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4000亿只蝗虫压境,到底有多恐怖?

0
分享至

农场主+第1597期

这两天跟一种水稻的小哥聊天,他说下个月早稻要开始播种了,我的基地规模还要扩大300亩,这段时间就得着手准备了。 我一听忙问:为啥还要扩大规模呀?
他说:你不知道吗?蝗灾要来了,粮食生产肯定受影响,我要多种一点,以防万一。
我一听,默然良久,联系到最近有朋友问我家里要不要多囤点粮食啊?他是担忧,一方面是不知道肺炎疫情什么时候彻底结束,二是铺天盖地关于蝗虫的报道,也让他很是不安。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蝗虫压境对我们粮食安全的影响。

蝗虫会入侵中国吗?

近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出警告——

东非地区情况极度危急,蝗群数量已经达到4000亿只!

盘踞在这里的蝗群破坏力极大,规模为一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该地区1190万人的粮食供应受到蝗灾直接威胁。
更令人担忧的是,已经进入孵化期的蝗群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次在东非地区泛滥的蝗虫,是沙漠蝗虫。
这是所有蝗灾里最危险、最令人不安的一种:臭名昭著的生物炸弹,顶级的空中杀手,如同空中轰炸机一样让人闻风丧胆。


沙漠蝗虫,能存活三个月左右。 它身长约7到8厘米,体重约为2g,每天能吞噬2g食物。(吃得跟自身体重一样……很优秀了)
不要小瞧每一只的2克,因为每平方公里规模的蝗群可能含有4000~8000万只,进食量相当于3.5万人。
蝗虫从东非一路飞行到印度 但更令人恐惧的,还是它的移动速度。 沙漠蝗虫能够随风飞行,速度与风大致相同,一天可以飞越150公里。 跨过海拔两千米的高山,跨过汪洋大海,什么都无法阻止它们的群体迁移。肯尼亚当地蝗群
农民们看到这遮天蔽日的蝗虫向着自己的农作物飞来时,所有人都明白,这几乎就是世界末日。

本次蝗灾始于非洲,然后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以说仅一步之遥。
对于我们来说,最实际的问题就是,这群可怕的怪物会不会入侵中国领土,让我们的疫情雪上加霜?
先说结论:由于地理隔绝和气候特征,这波蝗虫很难进入中国。
上图实线表示最大扩散区域,和新闻汇报的基本一致,即:
北非 、东非、中东的所有国家到土耳其 、土库曼 、乌兹别克 、塔吉克、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伊朗、阿富汗 、巴基斯坦和印度。
它们的活动范围就局限在这一块了,很难进入其他区域
蝗虫大军未来的移动方向有南北两条线路:
南向:预计将穿过印度,可靠的路线目前直指泰国方向。
北向:我国与巴、印接壤地区的地形为高海拔的寒冷地区,蝗虫很难越过,蝗虫从西藏地区迁入我国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
如果印巴没有很好地治理现在的幼虫,幼虫繁殖良好,那么在5月底形成的新群可能会在6月左右移回印度的季风区。
而那时候印度开始刮夏季风,风从东南海洋吹向东北方向的陆地,所以很可能有部分沙蝗可以借着风,趁机登陆中南半岛,再潜入云南!
也无需过度惊慌,这基本没啥大影响,因为中国西南那地方,对于喜欢干旱不喜欢潮湿的沙漠蝗来说,绝非一个适宜生存之地。

跟蝗虫搏斗,我们从未停止

消息传到国内,很多人都不care,大家都在抖机灵,甚至有些官方号也带节奏,一副烧烤摊支开,只等肉从天降的戏谑态度。

很多人还在说,古代蝗灾确实饿死人,但现代不一样了,我们可以把蝗虫抓起来,送给全国人吃。
那你得先派人去抓,抓完了还得从边疆运出来,保鲜,加工,物流,这得花多少钱?这么搞,一个蝗虫得卖多少钱?蝗虫又不是多美味的东西,有多少人愿意买?够本儿吗?
所以别一有什么成灾了就喊“吃”!中国这么多入侵生物,这么多虫害,哪一种是靠人吃没的?

这几年,在美国、俄罗斯爆发蝗虫灾害的时候,国内网民大都是看热闹、看笑话的心态。
实际上,我们的处境,远没有到能看别人家笑话的状况。农业部,一直是在和蝗虫辛苦博弈,才能维持现在蝗灾急剧减少的状况。
即使如此,近些年,还是能看到一些蝗虫灾害的新闻。

2017年山东蝗灾,附近的中国吃货们闻风而动,嚷嚷着要开车前去捕捉蝗虫吃大餐。
结果刚看到新闻,蝗虫群就已经被全歼了。因为地方农业部门,立刻动用了飞机进行农药灭虫。和吃货的口福相比,很明显全国人民的粮仓更重要。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规划(2014-2020 年)》,原文:“目前,我国蝗虫常年发生面积 2.8 亿亩次左右,分布在 20 个省(区、市)”。其中,“草原蝗虫常年发生 1.8 亿亩次左右”,剩下的1亿亩次,基本就是农牧业地区。
“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新疆等常发区和吉林、黑龙江等偶发高密度蝗群危害仍时有发生。”
为了控制住肆虐了3000年的蝗灾,当代中国人做了太多的努力。
我们总结出一套“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蝗虫防治手段,使蝗灾在中国基本得到控制。 生物防治 对于蝗虫这种高蛋白昆虫,这个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把它吃掉! 当然,这不是我们来吃,而是引入蝗虫天敌,利用食物链来进行控制。 蝗虫有大量天敌,包括牧鸡牧鸭,鸟类,蛙类。还有一些菌类能让蝗虫致病死亡。这些手段,叫做生物防治,是国内这些年想要大力普及的防治手段。
粉红椋鸟 尤其是粉红椋鸟,这种鸟以蝗虫为主食,一天能吃120—180只蝗虫。
以前,国道施工,碰到粉红椋鸟孵化,都要停工一个月,等它们离巢再开工。可见这种鸟对治理蝗虫多重要。 生态控制 生态控制的目的在于消除有利于蝗虫繁殖的条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沿海蝗区,采取滩涂养殖、建立盐场、封育草场、垦荒种植等措施,压缩蝗虫的扩散区范围。 在滨湖和内滂蝗区和河泛蝗区,采取精耕细作方式,减少荒地。 在农牧交错区的蝗虫发生区,调整种植业结构,种植大豆、苜蓿等蝗虫不喜食的作物,减少蝗虫食物源和产卵地。 加大农田周边,植树种草的力度,增加植物的覆盖度,建立不适合蝗虫产卵的环境。 生态防治概括来说就一句话,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化学防治
生态控制是长期工作,远水救不了近火;而对付一般的、早期的蝗灾生物防治比较有效,真要把鸡群或鸭群大军放到漫天飞蝗那种环境,也完全是杯水车薪。
在严重的蝗灾中,往往化学防治直接有效。
当蝗虫的密度达到了防治指标时,可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目前常用的农药有:有机磷杀虫剂(如马拉硫磷)、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
中国总共就18亿亩耕地红线,结果1.8亿亩草原和1亿亩农耕地居然常年发生蝗虫,如果放任不管,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的岁月静好,背后其实是一群人的默默守护。中国拥有强大的蝗虫防治体系,已经很久没发生过蝗灾了。
这次的东非特大蝗灾,是25年来全球的最强蝗灾,而且种群数还在病毒式的增长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已经意识到非洲蝗虫的危害性和迁移能力后,无论短期内其能否抵达中国,都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和最周全的准备。

未雨绸缪可能会白费一番功夫,但希望不会再出现“悔之晚矣”的结局。

你对这次蝗灾有何看法呢?期待留言!


参考文献:

陈永林.警惕沙漠蝗的猖獗发生[J].昆虫知识,2002(05):335-33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4日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灭蝗,本疆是专业的!》,“DJI大疆农业”微信公众号

《蝗虫为何成灾》,《科学24小时》2015年第3期

编辑 | 源味君
排版 | 小抽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源味网
源味网
农场综合服务平台。
977文章数 1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