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文化+旅游”释放多米诺效应

0
分享至

2019年,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整合后的开局之年;

2019年,是贵州省贵阳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融合发展的“元年”;

2019年上半年,贵阳市文化旅游产业获得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11830.81万人,同比增长25.6%,实现旅游总收入1614.54亿元,同比增长31.5%。

若要给这份成绩“论功行赏”,“文旅融合”一定榜上有名。

贵阳市文旅融合发展的“种子”破土而出并非是2019年,早于“文旅融合”的概念被广泛提出,贵阳市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先做“文化+旅游”的“融”字文章,把文化寄托于旅游之中,给旅游注入文化精髓。

“文旅融合”这张牌也不负所望,释放出了多米诺效应,助推了贵阳市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成为脱贫攻坚的新引擎。

(贵阳甲秀楼)

构建文旅融合大格局

“文化因旅游而兴盛,旅游因文化而精彩。”2018年,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组合成文化和旅游部,释放了“文化+旅游”的信号。文旅融合,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趋势,成为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旅融合时代,贵阳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神秘悠远的夜郎文化久久传唱,阳明心学绵延数百年生生不息,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佛文化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根据《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对贵阳市城市性质的定位,贵阳市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围绕这一目标,贵阳市提出了“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突出阳明文化、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加快布局两区两带八片”的旅游格局。同时,在贵阳市出台的《关于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2019年4月28日,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袁云龙在全市文化和旅游暨广电工作会议中表示,2019年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将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要求,紧扣“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加速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打造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通过举办文旅节庆活动,大力开展文化、文物和研学旅游,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旅游,加快推进对外通道建设,以文旅产品与国际时尚高端消费品嫁接强化贵阳元素的世界表达等一系列措施,走出一条具有贵阳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道路。

针对文旅融合,贵阳市所辖的各个区(县)也各出新招。

云岩区是贵阳市中心城区,是贵州省旅游市场集散中心。为挖掘文化旅游发展潜力,云岩区开展“清明茶祭王阳明”“文化演出季”“红色文化漫步游”等系列“文化+旅游”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打造阳明祠、文昌阁、方舟戏台等文化地标,全力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南明区是贵阳市文化教育700年历史的溯源地,是王阳明心学传播首倡地,人文历史资源丰富。近年来,南明区通过奖励政策、文化项目、旅游品牌和文化节庆等措施,挖掘甲秀楼文化和阳明文化等,强化文化品牌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文旅融合。

“现代都市,滨湖花城。”春节灯会庙市和“爱心观山湖”旅游文化节是观山湖区的两大品牌活动。据统计,2019年观山湖区春节庙会共吸引了219万人次赏灯逛庙会,2018年第三届旅游文化节吸引超过100万人次的市民和游客参与。这令人惊叹的数据,与文旅融合息息相关。为打造城市旅游名片,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近年来,观山湖区以打造“爱心文化、民族文化、时尚文化、公众文化”为重点,“融”字文章越做越好。

花溪区大力挖掘和发展历史名人文化、孔学堂国学文化、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乌当区、白云区走农文旅融合之路,息烽县依托红色文化、阳明文化等,各区(县)文旅融合个性鲜明,贵阳市文旅融合大格局逐步编织成型。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在文旅融合的推动下,贵阳市旅游产业迸发出蓬勃发展的新活力。据贵阳市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贵阳市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11830.81万人,同比增长25.6%;实现旅游收入1614.54亿元,同比增长31.5%。

注入文化艺术旅游魂

“好看的面孔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文旅深度融合,延伸挖掘景区景点新内涵,让文化为旅游“提味增香”,使山水草木皆有故事可讲,令景区不仅有一张优雅靓丽的面孔,更有一个富有魅力的灵魂。
为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贵阳市不断探索文旅融合新思路、新发展。据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曾筱竹做客“在线访谈”中介绍,近年来,贵阳市通过“发现”和“嫁接”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等特色资源,培育高品质复合型文化和旅游“名优产品”,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针对已建旅游项目,贵阳市通过延伸挖掘景区景点内涵,融入贵阳特色文化元素,推动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展示、文化演艺活动等走进旅游景区,打造古与今、内与外、文与景的和谐之美。

每年正月期间,去贵阳孔学堂逛庙会成为贵阳的新年俗。庙会上,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现场人潮涌动,摩肩接踵。贵阳孔学堂是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集教化、礼典、祭祀、典藏、研究、旅游等功能为一体。春节文化庙会是孔学堂的一张亮丽旅游名片,2014年至今已连续举办6届。除了春节庙会,孔学堂自落成以来,精心策划举办成人礼、开笔礼、汉唐婚礼等大型活动,让市民和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今,去孔学堂体验传统文化已成为游玩贵阳必不可少的项目。

“以前的天河潭,自然风光优美;现在的天河潭,更增添了一丝文化味儿。”贵阳市民吴先生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天河潭的变化。贵阳天河潭景区河谷曲拐,沟壑险峻,融山、水、洞、潭、瀑布、天生桥、峡谷和隐士为一体,有“贵州山水浓缩盆景”的美称。一直以来,游客到天河潭景区只能观山看水,游玩内容单调。为促进景区旅游发展,2016年起,天河潭景区新增打造了彰显民族文化的太阳广场,集老贵阳市井文化、院落文化和府邸文化为一体的贵阳故事街,以及集商业、休闲、娱乐、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水休闲区等项目。景区内,自然与文化和谐相融,业态丰富多彩,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天河潭景区)

“闻名不如见面,行走古镇内,感觉好像穿越了历史时光,回到了古代。”7月,曹女士从四川自驾到贵州避暑,首站便是贵阳青岩古镇。青岩古镇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贵阳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幽深而静谧的背街,古色古香的古建筑,逶迤的古城墙等,声声诉说着青岩古镇的沧桑岁月。近年来,贵阳市紧抓青岩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契机,深入挖掘景区内的历史文化、名人文化、民族文化以及美食文化等,丰富景区内涵。充满着文艺气息的文凡·状元别院等特色民宿,一道道饱含故事的美食,精彩厚重的地戏非遗展演等,令每一个来到青岩的游客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除了孔学堂、天河潭和青岩古镇,贵阳市其他景区景点也不断注入文化艺术,深化文旅融合,阳明文化园、多彩贵州城、时光贵州、方舟戏台、新光里等景区景点,也成为了贵阳市文旅融合发展新地标。
“如今的贵阳,比以前多了一些文化韵味,更加吸引人了。”“文化+旅游”引爆爽爽贵阳游,据统计,2018年,贵阳市接待游客1.88亿人次,同比增长26.68%;旅游总收入超2400亿元,同比增长31.23%;接待国内过夜游客2064.17万人次,入境过夜游客12万人次,实现住宿业营业额76.65亿元,同比增长12.6%。

绘就乡美村富新画卷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文旅深度融合,作为国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指示和举措,是激发释放文化旅游产业内生动力的新引擎,对助推旅游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有积极影响。

一直以来,旅游扶贫一直是贵阳市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针对旅游扶贫先后编制完成了《贵阳市乡村旅游专项发展规划》《贵阳市旅游扶贫纲要(2017-2020)》《旅游扶贫实施方案》及《九项扶贫工程子方案》等规划方案,随着文旅融合的提出,文旅相融又成为贵阳市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又一路径选择。在2019年贵阳市文化和旅游暨广电工作会议中强调,要深入推进实施文化和旅游扶贫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脱贫产业。

一栋栋红砖厂房里,是创意工作室,是非遗传承人的手工作坊,是充满艺术的书画展厅......这里是“贵州798”——贵阳板桥艺术村。板桥艺术村,曾经是上世纪60年代几家从上海、天津等地支援“三线”建设国有企业的所在地,因城市和企业发展,许多老工业厂房和土地闲置下来。为盘活这一闲置资产,充分利用悠久厚重的老工业文化底蕴,2015年,板桥艺术村文创项目启动建设,在闲置老厂区的基础上,打造集绘画、书法、雕塑、餐饮等为一体的艺术村产业园。漫步板桥艺术村,闲置的老工业产房、斑驳的机器设备,勾起了人们记忆深处的浓浓乡愁;一个个文艺创意工作室,给予人艺术熏陶。板桥艺术村项目的建设打造,为社会提供了诸多就业岗位,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和游客前来交流、观赏。

2019年8月16日至8月17日,正值贵阳市息烽县第十三届红岩葡萄节举办,活动吸引了千余名慕名而来的游客。“红岩葡萄”是息烽县小寨坝镇的特色产业,以红岩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种植近1万余亩。近年来,小寨坝镇依托葡萄产业,深入实施“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葡萄采摘、乡村音乐、民俗展演等精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度假,带动了当地农家乐、乡村客栈等蓬勃发展。“开幕式当天,进园摘葡萄的有20多人,采摘一斤4元。”当地一位种植葡萄的农户介绍,他家种植葡萄一亩多地,通过游客采摘和日常销售,一年至少可以增收1万多块钱。

“以前人们来玩,挑选的几乎都是春天油菜花开的时候,现在四季都有人来。”贵阳开阳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山清水秀,布依村寨布局错落有致,一直以来都因为优美的田园风光深受省内外游客青睐。近年来,景区挖掘当地布依族、苗族文化风情以及水东土司文化,文旅融合使游玩内容更为丰富,前来游玩的游客更多了。据统计,2019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十里画廊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6010人次。“周末房间几乎是订满的。”十里画廊周边开设有许多的农家乐和民宿客栈,当地群众搭上旅游火车,生活越来越富裕。

(开阳十里画廊)

通过文旅融合这把“金钥匙”,贵阳市白云区的蓬莱村、阿所村,花溪区久安乡、高坡乡,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南明区永乐乡等景区景点实现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旅游扶贫效益更加凸显。据统计,2018年,贵阳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24.2万人,间接就业人数约120.8万人。
旅游,真正吸引人一个关键因素,是风景名胜背后的厚重文化。
文旅融合,为旅游注入了文化;有了文化,旅游才有灵魂;有了灵魂,旅游才有生命。
贵阳市文旅融合道路漫漫且修远。但不可否认,它已经释放了“多米诺”效应,一切向好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贵州第一旅游网
贵州第一旅游网
旅游资讯、服务、策划、推广
6762文章数 31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