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身为江东十二虎臣之一,凌统为何具备国士之风?主要有两个原因

0
分享至

凌统这个后辈虎将,是在孙权刻意的培养之下成长起来的,这与凌统子承父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他效力从军之初闯下大祸时,孙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处罚。不过,从凌统在东吴军中的表现来看,他也没有辜负孙权的厚望。这样也证明了孙权在识人、用人上面也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方法。

我们通过史料当中的记载可以发现:凌统除了“武猛胆大”这一个特质之外,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是他的一大亮点。据《三国志凌统传》的记载,凌统虽然常年治军行伍以勇猛无畏、刚毅果敢著称,但他对文人贤士的态度却极为恭敬,“亲贤接士,轻财重义”。并且他的这一处世态度和行为,在当时受到了很高的评价,“有国士之风”。这一段记载非常简练,对他在战场之外的表现进行了一个高度的总结和概括。

据《三国志凌统传》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凌统在跟随吕蒙参加完争夺荆州南部三郡的战役之后,又转随孙权参加了征讨合肥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凌统为了掩护孙权撤退跟魏军进行了殊死搏杀。由于战况异常激烈,凌统的部将被全部歼灭,而凌统也身受重伤差点危及生命。

合肥之战结束之后孙权论功行赏,晋升凌统为偏将军,并加倍的给他补充兵马。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给孙权推荐了一位人才,叫盛暹(暹:xiān)。关于盛暹这个人,在史料当中并没有太多的记载,只知道他跟凌统是同乡。但是根据推荐人所说,盛暹在各个方面都要比凌统强,“梗概大节,有过于统”。当时孙权对这个人也很感兴趣,所以就说:“且令如统足矣。”意思就是说:盛暹的表现能跟凌统一样,我就很满意了。

盛暹前去投靠孙权的时候,正好到了晚上,已经休息了的凌统听说盛暹来投的消息心里面非常高兴,也顾不上太多的礼节,随便披了一件衣服就跑出门去迎接,“摄衣出门,执其手以入”。这个小故事,一方面证明了凌统对待人才贤士求知若渴、极其恭敬的态度;另一方面则又说明了他心胸博大、不嫉贤妒能,“其爱善不害如此”。

另外一个故事,则是记载了他功成名就之后对待家乡人的态度。凌统考虑到许多常年生活在山里的人强壮彪悍,可以把通过恩威并用的手段,把他们给收拢起来为东吴所用,于是他把这个想法上报给了孙权。孙权不仅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凌统全权负责此事,“权令东占且讨之”。而且还命令其属城的各个官衙,只要是凌统索要的物品,全部悉数给足之后再做上报,“命敕属城,凡统所求,皆先给后闻”。

这一段记载不仅说明了当时孙权对凌统的信任和重用,而且更加印证了孙权对他有意的培养和提拔。由于凌统非常爱护士卒而又轻财重义,在当时的名声也很广,所以在他招募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慕名投靠,“统素爱士,士亦慕焉”。凌统此行的收获也很大,“得精兵万余人”。

这个时候的凌统经过多年的征战屡立战功,再加上孙权的重视和培养,已经算是江东地区小有名气的一个著名将领了。但是他在功成名就之后,经过自己家乡的时候对待乡邻们的态度,足以证明他在为人处世上的“谦虚博爱”的态度。

据《三国志凌统传》记载,凌统完成山中招募军士的任务之后,刚好经过自己的老家,“过本县”。于是就轻装简从,徒步进入县衙,见到长吏们之后“恭敬尽礼”。除此之外,在与多年没有见过面的乡邻们接触的时候,也没有一点架子,“亲旧故人”。他的举动使他在自己的家乡也留下了很好的名声,“恩意益隆”。在这一段记载当中所用到的几个关键词汇,都是对他“谦虚博爱”这一特点最好的证明。

《三国志》当中记载的这两个小故事,都直接彰显了凌统在战场之外的另一面。他的身上除了“武猛胆大”这一特质之外,还具备有“亲贤接士、轻财重义、心胸博大、谦虚博爱”等特点。这既是孙权对他喜爱、重视、重用的原因,也是凌统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孙权刻意培养的结果。

参考书籍:《三国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沈忱(灿烂海滩)
沈忱(灿烂海滩)
古今多少事,都在笑谈中
4730文章数 48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