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62年前,千军万马送瘟神,让“寡妇村”成了幸福村!

0
分享至

1958年6月30日,一则关于余江县成功战胜吸血虫病的新闻,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随后,《七律二首·送瘟神》问世并为国人广为传颂。那么,62年前的余江县究竟发生了什么?当时新闻中报道的根治吸血虫病又是一场怎样的壮举呢?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从“大肚子病”和“寡妇村”说起。

半个世纪前的“大肚子病”,与今天的“将军肚”、“啤酒肚”大为不同,与富贵病毫不沾边,而是一种烈性的传染病——吸血虫病。

吸血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人感染之后的显著特征就是肚子又大又鼓,患者便血便脓,身体日益消瘦,疼痛难忍,同时会引发许多致命性并发症,曾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有不少患者不堪折磨而选择轻生。

血吸虫生命力很强,在钉螺和人畜身上都能存活。通常,血吸虫卵能随感染者的粪便排出体外,进入水中后会初步发育成毛蚴。这种毛蚴能够很快地钻入钉螺体内。在钉螺体内又能进一步分裂成为尾蚴,尾蚴入水之后遇到人畜,依然可以用极短的时间侵入体内,通过血液到达寄生部位。如此往复,不断循环。

据研究,一条雌血吸虫每天可以产卵近千枚,一对钉螺一年繁衍可达25万余只。水田广布的长江流域,存在着大量钉螺,而钉螺的广泛存在又使得吸血虫病的恶性传播。受医疗条件所限,加之社会动荡,清末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的深受吸血虫病之苦。

人民当家做主以后,防治血吸虫病的的形势严峻。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江西省余江县,便是吸血虫病的重灾区。据当时的老人回忆说,疫区有“六多”:钉螺多、大肚子病人多、坟墓多、寡妇多、毒蛇野兽多、断墙倒壁多。

由于水田中暗藏着许多吸血虫,使得壮劳力们在劳作时极易感染,因而当时许多村子里出现了众多的寡妇,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寡妇村”。有时吸血虫病愈演愈烈,原本人丁兴旺的村落,也渐渐成为了“无人村”。

在这样的形势下,根治吸血虫病的艰巨任务,率先在余江县开展了。余江县白塔河周围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本应是良田丰产之地却因血吸虫的猖獗而杂草丛生。1953年江西省血防所迁到了余江县疫区的中心邓埠镇,一场轰轰烈烈的血吸虫防治运动开始了。

血吸虫病感染人群比较多,因此防治起来仅靠医务工作者和干部是不够的,必须得发动群众。余江的“大肚子病”可是流行了上百年了,之前百姓不是没有想过办法,但就是治不好。看到身边的亲人一个个倒下去,他们面对防治工作甚至出现了消极的态度。于是当地先从普及科学和卫生知识入手,让大家认识到吸血虫病可防可治,打消恐惧和疑虑,为全面开展抗击吸血虫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之前的入村走访和下田调查,血防人员发现血吸虫病的传播与水、钉螺以及粪便联系密切。水质的改善、土埋钉螺和粪便的有效处理能够减轻血吸虫病的感染,于是余江开始了兴修水利开新沟、填埋旧沟灭田螺、科学处理粪便的行动。

水利部门的技术员结合灭螺对开沟勘测设计,医务工作者又结合血吸虫的标本不断化验宣传,村民也积极为粪便的处理移风易俗。在这一形势下,余江上下干劲十足,上演了一场“千军万马送瘟神”的壮举,誓把瘟神赶出家门。

值得一提的是,余江在血防的同时也没有落下农业生产,而是走了防治、生产两手抓、两手硬的道路。

首先是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季节,综合布置不同的防治任务和农业生产。例如冬季不适合耕作,就兴修水利、大规模灭螺运动。夏秋之时则保证农业生产,经常性的小块灭螺、田间灭螺;其次就是因人制宜。农闲的时候先医治劳动力,农忙的时候就医治妇女、小孩和重患者,劳动力继续生产。医务人员也一样,轮流参加生产、领导生产、治疗疫病。

余江县基于灭田螺、科学处理粪便的根治吸血虫病运动,终于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生产得到了保证、灭螺看到了成效,许多病人也得到了治疗。过去“无人村”、“寡妇村”的悲剧不再上演,真正成为了幸福村。1958年,余江取得了根除血吸虫病的胜利,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战线上插上了第一面红旗,完成了历史上的壮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海烂柯人
史海烂柯人
读史常疑古,交人只论心!
180文章数 49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