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教育部、科技部重磅文件:破除“SCI至上”,高福院士又“躺枪”

0
分享至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高等教育学校SCI论文等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将矛头直指一直备受争议的高校在职称评选、科研成果评价等方面一直在“滥用”的SCI论文指标,使中国高等教育评价中存在的唯论文论及过高看重SCI论文的问题再次“见光”。

其实这并非国家第一次对高校评价体系中的论文问题“动刀”,2019年底教育部就曾发文件指出了高校在ESI论文引用方面的乱象,指出一些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ESI论文引用量竟鼓励甚至要求科研人员在撰写论文时时故意引用本校论文;同时,教育部还严查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问题,并且检查了一些高校的顶尖期刊论文退稿情况,并据此约谈了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由此观之,此次国家拿SCI论文“开刀”并非心血来潮,只是说明国家已经深刻意思到了现存的高校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的不足之处,正在努力修正其中的一些漏洞和解决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对中国的高校科研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一篇文章难倒英雄汉,在研究生毕业、职称评定、学部委员评选中,论文有了太重的“戏份”。为了写论文,高校教师不再以上课和培养本科生为主;为了论文,科研机构不再以应用成果和市场需求为主;为了论文,各种假造、论文买卖等乱象丛生……这一切的原因都是我们在高等教育评价中过多注重了论文,而忽略甚至放弃高等教育的本质——人才培养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一切向论文看,SCI论文作为高档次论文更被圈内人士“奉为神明”,很多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最大、最高的追求就是多发SCI论文。所以,我们每年都看到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将SCI论文数量作为自己成果发布,我们经常看到一批学术“牛人”的履历上必然有其发表的SCI论文列表……

但SCI论文真这么有用吗?当然不是,我们一定要对SCI有一个科学、正确地认识,其不过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而已;SCI论文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相关指标包括论文数量、影响因子、被引次数等,并不是评价学术水平和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中国的高等教育及科研评价体系确实要改改了,会写未必会干,实干的未必被重用,但会写的脑袋上带着光环,容易被看到,但这层光环不就是佛光吗,看着很美丽,但虚无飘渺,很快就消失了,留下了依旧迷茫人继续追求着另一篇换取佛光的论文。

所以,教育部、科技部的文件来得正是时候,但一些网友却将这个文件和目前的疫情联系起来,更甚至直接和高福院士联系起来,好像这个文件是针对在此次疫情中表现有些争议的高福院士,有些甚至说:这个《意见》的出台让高福脸红!我觉得大家真是过分解读了,高福院士的500篇SCI论文不管如何都是其学术水平的佐证,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留言和争议去全盘否定。正如《意见》的精神:我们要的是正确认识SCI论文,而不是否定SCI论文。

这个《意见》的出台对广大科研人员和科技工作者无疑是个重大利好,这有利于他们今后多进行应用性项目的研究和多出应用性成果,更有利于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今后多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实际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流浪地图
流浪地图
感情故事
1822文章数 27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