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下山脱贫天地宽 拔掉穷根奔小康 ——70年武义下山脱贫篇

0
分享至

  下山脱贫安置区——黄龙小区(原三角店小区)全景图

  上夫山新村

  新九龙山村

  董春法在高深山村民家中走访

  下山前的里念坑尖村及村民

  饭甑村

  □ 记者 徐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说:“武义下山脱贫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全国政协主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看了武义下山脱贫工作总结材料后,作出重要批示:武义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尤其是东部地区更应借鉴。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武义调研时指出:“要着力做好下山脱贫的后半篇文章,对搬迁下山村庄加强规划,突出一村一特色,切实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让农民‘下得来、稳得住、富得快’。”

  从现在的壶山街道车里村一路向北行驶,攀爬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从山脚绕道山顶,再穿过400多米的长隧道,就能来到原王尖村。原王尖村在2006年的时候就享受县里下山脱贫政策,整体搬迁到壶山街道三角店地界了。下山前,村子里原有120多户农家326个人口,在没有通村公路的年代,山民们爬岭出山到武义县城有近30华里路程,距离履坦古渡口也有20多华里。其中更偏远的徐山自然村,早在县扶贫办成立前就已自发迁移下山,搬到了当时的壶山街道桃溪滩村。回忆起当时的“搬迁史”,村里老人回忆:

  开始是两村(原王尖村徐山自然村和壶山街道原桃溪滩村)之间自发以山换田,村里人离开深山在桃溪滩种田割稻,因为来回路途遥远,慢慢地就在田头地角搭建简易仓库和晒谷场,存放农具粮食,人也寄宿在里面。后来又适应了农闲时在“家门口”打工创业的生活,就不回家(徐山村老家),甚至把山里全家全村都迁了出来。

  王尖村是我县通过异地搬迁、实现整村脱贫的一个典型;其脱贫史,也是我县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下山脱贫创举的一个缩影。从1991年6月武义被确定为贫困县、8月建立县扶持贫困地区开发经济办公室(简称“县扶贫办”),到1993年7月开展下山脱贫试点,此后十年,武义走出了一条影响力巨大的下山脱贫之路。

  身在深山苦自知

  我县地处浙江中部,地理分布呈“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格局,是一个典型的多山而缺田、缺水的山区县。生活在高山深山里的农民,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大多以伐煤炭为谋生主业。

  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鬃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白居易的这首《卖炭翁》,也可以说是当时很多山民的人生写照。行路、上学、就医、婚姻、用水、用电、邮电通讯和发展经济“七大难”,世世代代困扰着居住在高山深山区的人们,苦不堪言而又无可奈何。

  王宅镇原子溪村坐落在海拔917米的高山上,但耕种的田地却全部都在8里多远的山脚下。村民种田种地一年到头都要山上山下两头跑,“双抢”时节更是要“两头乌”——半夜三更起床,摸黑下山脚干活,忙活一天直到七乌八黑才回家门。山路更是高低不平、弯曲狭窄的山径,种子、肥料挑下山去,收获的粮食挑上来,面朝黄土背朝天,如是年复一年。村民这样描述当时的生活:

  “集体经济时期,山民们通常要走几十里山路到山外供销社购买液态化肥氨水。长长的羊肠小道,挑上两桶上百斤氨气熏天的液态化肥,三步一喘、十步一歇地爬过山岭,好不容易回到村里早已满天星光。要是途中气力不济,一个不小心把装氨水的尿桶滑出扁担,更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一天的辛苦和汗水就全白费了。”

  “一年夏天,村支书儿子不幸农药中毒,四五个壮汉用箩筐抬他下山到医院救治,谁知刚抬到半山腰,病人就停止了呼吸。”

  坐落于高山中的西联乡田铺村,距当时的乡初中所在地30多里地,“送孩子上学凌晨2点就必须起来烧饭,给孩子备好一个星期的米菜与换洗衣服,匆匆吃好饭,点上火再匆匆出门一路上要翻过十几个山头、绕过十几道山涧水,走上3个多小时才能到。”

  深山农民们的用水也是个大难题。上坦村1600口人都靠一眼井水取水饮用,天旱时节那口井就是全村人的“命根子”——村民们在井边排长队等候取水,通宵才能取回一桶煮饭烧菜的水;原明山乡谢山村天旱时村前小溪断流,村民只能到山脚下的山涧里取水,山涧因天旱而干涸,人们就用锄头挖,挖到一点就用勺子舀出一点,好半天才能舀出一桶水。高山深山缺水的村民取了贵如油的水一般都要用四次:先洗脸再擦身再洗脚再煮猪食;或者先洗米、洗菜,再洗手洗脚,再喂猪喂牛羊;缺水山村,有的老人活上一百岁也没洗过像样澡都不稀奇。山民们所谓“洗澡”,严格的说只是用湿毛巾在身上各处擦一擦而已……

  据统计,搬迁前的九龙山村在1995年底,全村人均收入仅300元,已连续8年没有盖泥木结构的新房子, 7年没有一户娶过亲,6年没有出生过一个小孩,5年没有一个高中毕业生。全村“打光棍”者42人。

  还有村民至今记得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有一次,原县扶贫办主任董春法和助手到塘岗的高山村里走访,村干部很是高兴,执意要留他们吃饭。山村接待贵客的最高规格是炒粉丝配酒。生产队长搬来两脚梯,从阁楼上拿下来一袋粉丝,却发现因平时舍不得吃,存放时间过长爬满了蛀虫。队长只得到邻居家去借;除了借粉丝还借菜油、酱油、味精和酸菜。等炒好粉丝叫来两个村干部作陪,碗不够又去借。5个人用的10只碗,是队长跑了3家才借全的。

  走出大山天地宽

  1991年6月,省委、省政府确定武义县南部山区13个乡镇为贫困地区——我县被列为浙江省8个贫困县之一。武义下山脱贫工作也在这一年起步。

  据统计,当时武义县人均收入300元以下革命老区行政村共有88个,占全县276个老区行政村的32%;南部贫困山区13个乡镇,面积占了全县的一半、人口占全县的三分之一,有8万人居住在高山、深山和石山区。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县实行“一进一出、一上一下”的脱贫思路。“一进”是引进人才、奖金、项目,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私企业;“一出”是抓劳务输出,引导山民下山务工,走出山界、县界甚至国界,去学本领、赚钞票,进而见世面、转观念。“一上”是指送科技进山开展科技扶贫,“一下”是指让生存、发展环境特别恶劣的高深山山民搬迁下山。

  1994年6月《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居住迁移试行办法》出台,扶贫脱贫工作重心转向“下山异地脱贫”。这时,离董春法上任县扶贫办主任刚好整一年。据原县文联秘书长邹唯成回忆:

  董春法全身心投入了这项造福高深山村民子孙万代的事业,为此不辞辛劳、呕心沥血。他随身带一块能量海拔、测气温的手表,一本地图册和一支手电筒,深入高深山地区的每一个自然村核对该村土地、人口、收入等基本情况,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爬,一户人家一户人家地征求意见。就拿西联乡来说,仅1996年,董主任就跑了43趟,全乡61个自然村到过58个,其中高山区的饭甄村就去了28次,参加了4次村民会议,听取脱贫的意见和建议。他还和科技人员翻山越岭,劝导高山农民种植高山蔬菜,增加山民收入。在贫困山区,“董春法”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被尊称为“董公”。

  不少乡党委书记感慨:董春法对全县各乡各个贫困村的情况都十分了解,这些村海拔多少、人口多少、收入多少、适宜发展什么、大龄青年几个、谁家娶了媳妇生了娃等等,甚至比驻村干部还清楚。贫困山区人民对董春法的感情也极深,大家一起下村,村民们总是亲热地先与他打招呼。

  回顾我县异地下山脱贫的历程,可以归纳出县政府统一规划迁移、本乡镇迁移和跨乡镇迁移这三种基本形式。“县政府统一规划迁移”就是由县政府统一规划,在城郊建立下山异地脱贫示范村。如县城北郊“下山脱贫示范村”,帮助185户600多个高深山山民落户城镇,通过在县城务工、创业,不仅“脱了贫”,还“致了富”。“本乡镇迁移”就是在本乡镇范围内,把山顶、山腰居住者搬迁到山脚开阔地或公路边,由分散的自然村搬迁到行政村、中心村或乡镇政府所在地。西联乡马口区域就是典型例子。马口村原本只有住户300余户、千把人口;通过搬迁,2000年底已有14个自然村891户2650人迁来此处安家,原先4家商铺也增加到数十家,大大集聚了人口和资源,加快了城镇化步伐。“跨乡镇迁移”就是让高深山贫困农民离开本乡本土搬迁到平原地区乡镇。我县实施下山异地脱贫工程以来,地处“平原地区”的武阳镇、泉溪镇、桐琴镇、履坦镇、王宅镇、邵宅、桃溪滩乡先后接纳13个贫困乡镇3000多户山民,让10000多人圆了脱贫致富梦,尤其是一个小小的桃溪滩乡,就接受了7个贫困乡1000多名下山农民。此类型搬迁的关键,就在于“平原地区”乡镇愿意出让水田和土地,为搬迁前来落户的山民提供生产、生活与发展的种种资源,考验的是牺牲精神和奉献情怀。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在视察我县下山脱贫工作时对此作出高度评价:“下山脱贫工作中,接受乡镇、村做了大量的工作,体现了很高的觉悟。先富帮后富,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与此同时,我县的下山脱贫工作也得到了上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据县扶贫办统计,1996年至2000年,全县共获得扶贫奖金5543万元,其中省人民政府5年间拨付资金达1000多万元。

  拔掉穷根奔小康

  下山前,一家5口住在坦洪乡软朝村26平方米土坯房的廖春飞,原本是准备自己打一辈子光棍,也要勒紧裤腰带给弟弟娶个媳妇“传宗接代”的他,怎么也想不到1996年村庄迎来整体搬迁的机遇,兄弟俩抓紧机遇走出大山,从建筑工地干起,再到开办超市,几年打拼下来,兄弟俩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年收入达到200万,在武义、苏州、昆山都买了洋房,娶上了漂亮媳妇。

  下山脱贫天地宽,拔掉穷根奔小康。下山前在生活条件恶劣的贫瘠高深山,下山后户户住上三层五层小洋房,是无数下山脱贫农民的真实生活经历。下山脱贫对于高深山农民来说,也是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下山后,他们在造房欠债的压力中抢抓就业创业机遇,充分发挥吃苦耐劳、实干苦干的“山里人”精神,在短短数年内就把一穷二白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超过了搬迁所在地的“平原村”居民,甚至还成为了奔赴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开办超市的主力军。

  我县的扶贫脱贫工作,从最先送钱送物“输血”,到修桥筑路式的“帮扶”,不断探索、实践,终于走出一条以下山异地脱贫为主的“造血型”成功之路。正是这条路,使全县十分之一的贫困人群走下高山、走出深山,彻底改变了世代穷困的命运。2001年1月1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在《武义县下山脱贫汇报材料》上批示“武义走出了一条下山异地脱贫的正确道路,他们的经验十分可贵。”之后,《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争相报道了我县十年下山脱贫工作取得的巨大成效。近年来,我县创新整村搬迁下山脱贫的模式,让山民集体迁到平原地区开始新生活,这样的下山脱贫村在我县有424个,共16902户、51106人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下山脱贫。同时,得益于下山脱贫和后续退耕还林,我县山区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与保护,全县森林覆盖率逐步回升至74%。

  (本版部分图文由张建成、董春法、邹唯成、老庙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掌上武义
掌上武义
武义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号
361文章数 2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