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临港新片区揭牌100天: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0
分享至

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临港这片东海之滨的创新创业沃土拉开如火如荼的建设帷幕。
时隔3月,11月28日,临港新片区揭牌100天。滴水湖畔,它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从孕育、诞生到成长之际创造奇迹。
自揭牌以来,各类产业项目纷至沓来、落地开工,高端产业项目和总部企业正加快向临港聚集,产业、金融、人才、住房政策陆续推出,“金凤凰”正朝着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腾飞。

项目导入迎高潮期,今年将落地1000亿元产业项目
8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
次日清晨,在S20由西向东通往S2沪芦高速2公里左右的匝道口,标有“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道路指示牌已早早被换上。紧接着两周时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
1990年,浦东启动开发建设,它作为一面旗帜引领上海改革开放,历经29年实现1万亿元经济总量。未来20年、30年,是否还能找到一片引领性区域,牵引上海的发展?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朱芝松曾表示,临港将形成上海发展的增长新动力,在今年落地1000亿产业项目的基础上,持续引进国内外高能级项目,努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大力发展“跨境”、“离岸”的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确保2035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的目标。
自揭牌以来,各类产业项目纷至沓来、落地开工,高端产业项目和总部企业正加快向临港新片区聚集。仅揭牌一个月,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在8月20日至9月19日期间共受理企业注册登记674户,其中科技类企业219户,贸易类企业109户,实业类企业243户,金融类企业4户。674户注册登记企业中,包含外资企业17户,外资注册资本共7144.789万美元,利用合同外资共8269.788万美元。
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扩大开放的战略空间、深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有产业导入的充足空间。9月12日上午,临港新片区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和开工,其中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超过110亿元。
一个月后的10月18日,15个生物医药重点项目在临港新片区集中签约,总投资超70亿元。
为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能力,整体提升区域产业能级,构建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在生物医药重点项目签约当天,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和集聚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四大重点产业的若干支持措施。
其中,在集聚发展集成电路产业10条措施中,企业最高奖励3000万元;集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10条措施中,项目最高奖励2000万元;集聚发展航空航天产业10条措施中,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集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10条措施中,同一企业年度最高资助1000万元。
生物医药产业是临港奉贤园区的主导产业之一。今年12月底,临港奉贤园区智造园六期项目生命科技园将竣工,该项目于2017年底开建,标准厂房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39栋多层研发生产厂房和1栋综合楼可为企业提供2000-15000平方米的研发及产业空间。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们的厂房设计是希望能满足从早期孵化,到成长,甚至到最终规模化的企业的需求,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量身定制。”临港奉贤园区招商项目经理彭静颖介绍,从实际招商情况来看,在厂房设计之初,临港奉贤园区就开始了图纸招商,“那时候就已经有4家企业锁定了一部分小面积厂房。新片区揭牌之后,借助政策红利,有非常多的企业主动和我们接洽,目前一半厂房已经在预定中了。”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新片区每年将引进人才10万人以上
早在8月30日,上海市出台《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50条,从财税金融政策到人才住房保障政策无所不包。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里,一头虎鲸价值1亿元。它的饲养员学历不高,但凭借这一手养鲸技艺,称不称得上人才?临港新片区给出答案:是人才。
11月20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召开政策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人才政策,“金领”、“白领”、“蓝领”统统欢迎落户新片区。
48条措施中,为促进国内人才引进,新片区不断加大国内人才服务力度,针对在新片区工作并居住的各类人才实施居住证专项加分、缩短“居转户”年限、公益事业单位录用应届毕业生落户加分、管委会直接审批人才直接引进落户、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直接引进落户、紧缺急需技能人才直接引进落户、高等级技能人才直接引进落户、特殊人才推荐落户等8方面优惠政策。
在加强人才住房保障方面,新片区将定向微调新片区住房限购政策,调整商品住房选房购房制度,实施限价商品房政策,建设“先租后售”公租房,实施人才租房补贴,可申请租赁人才公寓等6方面人才住房政策,对于在新片区工作的人才形成政策的梯度对接,满足人才租房、购房的多样化需求。
新片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处)部长苗挺表示,管委会研究制定政策时聚焦国内人才最关心的落户、住房两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
另一个问题是,如此大力度延揽人才,临港新片区的人才落户是否有限量?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武伟当天回应:第一,不存在户口额度;第二,每年引进的人才要达到10万人以上。
“临港新片区873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实有人口大概是63万人左右,中心城区只有32万人,其中有8万人是在校大学生,也就是说实际上中心城区只有24万人。”武伟说道,到2035年,临港新片区要建成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如果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要有相当大的经济总量、城市发展规模以及人口总量。“浦东新区的GDP目前是1万亿元,1万亿元是多少人口创造的?大体上是560万左右的人口。”
“如果说将来新片区的经济总量或者人均所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明显高于现有其他地区,我们的人口至少需要560万的一半,也就是280万。假设我们和浦东的人均产出一样,我们也需要至少500万人口。”
他表示,只要是有利于新片区建设成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各方人才,临港新片区都会尽一切力量把他们吸引过来,让他们在这里施展才能,在这里变成金凤凰,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练就金牌店小二,跑出新片区政务服务“加速度”
朱芝松曾表示,增设新片区是党中央交给上海新的三项重大任务之一,从重大任务提出到总体方案的公布,总书记都是亲自关心,亲自部署,亲自推进,进博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重要讲话中又重点谈到了临港新片区的建设,作出“五个重要”的最新指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完成新任务、应对新挑战,就必须建立更高效、更科学、更合理的体制机制。
为此,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启动机构调整。从方案酝酿到批复,机构调整仅历时2个月。11月18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公布调整后的机构设置:新片区管委会设15个内设机构,从原有83个编制变为核定行政编制188名。
其中,制度创新和风险防范处、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特殊综合保税区处等这些别于常规的部门设置,是为了更好承接新片区“6+2”开放政策落实的需要,体现改革创新的价值导向。
临港新片区还将试点灵活党政人才机制,聘任公务员采用公开招聘和直接选聘两种方式。在薪资福利上,聘任制公务员实行协议年薪、一职一薪等特殊工资政策;管理部门也将建立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的分配机制。
在临港,新奥小燃机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开创“五天四证”的先例,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签约到投产历时17个月,其中从正式申请到220千伏电力配套项目首条线路正式送电仅用时168个工作日,堪称“临港速度”。
为跑出临港新片区政务服务“加速度”,练就金牌店小二的服务水平,这些在新片区脍炙人口的案例未来将固化成标准模式。目前,“临港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已经启用。“平台”将分为两个阶段建设,分别在“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实践。
在“一网通办”方面,先行启用的“平台1.0”重点聚焦工程建设领域的全生命周期申报、审批和信用管理,以获得五个“100”为目标,即100%最多跑一次,100%全程网办,100%全覆盖“办成一件事”主题套餐,100小时拿地开工,100%行政行为可追溯。
3个月后上线运行的“平台2.0”针对“一网统管”,重点聚焦综合监管、风险防控、市场准入领域的政务服务。在临港新片区创新监管方式,完成“十张清单一平台”的“互联网+监管”信息化建设,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和重点领域监管结合、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闭环实时风险监测与动态预警结合、联防联控协同联动的更高层级的综合监管模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683880文章数 50280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