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京科技大学,一直屹立在国家的希望之上!

0
分享至

十月已过,而举国同欢的余温仍在。

华夏大地上沸腾的人群、炽热的喝彩,使秋季的寒意削减了大半。每座城市、每一个人,都好像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那样,看似微小,却拥有踏平山海的锐意与勇敢,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海报 来自网络

个人之于国家,是浮萍卷入汪洋;那么高校之于国家,又是什么角色?

雄关漫道真如铁,七十载风云巨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横空出世;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一飞冲天;中国粗钢产量突破一亿吨,跃升至世界第一;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驰骋高原气贯长虹;北京奥运会盛大而圆满举办;"蛟龙号"在世界最深海沟创下深潜记录;"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东方神女"不仅无恙,而且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辉煌!

历史定格,这帧帧画面的背后都不曾缺少同一个身影——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来自北科大官方公众号

肇端钢铁,为中华之崛起

海淀区学院路30号,一个看似普通的地址。这里的泥土,并不比北京其他地方厚重;而这里的历史,却与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命运紧密相连。

北京科技大学地址 来自北科大官方搜狐号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条建设战线百废待兴。作为工业生产材料的钢铁尤为重要,甚至当时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报表会直接呈报到总理的办公桌上。

以钢为纲,或许当下已经很难想象,只有身处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才能理解一二。

为了迅速培养冶金人才,发展壮大钢铁工业,1952年,以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山西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西北工学院、清华大学六所著名院校的有关采矿和冶金系科为基础,中国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立。

1952年教育部关于成立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文件 来自北科大官方公众号

在市西北郊古老的满井边,这所承载着"钢铁强国"梦想的学堂安营落户。

建校初期的校园 来自北科大官方公众号

建校之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沈钧儒、聂荣臻、彭真等领导同志先后亲临视察。1954年-1958年,周总理三访校园,在第三次来访中,随行视察的西哈努克亲王还在这里留下了对"电渣炼钢炉"的深刻印象。

1958年8月,周恩来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来校参观访问 来自北科大官方公众号

尽管那口盈而不溢、奔涌不息的满井早已堙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但这所巍巍学府却因润泽了无数桃李英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满井"。

一大批来自海内外的名师巨擘,无数慕名而来的有志青年汇聚于此,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北科人。他们以血肉之身躯,举矿冶之星火,抚百年之国殇。

建校初期的师生 来自北科大官方公众号

贝茵体切变理论的创始人、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柯俊,就是其中之一。

当听到祖国的呼唤,已取得英国伯明翰大学终身教职的他拒绝了西方国家提供的优厚条件,毅然归国,"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那里一吨钢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尽管生活条件远远比不上英国和美国,但是物质生活并不是唯一,更不是最重要的"。柯俊于1954年调任钢院教授,次年着手筹建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及金属物理化学专业,此后再未离开杏坛。

1983年柯俊与金属物理专业研究生讨论问题 来自北科大材子风华搜狐号

柯俊、魏寿昆、肖纪美、徐宝升为代表的治学先师,以一方满井为起点,为新中国钢铁产业起步培养了大量人才,锻造了世界第一台弧形连铸机、第一台大型电渣炉等大国重器,熔铸起新中国的一座钢铁长廊。

从1949年国家年仅十几万吨的钢铁产量,到1996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钢生产国,奔跑了半个世纪,几代北科人的梦想终得以实现。

1960年初实验成功的弧形连续铸钢机 来自北科大官方公众号

筚路蓝缕,这所高等学府为新中国的工业崛起尽心竭力。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学校24个科研项目获得了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奖。

24个科研项目获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奖 来自北科大官方公众号

这一年,是改革开放元年,邓小平同志做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敢为天下先,学校次年便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定,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高校与国外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合作关系。

学校与亚琛工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 来自北科大官方公众号

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踏上向综合型大学发展的历史性一步。

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来自北科大官方公众号

1997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国家70年沧海桑田的时光画卷中,有北京科技大学67载的潜心奉献,有无数北科大人薪火相继的呕心沥血。

熔基锻梁,奉科技以强国

教承冶矿,为中华之崛起;融冶以新,为百年之复兴。

爱国奉献的精神血脉流淌了67年,将北京科技大学与国家命脉紧紧地绑在一起。你会发现,在国家的重大工程中,从未缺少过北科人的默默付出。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来自网络

1960年11月,第一枚远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
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这些伟大的历史瞬间,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北科故事。

方正知教授,前排右三 来自北科大青年公众号

1963年被抽调参与中国核武器研制的方正知,负责原子弹、氢弹的爆轰物理实验,指导核爆炸等离子体X射线能谱测试,参加了首次原子弹、首次氢弹原理国家核试验,助力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的研究突破和武器化。

与家人隔绝的17年,也是方正知隐姓埋名的17年。新中国第一任核司令、时任试验基地司令员张蕴钰在《原子天骄今世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亲历记》中,特别提到:"他(方正知)是一位有着很高成就的科学家,工作起来精力充沛,作风严谨,他的气质使他更像一个高级熟练工人。他的名字应该记在功臣榜上,让更多的人记住他。"

杨让教授负责研制"东方红一号"壳体材料,获国防科工委特等奖 来自北科大官方公众号

像方正知一样,张兴钤、吴自良、邹世昌、葛昌纯、杨让等北科的老一代学者,都曾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背井离乡、牺牲奉献。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时代的更替催生出巨大挑战,科技也不断焕新模样,而始终以祖国需要为先的北京科技大学,却从未改变初心。从旧钢铁到新材料,从航天入海到人工智能,国家一声号召,这所高等学府永远是最早抵达却也最低调做事的那个。

青藏铁路线 来自网络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北京科技大学刘应书教授率领课题组反复深入青藏高原,在高海拔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及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青藏铁路15万建设大军高原病零死亡的世界奇迹,成果获得2008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蛟龙号"下潜 来自网络

2012年6月,"蛟龙号"在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北京科技大学矿机专业79级校友刘峰,连续六年出任蛟龙号海试现场总指挥,率队下潜7062米,打破了世界纪录,实现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重大跨越。

"张衡一号"成功发射升空 来自北科大官方搜狐号

2018年2月,"张衡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北京科技大学韩静涛教授团队研制生产的大型空间展开系统(一维弹性伸杆机构)作为主要执行机构进入太空,圆满承担了将卫星所携带的多个荷载送入卫星外太空的任务。

嫦娥四号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 来自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在国内空白、国外技术垄断并且无制备工艺等相关文献公开的背景下,又是韩静涛教授团队成功研制生产的卷筒式伸杆机构立了大功——5m长的伸杆温度在-100℃和+100℃之间交变时,其长度变化不超过2mm。而目前,世界上仅有中国的北京科技大学、美国HUNTER公司、加拿大SPAR公司具备此类机构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北科大已成为一把锋利之刃,为国"亮剑",声震四方。

新一代超高强钢 来自北科大新闻网

2017年,北科大学术团队研发出基于共格纳米析出强化的新一代超高强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还入选了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负热膨胀体系铁电研究领域学术图片 来自北科大新闻网

2018年,北科大在负热膨胀体系铁电研究领域获得的重要成果发表于Science。

李晓刚教授 来自北科大官方公众号

李晓刚教授获得美国国际腐蚀工程师协会2019年W. R. Whitney 奖(全球每年奖励一位)。

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 来自北科大官方公众号

2019年,北科大贺威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智能无人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方法"项目成果获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天宫"、"嫦娥"、"蛟龙"、"北斗"、港珠澳大桥……科技范儿虽然在改变,但北京科技大学"求实鼎新"的精神品质始终如一。

求实鼎新,秉科教以兴邦

秉持"钢铁强国、科教兴邦"的使命,北京科技大学浇灌出这片深厚富饶的文化土壤。

北京科技大学学科评估 来自青塔网

传承自大师巨擘的学术积淀,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数目居全国高校第26位,2017年均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冶金工程、科学技术史获评A+,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A。冶金工程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已蝉联两年世界第一!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将曾经的钢铁学院载入综合实力全面开花的新时代。

今年,北京科技大学位列2020QS世界大学排行榜第462位,进入全国高校前20。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 来自北科大新闻网

材料科学、数学、化学、化学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机械和航空制造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物理学和天文学8个学科跻身2019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上榜学科数排名大陆高校第22;8个学科在大陆高校中排名均在前25。

在最新发布的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等23个学科上榜,数目居全国高校第29位;16个学科居全国高校前25%。

计算机、自动化、通信、机械、环境、测控等14个专业通过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经管学院通过国际三大商学院认证中的两个——AMBA(北京第3家通过)和AACSB国际认证(大陆地区第19家,北京第5家),跻身国际高水平商学院之列。

在炙手可热的AI领域,北科大同样敢为人先。学校是国内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高校之一,也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单位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工业机器人研究,于1980年研制成功中国首台工业机器人,并稳定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1992年成立机器人研究所,2018年7月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2019年新设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5个专业。同期获批"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全国仅35所。

刻有校徽的井盖 来自北科大官方公众号

"求实鼎新",不仅是学校的追求,更流淌在北科人的血液里。

申奥成功 来自北科大青年公众号

人们不会忘记当时莫斯科会场紧张而肃穆的情景,更忘不了那些向全世界慷慨陈辞为北京申奥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其中就有两人毕业于北科大——时任北京市市长刘淇和时任北京奥申委体委主任楼大鹏。

科教兴邦,北京科技大学不是说说而已。从这里走出的20余万英才中,大部分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胡正寰、陈国良、李依依、钟掘等38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陈德荣、葛红林、刘明忠、刘振飞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董事长,50多位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城市市长,还为其赢得"市长摇篮"之美誉。有数据统计,在1952-1966年间,平均约440名学生中走出一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平均约626名学生中走出一位市长。现今,仍有多名校友在京、粤、晋、鄂等省份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

刚柔并济,谱时代之华章

"能源发展"方阵 来自网络

2009年10月,一群风华正茂的北科青年组成"能源发展"方阵,伴随音乐和歌声,走过天安门城楼前。

"希望田野"方阵排练 来自北京周报

十年之后,1166名同样青春的北科师生组成"希望田野"方阵,以同样饱满的精神姿态,热情洋溢地走过同一条长安街。

历时三个多月的烈日排练,这所高校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上一片壮美的"希望田野"。

青年强,则国强。为了孕育祖国的"希望田野",北京科技大学为多少青葱幼苗注入了丰饶的养分与能量!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 来自北科大官微

学校建设有包括11个国家级、50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在内的众多高水平创新平台,为学子获取前沿技术、验证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空间;拥有全球合作伙伴198个,为学子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实践能力创造舞台;集聚了一批包括12位两院院士在内的高水平导师团队,为学子指引科学研究、健康成长之路……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 来自北科大官微

本科生有全程导师制,授课教师、班导师、辅导员、教授导师、导师带的研究生、导师带的高年级本科生更提供了"3+3式"服务;转专业零门槛、不设限,每年转专业成功率约80%;与21所高校组成的"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开设跨校辅修专业和数百门跨校选修课;奖助学金种类多、覆盖广,每年奖励金额多达770多万元,其中最高额奖学金2万元;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等180多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出国交流机会多……

近些年,北科学子整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深造率在60%左右。今年8月,在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评选结果中,学校还成为本年度北京唯一一所、全国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 来自北科大官微

不仅学风浓郁、英才云集,北京科技大学还拥有夜间篮球场、六块游泳池等一系列羡煞旁人的设施,有奥运场馆、入选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建筑群。近期,更是靠全北京城最浪漫的银杏灯光大道"刷屏"全网。

银杏灯光大道 来自北科大官微

无数网友留言,想和暗恋的小哥哥小姐姐并肩走在璀璨星河里!

当然,在北科大打卡的事情可不止这一件,在井盖上画画、校庆日蹭免费午餐、过柿子文化节……据说,没有被柿子砸过的北科学子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贝壳"(北科学子萌号)。这里还是著名的"北京不放假大学",小学期、社会实践、实习,不仅将假期时间安排得明明白白,平时的各类校园活动更是丰富多彩,"贝壳"恨不得每天"升级流量"到48小时,生活充实到爆炸!

国际文化节 来自北科大新闻网

刚柔并济、包容广博,北科大校园里氤氲着独特的培桃育李之风,正化作一曲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壮美华章。

鼎 来自网络

中华文化悠悠千载,若是在灿若星河的珍宝图腾中撷取一样作为代表,必然是鼎。问鼎中原、一言九鼎,它是大国重器的鲜明象征,是万象恢弘的集中体现。那厚重的青铜色,在历史的朔风中化作荧荧流沙,在今朝的晴空下又重新汇聚到这一方校园。

北京科技大学校徽 来自北科大官网

如果说,一所高校在国家从贫穷积弱到繁荣强大的征程中扮演了角色的话,北京科技大学,就是鼎一般的存在。建校67年来引领钢铁行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率先落实综合办学,成为国家育人兴才的文化高地。不仅能孕育大国重器,这所高校本身就是一件"大国重器",至始至终屹立在祖国的希望之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有何高教e
有何高教e
做高等教育的深刻记录者
423文章数 20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