无意义地刷手机,其本质上都属于行为上瘾。

02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行为上瘾的表现呢?

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江苏宿迁一个11岁男孩儿和他的朋友,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将自己亲叔叔用来还欠债的40万卖房款花得只剩0.2元,全部用来充值游戏和打赏主播。

这两个男孩儿其实是有着行为上瘾的表现的,更具体讲是网络上瘾。

网络上瘾对孩子有着某些方面的危害,包括强迫社交、忽略线下、早熟、游戏成瘾。

简单来讲就是,沉迷于网络的孩子,他们多数时间都花在了网络世界里,会控制不住地在网络世界里和别人进行社交活动,比如点赞、转发、评论等;既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网络世界里,他们对线下生活的兴趣自然就下降了;而且具有网瘾的孩子也往往比较早熟,因为他们从网络世界里接受了更多的信息;最后,有网瘾的孩子大部分主要还是游戏成瘾。

在日常生活中,严重的上瘾很少见,但中度的就比较常见了。这些上瘾现象减弱了孩子对现实生活的激情,让孩子再玩耍里失去了效力,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也削弱了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互动。

而且网瘾还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虽然比较轻微,但长期下去,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所以我们需要及早发现。在《欲罢不能 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这本书中,提到了行为上瘾的标志。

英国心理学教授马克·格里菲斯研究了20多年的行为上瘾。在2011年,他和南加州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联手进行研究,公布了一篇彻底的综述性长论文,考察了数十项研究。

他们在论文中提出,有行为上瘾的人,一般有这么几个症状:

  • l 失控

失控是指失去了继续还是停止相关行为的选择能力,并体验到了与该行为有关的不良后果。

也就是说,一旦人陷入行为上瘾,那么他们就无法控制自己的这种行为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于是放弃了其他活动,就算没有放弃,也没有以前那么享受。

比如有些人对于刷手机这种行为上瘾,不论是吃饭、走路,甚至是上厕所,都离不开手机。对于他们来说,食物的美味、路边的美景,似乎都与他们无关,他们享受不到其中的美好。

  • l 扰乱生活角色的绩效

这主要是指,一旦陷入行为上瘾,就无法充分地行使身份所对应的责任。比如作为员工,上班时不好好上班,时不时刷刷手机;作为父母,眼里看不到孩子,无法全心全意陪着孩子,就算在孩子身边,但心里、手里只有手机;作为孩子,不好好上学、写作业,对学习完全提不起兴趣,连玩耍都不觉得开心。

  • l 损害社会关系

正因为行为上瘾的人,往往会扰乱生活角色的绩效,所以,他们的社会关系就会受到影响。

不好好上班的人,老板、同事肯定有意见的;不好好陪孩子的父母与不好好学习的孩子,亲子关系都不会太和谐。

此外还包括造成犯罪活动或法律问题、卷入危险局面、人身伤害或损害、经济损失或精神创伤等消极后果。

03为什么那么多人会陷于行为上瘾无法自拔呢?

美国心理作家麦格尼格尔说过:“要成功做到自控,你必须知道自己为何失败。”

同样的,为了弄清楚为什么那么多人陷于行为上瘾,就需要理解其机制。

在《欲罢不能 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这本书中,作者亚当·奥尔特认为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人行为上瘾:生理性原因、生物学机制和环境。

  • l 生理性原因

人的大脑中有个奖励系统,如果通过一定手段刺激这个部位,就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而这种感觉能让人上瘾。

这是心理学家詹姆斯·奥尔兹和工程师彼得·米尔纳在做上瘾试验时意外得出的结论。

他们给大鼠的大脑里装了一根探针,装老鼠的笼子里有一根金属棒,只要按下金属棒,电流就通过探针进入大脑。大部分大鼠会逃离。而其中有一只大鼠,非但没有逃离,反而拼命按金属棒,都不愿意吃食物,直到力竭死去。

后来发现,这只大鼠脑中的探针发生了弯曲。原本对准的是中脑,弯曲后对准了隔膜,电击后就会出现多巴胺喷涌的现象。这就是大脑的奖励系统。

大脑把多巴胺喷涌解释成愉悦感,初期的时候利大于弊。很快,大脑会把这种多巴胺喷涌的现象解释为错误,于是分泌的多巴胺越来越少。唯一能让多巴胺停留在初始水平的方法是增加投入的体验量,比如增加玩游戏的时间。

随着大脑产生耐受性,多巴胺生成区域开始进入静待状态,每一轮高峰之间的低谷变得更低。这些区域开始不再产生健康剂量的多巴胺,转而进入休眠状态,静待下一轮刺激的到来。

但每一轮刺激过后,大脑产生的多巴胺越来越少。为了获得更大的愉悦感,不得不持续进行着上瘾的行为。

这只大鼠死后,奥尔兹和米尔纳刺激其他大鼠的相同部位,发现了同样的成瘾行为。

之后,研究人员还进行了大量其他的成瘾试验,均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对某种东西或行为上瘾的可能性,这是人大脑的结构决定的,是人的天性。

这是行为上瘾的身体原因。

  • l 生物学机制

行为上瘾的根源来自于痛苦,并希望利用上瘾来麻痹大脑。

关注上瘾的作家马娅·萨拉维茨认为:上瘾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反应,它是你对相关身体体验的心理反应。

“上瘾不是‘打破’你的大脑,不是‘劫持’你的大脑,甚至也不是‘破坏’它。”萨拉维茨说,“人们是可以行为上瘾的,就连爱情的体验也一样。上瘾实际上是关于人与体验的关系。”

也就是说,光给当事人提供上瘾的行为还不行,还需要当事人从心理上认为这种行为能减轻自己的痛苦。

很多人之所以会行为上瘾,除了大脑结构的特点外,还在思想上学会了将行为与缓解心理痛苦挂上了勾。

比如孩子在青春期时,更容易沉迷于网络。青春期往往是一个人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如果亲子关系不那么和谐,父母要么完全不管,要么控制欲太强,都会让孩子痛苦,喘不过气。

为了缓解自己的心理痛苦,他们会选择做一些事,比如打游戏、沉迷网络等。

实际上,上瘾与爱无关。密歇根大学神经学家肯特·贝里奇指出,虽然很多上了瘾的人渴望那种令他们上瘾的东西或行为,但很多人其实并不喜欢。

就像有些孩子明明知道打游戏是错的,本质上也并不喜欢这种被网络、电子产品所支配的生活,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沉迷在网络世界中。

因为他们从之前的经历学习到,沉浸在网络中,能忘记现实的困扰以及心理的痛苦,认为网络能拯救他们。

这样的心理认知就是行为上瘾的生物学机制。

  • l 环境

一个人对某种行为是否上瘾、是否能脱离那种令他上瘾的行为,还跟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心理学家詹姆斯·奥尔兹的学生阿耶·鲁登伯格通过试验证明了这个结论。

鲁登伯格认为那些上瘾的人只是学会把一种特定的行为和诱人的结果挂上了勾。为了证明上瘾和记忆之间的关联,他对一只名为“埃及艳后”的松鼠猴做了试验。

他将松鼠猴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里有两根金属棒,一根连接电极,按压这根金属棒,能将电流传到电极,从而刺激“埃及艳后”大脑的奖励系统;一根投放新鲜食物。

刚开始的时候,“埃及艳后”随机地按压两根金属棒。但没过多久,它就开始无视食物金属棒,转而不断按压电击金属棒。

然后鲁登伯格将“埃及艳后”带出笼子,放在其他地方一段时间后,它没了瘾,变得跟健康猴子一样。但将它再次放回笼子里,它又开始疯狂按压电击金属棒。就算将金属棒拿走,它也依然会站在曾经放有电击金属棒的地方。

“埃及艳后”的瘾在它的长期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且这个印记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对人类来说,环境也起着同样的作用。比如一个痴迷游戏的孩子,他的身边或者他身处的环境是能诱使他对游戏上瘾的。身边有一群打游戏的朋友,时不时组队打个游戏。他当然无法彻底摆脱那种令他上瘾的行为。

如果他换个环境,周围人都不太爱打游戏,而是更喜欢大自然,更喜欢参加各种兴趣活动,也没人喊他打游戏了。那么这个孩子再次痴迷游戏的几率将大大降低。

环境影响一个人是否能彻底摆脱行为上瘾。因为环境能唤起一个人的记忆,而瘾头嵌在记忆里。

04我们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摆脱行为上瘾,重构行为呢?

77%的18~24岁年轻人声称,自己做任何事之前都会伸手去拿手机。87%的人表示,他们经常因为连续看剧看得头昏脑涨。

而且将过多的精力浪费在手机、网络上,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影响人的注意力。

2000年,微软加拿大分公司报告说,普通人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12秒;2013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8秒。据微软称,金鱼的平均注意力幅度是9秒。

可见,“人类的注意力在萎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度使用网络和电子屏幕引起的。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行为上瘾的表现,我们必须帮助孩子摆脱掉并重构行为,我们父母可以这样做:

第一,不要总是动用意志力。动用意志力去强迫自己不做某件事,实际上根本没用。就像实验“房间里的粉色大象”。告诉你不要去想房间里有头粉色的大象,你反而会控制不住自己去想。

同样的,父母越是让孩子不要玩游戏,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孩子越是忍不住想玩游戏。

心理学家丹·韦格纳认为,光有抑制不起作用,但抑制和分心共同使用,效果更好。

就是说如果父母强迫孩子,或孩子自己强迫自己不要沉迷网络,反而适得其反。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比如带孩子去旅游、运动,或多参加一些兴趣班,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

第二,按照“黄金法则”,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这个办法实际上也是利用了分心的作用。

作家查尔斯·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介绍了改变习惯的方法,并称之为黄金法则。

根据黄金法则,习惯由3个部分构成:线索(任何能促使行为的东西);惯例(行为本身);奖励(训练大脑在将来重复该习惯的回报)。

克服不良习惯或上瘾的最佳方法是:在改变惯例的同时保留线索和奖励,即只用分心之事来改变原有行为

说白了就是用有益的事情来替代玩游戏、上网,找点儿事情干就好了。

比如父母多和孩子交流,多陪孩子玩、阅读、运动等等,或者让孩子发展一点兴趣爱好。

第三,改变语言方式。不同的语言形式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要教会孩子使用鼓励式的、积极的、占主导性的语言方式,而不是被动消极的。

比如“我不能玩游戏”和“我不玩游戏”。感觉一下这两句话的区别,虽然只相差了一个字,但“我不能”就显得自己是被控制的,是囚犯;而“我不”,就感觉更有力量,自己是主人翁,更积极主动。

第四,改变环境。虽然分心好用,但分心只能用在短期。就长期来看,断瘾的目标是要没有坏习惯的牵绊。

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让诱惑远离。这也是“行为构建”技术背后的理念。

比如孩子学习的时候,把手机放得远远的。或者规定孩子不可以将手机带到书房或卧室。

《连线》杂志的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不准自己的5个孩子在卧室里使用屏幕,“因为我们最先见证了技术的危险性。”

第五,借助负面反馈。在心理学上有个比较古老的想法:我们对损失和负面事件的敏感度,远远高于对胜利和积极事件的敏感度。

其实这就是著名的“厌恶疗法”:把想要改变的行为和让人感到不愉快或厌恶的感觉联系起来。

比如如果孩子很讨厌吃某种食物,可以跟孩子约定,下次再控制不住地玩游戏、上网的时候,就要吃那种食物。

05我们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预防行为上瘾?

俗话说,“防患于未然”。等到孩子出现行为上瘾的症状再去引导,不如事先预防。

现在电子产品和网络这么发达,不让孩子用,也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降低孩子成瘾的概率。

第一,自然交流。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接触,天天待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间里。如果父母上班比较忙,那么他们面对的除了冷冰冰的房间,只有电子设备。

研究发现,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离开手机、平板,和真实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他们的社交能力会得到提升。

所以,我们父母不管多么忙,也要抽出时间,比如周末或假期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带上孩子,去郊外走走玩玩。

或者让孩子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或其他一些社会公益活动,都能减少孩子网络成瘾的可能性。

让孩子跟自然亲近,回归到现实中来。

第二,父母要与孩子学会面对面沟通。有些父母已经习惯了使用微信,甚至跟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通过微信进行的。

但这样的交流方式,孩子并不能学到话语真正的含义,以及语气、表情、身体动作等所代表的意义,他们甚至会说一些伤人的话而不自知。

父母只有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才能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第三,限定屏幕使用时间和使用方法。当不得不使用电子屏幕的时候,父母也不能放任孩子的使用时间。

我们并不是绝对禁止孩子使用电子屏幕,因为那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在孩子使用电子屏幕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引导。

比如帮助孩子将屏幕里的东西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让孩子积极参与到电子屏幕里的游戏中去;关注屏幕里的内容,如绘本所讲的故事内容本身,并让孩子解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指认出屏幕上的人物,而不是疲于奔命地操作技术。

现在的社会已经和以前的社会不同了,电子设备、网络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孩子存在轻度的网络上瘾也很正常,很多时候也不必矫枉过正,毕竟要让现在的孩子完全不接触网络、不接触电子屏幕,是不现实的。

但我们也必须做好引导,帮助孩子合理使用,如果孩子的上瘾行为有越变越严重的趋势,我们也要及时干预,必要时求助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武小溪
武小溪
育儿知识分享
61文章数 3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