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致敬金庸:感谢您带给我们的刀剑江湖

0
分享至

以前看金庸作品的时候,会想金庸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怎么他能写出《鹿鼎记》、《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等好作品?

以前不懂,总觉得一切估计是上天安排的吧,直到后面学习一本本心理学书籍,心理学家们总是说童年如何影响一个人。

那时才恍然大悟,金庸的后天成就,也离不开他童年的影响。

后来,翻阅金庸的传记,果然是这样。

金庸原名查良镛,出生于浙江海宁望族——查家。

查氏祖籍徽州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县),祖上查士睿在贫困交加下举家迁往富庶江浙,后发展成名门望族。

金庸出生的时候,家境还挺好。

小金庸讲故事

金庸小时候喜欢看《猪八戒高老庄招亲》的戏剧,被剧情深深吸引了,经常缠着母亲讲猪八戒的故事,母亲被吵烦了,就告诉他是《西游记》里的故事。

金庸记下了,那时候他已经认得一些字了,就自己去书房中把书找出来,自己翻着看。

很多人把书看完就看完,就放一边不管它,但是金庸不同:他喜欢把书中的故事复述出来。

金庸讲故事可不是普通的“说故事”,他还加上了形象丰富的肢体动作,故事中本身就引人入胜的情节,被他讲得更加灵活生动,让小伙伴们都非常乐意听他讲故事。

他们还会通过角色扮演,把《西游记》里面的故事演绎出来。

看到这里我们对金庸后面《鹿鼎记》、《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等作品里的丰富情节、引人入胜的情节,找到了一个源头。

一切都是在小的时候就有了根基。

金庸的例子,估计能让我们很多父母得到启发,从小就应该多鼓励孩子讲述出来甚至表演出来。

孩子自己也可以学金庸,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自己的扮演,让自己所学得到展示,从书本到实践,从小就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意识。

从小喜读书

金庸也从小就喜欢阅读,既看古典书籍,也看长辈们带回来的新型书(包括小说)。

金庸的家在浙江一带号称“查氏藏书”,面对丰富的书籍,金庸自然是尽情的阅读。

父母担心他缺少活动,总是带他出去活动,但金庸总是找理由偷偷提早回家看书。

“父母亲见查良镛一天到晚地看书,不喜欢游玩、运动,身体衰弱,很是担忧,常带他到野外去放风筝、骑自行车,但他只敷衍了事地玩一下,又去读小说了。”金庸、池田大作在《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写道。

金庸喜欢上小说,是在8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顾明道的《荒江女侠》,让他惊叹世上还有这样好看的书,从此让他入迷。

金庸家里有各种各样的小说,既有传统的小说,也有当时上海出版的新小说;再加上金庸的堂兄、堂姐都喜欢读小说,大家的书都互相流通,于是,金庸读的小说就更丰富了。

“从儿童时代起,查良镛大部分零用钱都花在购买武侠小说上,每次从袁花到硖石(那是海宁最繁盛的市镇)外婆家,或杭州、上海这些大地方,他必定请人带他去书店买武侠小说。

同好者之一是比他年纪稍大的侄女查懿德,因为对旧小说有同好,他从她那里借了很多小说,小说中的人物也是他们常谈的话题。

另一位同好是他姑丈的四姨太,他叫四阿姨。

他八九岁,她四十多岁,他们可以一起谈这些小说。”金庸、池田大作《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写道。

金庸在小学的时候就读《三国演义》文言版,自然很多字不认识,但故事和人物的吸引力太大,他跳过不懂的部分,一路读完。

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站在蜀国诸葛亮这一边,但当看到诸葛亮五丈原归天,后来蜀国被灭。

金庸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后来还质疑《三国演义》描写的真实性,为此和他大哥激烈辩论了几个小时。

大哥没有办法,只好搬出中学历史教科书来,指着书上清清楚楚的几行字,证明蜀汉为邓艾、钟会所灭,他才悻悻然服输,为此生气了大半天,流了不少眼泪。

这个时候金庸才明白,历史的真实性并不会根据个人情感为转移,个人斗不过历史潮流。

也许后来《天龙八部》里乔峰乔帮主必须死的源头在这吧。

毕竟当时宋辽两国仇怨太深,大宋军民对契丹人的普遍仇视,容不下他。

身为契丹人的萧峰不能回契丹,也不能回中原,唯有一死。

故事的教育意义

书籍中的世界,虽不如亲身体验来得真实,但同样可以让人体验大千世界的零零种种,能让一个人的世界变得更加有深度和广度——读书绝对是件划算的事情。

很多作者用几年甚至一生的时间总结写出书籍,你用几天的时间就可以把他几年甚至一生的经历和感悟变为你自己的,难道不是件特划算的事情吗?

我们现在生活的中国,虽然很少有金庸那样的“查氏藏书”之家,但我们的学校都会有图书馆,每个城市都有图书馆。

每个家庭都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像金庸一样,从小就去读很多书。

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读书可以,看小说那不是耽误孩子学习吗?那不是坏习惯吗?

看过金庸的故事,你还觉得看小说是坏习惯?

对于小孩子来说,对他讲故事,远远比对他讲道理来得管用:听故事他会集中注意力,会带着兴趣听进心理;但是听大道理的时候,他会不耐烦、不想听、听不进去。

小说只是故事的一种,只要在内容上,选择积极向上的,故事中的人物,也是可以充当孩子的老师的!

其实,很多人小时候也和金庸小时候差不多,我们身边其实不缺乏爱看小说的圈子,尽管多数人没能有金庸那样的家族、家庭环境,但花钱在网上看、或去书店够买纸质版小说的也不少。

也许我们缺的是家庭的氛围,也许我们缺的是金庸的那股较劲,也许我们缺的是不如他的痴迷,也许我们缺的是他思考的那种精神……我们没有成为像金庸那样的人。

金庸的学习精神、思考精神、实践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小筑说
小筑说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活法。
107文章数 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