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唐陕西子弟樊娜抗疫战记

0
分享至

题记:在陕西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有两名大唐陕西陕西发电公司子弟,西安交大二附院援鄂国家医疗队员樊娜,陕西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张雪婷。

樊娜,大唐韩城发电厂退休职工樊相武、郗瑞娟的独生女儿。2012年,吉林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入职交大二附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医生,在读博士。

张雪婷,大唐韩城发电厂退休职工张鑫生的独生女儿。毕业于原第四军医大学护理系,现任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心脏内科ICU护士长。

1月24日23:22,笔者得到樊娜可能要去武汉驰援的消息后,立即联系了樊相武先生。他说,西安交大二附院派了十几个医生去武汉,医院安排樊娜留守西安接诊病人。

2月22日,樊娜、张雪婷的小学老师刘老师给我发了一条微信:咱大唐的樊娜、张雪婷驰援武汉,你知道吗?大唐人能干,大唐子弟更出色,你写文章夸夸我们的孩子。

随后,我在忐忑不安中,分别加了两个孩子的微信,第一句话就是:你那边关键、危险,允许的话,回微信。前题,不影响你工作!顾不上的就算了。

两个孩子的家长都是我的同事。听刘老师说,学生时代,这两个孩子就非常优秀,年年都是三好学生。特别是张雪婷,一直担任班长,管理能力极强。

听樊相武先生讲,武汉疫情发生后,樊娜跟家人没有商量就报了名,经过批准后待命。1月31日后,樊娜还一直上班。2月7日(正月十四)樊娜接到医院通知,要求2月8日(正月十五)与交大二附院130同事去武汉。第二天,樊相武、郗瑞娟夫妇送女儿去出征。

张雪婷也是自己报的名。当时医院护理部给她打电话问有无困难,她说没有。2月19日(正月二十四),接到出发命令,她把一对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张雪婷是她们医院这次去武汉的领队。原准备支援武汉市中心医院,后又调整到武汉市第三医院,这几天就要进入病区。

这次,西安交大二附院驰援的是救治重症患者的武汉同济医院,陕西来的医生整体接管一个病区。樊娜任一个医疗小组组长。从2月8日(正月十五)至今,樊娜已经在武汉抗疫前线整整工作21天了。每天工作12个小时,连同路途、穿戴防护装备,共约14到15个小时。2月18日,交大二附院负责救治的第一例重症患者康复出院,樊娜非常高兴,湖北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了她。

两个孩子的父母十分支持她们的工作,以电力职工为主体的禹门诗社和韩城当地诗词爱好者纷纷为两位韩城籍的女医护填词赋诗。樊娜的妈妈说:“那是她的工作,应该去的。”并鼓励女儿:“宝贝加油!爸爸妈妈为你骄傲!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才华横溢的樊娜工作间隙,写下了《抗疫战记》,分别在有关网站发表。她清晰的思路,缜密的思维,细腻的感情,得体的语言,加之丰富的专业知识,让故乡人民第一时间了解了陕西援鄂医疗队救死扶伤的艰辛历程。

这些天,关心关注陕西援鄂医疗队的人很多,特别是大唐陕西公司系统,这里有八千多名大唐陕西人的牵挂与自豪。我一直翻看她们的朋友圈,想了解她们参与救治疫病患者的情况,但只能从只言片语中,大概知道一些碎片化的资料。在征得本人同意后,首先把樊娜的《抗疫战记》奉献给大家。

近日,一知名网站记者对大唐企业的社会担当和大唐职工的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以前不了解大唐,这次算认识了。”“现在才知道是很牛的央企,是社会关键时刻的定海神针。”我说:“我们企业是国家脊梁,我们的职工是国家栋梁。”今天,还要加一句:“国难当头,大唐的子弟响应政府号召,肩扛时代责任和社会担当!”祝福她们!祝她们早日凯旋! 张昌

西安交大二附院援鄂国家医疗队员樊娜《抗疫战记》

2月8日。抗疫战记前奏——驰援武汉

从昨晚接到电话,到现在坐上飞机,时间紧迫,百感交集。不断收到关心、慰问的信息,以及各位老师、朋友的友情资助,让我们的逆风行程倍感温暖。保证时刻谨记大家的教导,做好防护,身体健康才能守护更多需要我们的病患。武汉,我们来了!

2月10日 。抗疫战记一——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

从落地武汉的那一刻,紧张的情绪就开始蔓延,时刻提醒自己,口罩,帽子,手套,鞋套,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洗手,消手,手卫生,一个都不能少。两天的紧张培训后,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密切接触。

由于对病房内部情况的不了解,以及初次见面的忐忑,作为呼吸科大夫,身为小组长的我责无旁贷,首当其冲,“优先”深入病房。

在同济老师的热情帮助与严密监护下,一层一层的防护稳妥有效地穿戴整齐,每一步该如何进行都有详细的流程贴在墙面,感动于同济老师的细致与体贴,对于我这种盲目无措的小白来说简直太有用了。

穿过身后这道门,就开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靠近病毒了,一道又一道的隔离门,把安全留在了身后,把风险留给了自己。因为第一次接班,查房的时间比平时晚,45个病人满心期待,翘首以盼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没有抱怨,没有责备,只有满满的信任与感激。

医患关系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显得格外和谐。病房里有青壮年,有中老年,有临产的孕妇,有产后10天的新手妈妈,疾病在这个时候显得格外得公平,没有让任何一类人群享受特殊优待。

整个查房经历了两个多小时,其中有两个瞬间让我印象深刻:一个中年女患者查房时诉说自己睡眠不好,问及原因,原来她的母亲昨天在这个病区刚刚离世。除了安慰,我想不出更多的办法。另一个男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影像学好转,满心欢喜地等待复测核酸。为了避免我们被感染,他主动要求自己留取标本。感动于他的有心,担负着对他的责任,我们必须亲自上手,以尽可能保证标本的有效性。

模糊的视线,憋闷的呼吸,汗湿的衣裤,缺氧导致的头晕,口罩压迫的疼痛,贯穿了查房的始终,但没有一个人临阵脱逃,我们都坚持下来了。护士们更是几倍于我们的辛苦,为她们点赞。相信随着工作的熟练,我们会做得越来越好。也希望这次的疫情顺利度过以后,医患之间能够更加和谐友好!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月13 日。抗疫战记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如果说第一次深入病房是体验,那么今天的第二次深入病房就是战斗!

早上7:30离开酒店,到晚上11点回到房间,一天的工作就在忙碌中结束了。和之前一样的层层包裹,九点多跨进门去,两点多才走出来,四十多个病人的日常查房,充分体现了“总是在安慰,常常去帮助,有时去治愈”的精髓。14个咽拭子的核酸检测要靠推车才能全部携带,幸亏有蒋老师的熟练配合,方使得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逐个病房的高风险采样,穿插着做两张床旁心电图,忙而不乱,井然有序,收到了无数声感谢的回馈。

鼻子在口罩和眼镜的双重重压下,红肿刺痛,感谢詹护士长的温柔以待,亲手帮我剪裁适宜大小的减压贴缓解疼痛。留守的美真小朋友更是辛苦,独自处理所有用对讲机传出来的医嘱,因为对系统的不熟悉,一条医嘱常常要返工四五遍才能开出准确无误的指令,感谢在办公桌前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安静等待,给我们时间,让我们成长。

作为联络员的马老师也并没有闲着,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答我们各种低级错误,并辅助我们在医嘱开立的deadline之前顺利完成任务!

三点钟经过短暂的午餐,又开始一张张地浏览每一个患者的胸部CT,做了的,没做的,新做的,复查的,好转的,恶化的,40多个病人,至少60多组影像,多亏马老师从旁协助,才得以高效率地全部区分。

待产的孕妇终于等到了剖宫产手术,期待一个健康宝宝的到来。送走了一个病人,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病人,迎来送往之间,值班就到达了尾声。我们分属于两家医院,我们都来自不同的科室,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地聚在一起,坚守在抗疫一线,看吧,你不是一个人再战斗!

2月17日。抗疫战记三——同呼吸,共命运。

最近的班着实上得扎实,提前出发,延后撤离的时间安排,给了你充分熟悉病人的机会。每个班都在查房、听医嘱、开医嘱、看影像、看化验、采核酸的匆忙中度过。今天的班却有了额外的成就。每个值班医生都希望病人在自己班上平稳度过,以最佳状态交到下一个班手中。

偏偏临下班前29床氧饱进行性下降,固执的老爷子对缺氧的耐受性显著优于常人,低至三十几的氧饱竟然还有精力跟护士反抗。在护士的耐心开导与反复劝说下,终于带上了床旁闲置多日的呼吸机。一边期望呼吸机的显著成效,一边不放心地开始往身上一层层套衣服,终于还是再次来到病人床旁,调节呼吸机参数,调整呼吸机面罩,加上言语不甚通畅的无障碍交流,眼看着指脉氧逐步回升至94%,终于放心下来。顺便把其他重病人也看一眼,好做到心中有数。

85岁的老太太,上海人,来武汉旅游,却不曾想会被送进医院。见不到家属,语言不通,缺氧气短,各种原因导致病人烦躁不安,加上镇静剂也依然会拔针,拔氧气,护士们不厌其烦地帮助她梳理好身边的各种管道,并贴心地把口服片剂磨粉,避免呛咳。为了让高流量的效果达到最佳,把温度、流量、氧浓度一一调整,并将鼻塞的夹子固定在衣服上避免脱落。

病房中目前年纪最大的病人,需要我们温柔以待。阑尾炎穿孔的病人疼痛逐渐缓解;肠梗阻的病人开始排便排气;发热的病人体温恢复正常。眼看着一个个病人在我们的精准治疗与精心护理下逐步走向好转,没有什么比这更能令人兴奋。下班的路上看到各种捐赠的物资,尤其是来自陕西的红富士,倍感亲切。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愿它能连同这场病痛也统统带走,不留下一片云彩。期待的偶遇依然没有发生,继续等待……

2月19日。抗疫战记四——我快乐你的快乐!

从2020年1月31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10西病区开科,到我们接管病区10余日,今天,终于迎来了振奋人心的一刻,我们病区第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了!这是我们西交二院与同济医院的共同成果,这是我们医生和患者的协作战果,我们成功了!

70多岁的程老是一位老中医,从发病到住院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与积极的配合,对于我们的工作展现了充分的理解与肯定。当被记者问及出院的感受时,老先生深吸一口气,说:“犹如重获新生。”——来自他的喜悦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

就在前一日,我提到过的那位高龄患者因为氧合下降紧急插管上机了,在巩书记、吕主任、王老师的团结协作下,从死神手中将她抢回,希望这份坚毅和勇敢可以传递给她力量,希望病房的每一位患者,甚至疫区的每一位感染者都能够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的生活。愿每一次努力付出都能有所成,每一颗真心都不被辜负。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2月 26日。抗疫战记五——生活近看是悲剧,远看就成了喜剧。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转眼来到武汉已经近二十天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回想刚刚出发的日子,一想就悲,一碰就疼的离别似乎还在眼前。现在的我,早已放下悲伤,奋起抗争。对防疫流程越来越熟练,对经手病患越来越精细,对各种操作越来越顺手,对所有的配合越来越默契。看到出院的病人逐渐增多,病危的患者转危为安,每个平安下班的午夜,虽然疲惫,满心欢喜,喜悦于我们的到来为武汉的抗疫事业做出了贡献,为武汉的医护缓解了压力。

还记得借着办公室消毒的空挡跟同济护士长聊天,聊到战事紧张的初期,大部分医护还在家休假,突然接到通知医院要作为定点医院接收感染患者,所有人员回医院上班,即使交通管制,没有一人提出困难,都迅速及时地返回岗位,因为高速路口封闭,护士长的爱人无数次往返各个高速路口接驳赶回的人员。医务人员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展现出的战斗精神,担得起大众的感谢。当然,作为主战场上的一名小兵,我又收获了人生中一枚难忘的印记。

生活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与体验中前进的,终于背上了我种草已久的杨树林儿,吃到了第一顿自嗨锅,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师兄师姐,体验了武汉的冬春交替,谁能想到竟有如此多美事在前路等我长夜漫漫,春雨淅沥,无心睡眠,只想以此告知关心我的各位,尚且安好,无需挂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阿良生活印记
阿良生活印记
心路历程 记录西安 生活印记
403文章数 2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