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房地产业的人们,肯定想知道,今天的楼市到底是什么情况?房价到底降了没有?未来楼市到底怎么发展?还能不能买房?最近,曹德旺的一番讲话,揭示出了楼市的部分真相。他说,在过去的30年,美国GDP平均增长3.5%,GDP每年只增长2%左右,这样你就可以考虑,为什么中国有6.5%了,大家都不会觉得中国增长太高,但是我是觉得有点太快了。
这个观点是不是能够被所有人认可,我们暂且不论,但是,我们的经济政策确实已经从追求速度型开始向追求质量和效率转变了。因此说,最近几年的GDP增长下降,既有客观经济环境的因素,也有我们主管调控经济结构的影响。以前,我们通过各种基本建设,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GDP的增长,保障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今年7月30日的会议上,我们又确定了“不再以房地产业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因素”新政策,这就可以预见到,以后的GDP降速是肯定的,并且即使出现了较大的降速,也不会再启动房地产业这个引擎。所以,很多投资者,如果还在用以前的经验来分析楼市,预判房价走势,结果是不出所料,肯定是要全部落空的。
曹德旺也认为,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制造业当然就被边缘化了,房企负债率甚至可以高到120%、130%,几乎是没赚到钱,甚至还欠钱赔钱。本来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要向社会负责的,现在负债都超过百分之百了,它还用负什么责呢?我只希望房地产和制造业平等对待。曹德旺继续强调:中国想要同发达国家竞争,不是跟人比哪个地方房价高,而是比产能、比经济,如果连制造业都拿不出手,我们还有什么优势呢?现在劳动力成本太高,经济也困难,问题都在房地产。这在以前,其实今天也是,人们判断一个地方发达的标准还是房价,哪里的房价高,就认为哪里的经济发达,社会发展。这个现象,确实挺尴尬的。
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对带动GDP增速贡献突出,但是,也确实造成了经济结构畸形发展,以及宏观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对房地产依赖的不只是经济,还有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动用卖地收入兴建的形象工程、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后来很多都成了当地经济的很大负担。曹德旺认为,银行的资金被房企借去盖房子,老百姓高价买房子,钱再回到房企和银行手上,资金利用率太差,赚的都是自己人的钱。曹德旺建议,削减那些虚假的投资,房子足够住连老百姓都知道,再盖出那么多只能空置在那里,也是造成一种资源的浪费。房地产减少开发,大量的劳动力就剩下来了,成本降低后,制造业就好过了。
现在人们看的越来越清楚了,除了一些企业开始抛售房产和物业之外,也开始出现涉房企业退出房地产业的情况,房地产要凉凉了,这个是不争的实事。跑的快一点,或许就损失少一点。近期,中国重汽、山东黄金、兖矿集团等,或挂牌转让房地产子公司股权,或明确宣布退出房地产板块,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前,在房地产业兴旺发达的时候,不少实体工业企业都以各种方式投入到房地产业中来,有的是购买囤积大量房产,有的是购买房地产企业股票,还有的是退出制造业,直接搞起了房地产开发。这也是造成中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些企业也因此获利颇丰,而坚守制造业的反而步履艰难,甚至破产倒闭,干一家工厂不如买一套房子赚钱的现象,成为一个最可笑的笑话,但是,这又是事实。
如今大量涉房企业开始退出房地产业,也证实了曹德旺的观点,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实际上,目前不仅仅是涉房企业,就是一些房地产公司都在转型,这几天,许家印还在谈论“换道超车”的问题,全国最大的房企都在进行再创业,同时潘石屹的SOHO也在急着清盘撤退。我们不能不说,中国楼市确实到了一个转折点,我们更愿意认为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如果有人还是故步自封,没有新的突破性思维,不管是实体经济产业,还是房地产业都可能会被历史所淘汰。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新技术、新市场、新模式、新观念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