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山东把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法治建设主基调

0
分享至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梁平妮
□ 本报通讯员 毕于乾
  创设性制定法规,在地方立法中创造诸多“第一”,立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开展依法行政探索,推出镇街法治政府建设等多个先行先试举措,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换挡提速;
  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建成覆盖城乡、高效便捷、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加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司法保护,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创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山东把满足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需求,作为法治建设的出发点,法治山东建设深入人心。
  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委依法治省办主任林峰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山东省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注重强化法治思维,提高立法效率与质量,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切实推动公正司法,着力构建覆盖城乡、高效便捷、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全省人民幸福安康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立法质量效率同步提升
  今年7月26日,在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审议通过,这个条例作为一项引领和推动改革的创设性立法,是全国首部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同时审议通过的还有《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也是一部全国首部海岛生态保护的创制性立法。
  创设性立法是山东地方立法的一大特点。比如《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是全国地方金融监管方面的首部省级地方性法规,《山东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是国内第一部省级相关法规,《山东省反家庭暴力条例》,是国内第一部关于预防、处置家庭暴力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条例》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省级层面出台的第一部关于促进台湾同胞投资和相关权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一直以来,山东坚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备案审查工作,以高质量的标准作为衡量立法质量的标尺,确保法规规章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据统计,2018年,山东省组织起草和审查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28件,制定出台省政府规章14件,修改地方性法规28件,废止8件,修改省政府规章33件、废止或宣布失效24件;今年,山东省政府公布144项立法项目,包括89项地方性法规和55项省政府规章,内容涵盖财政经济、教科文卫、城建环保等类别,颇具地方立法特色。
  “立法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关系到社会发展进步。”山东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范华平说,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对此,既要抓立法项目推进,又要抓立法质量提升,构建与改革相适应、发展迫切需要、人民群众满意的法规规章体系。
法治政府建设换挡提速
  7月4日,青岛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镇街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指导监督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创了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镇街”)一级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先河。
  建立这一制度,旨在培养镇街依法行政的意识和习惯,促进镇街决策、执法行为、制度建设合法合规,减少和防止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构建有效避免违法决策、法外行政的制度保障,从而达到减少纠纷争议、促进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目的。
  “这是全国首个关于开展镇街法治政府建设的专门制度。”青岛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司法局局长万振东说,此前青岛还率先在全国设立专门的决策法律审查机构,负责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青岛先行先试的探索正是山东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山东各级政府把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换挡提速。
  今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三年规划(2019-2021年)》,明确了8个方面的27项具体任务和34项主要工作指标,逐项明确牵头单位和完成时限,给今后一段时期的法治山东建设描绘出一张具体清晰的路线图。
  据介绍,山东把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执法,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中心环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加快推动执法事项上网运行,从源头、过程和结果全链条规范行政行为,防止权力“任性”。
  “我们普遍建立起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律师在参与决策、提供法律意见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山东省委依法治市办相关负责人说,放管服改革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全国首批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省份,目前经试点地区和部门研究论证,确定在706项政务服务事项中的924项证明事项中开展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
司法为民以公开促公正
  近日,记者在临沂市蒙阴县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见到居民石某时,他正笑意盈盈地从一间调解室走出来。
  原来,今年1月份,石某的朋友从他这借了7万块钱,因为做生意赔了本,无法全部还给石某,两人起了纠纷。无奈之下,石某来到蒙阴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原本要起诉朋友还款,没想到值班人员看了材料后,引导他来到了诉调对接中心,用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
  近年来,山东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大力推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今年全省法院诉前分流到人民调解组织和行业调解组织调解案件7.9万件,调解成功两万件;立案后委托特邀调解员调解1.5万件,调解成功9253件,诉讼调解或当事人撤诉18万件。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山东坚持司法为民、司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上网、执行信息公开、办案全过程留痕……近年来,山东法院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提升司法公信力,让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今年,山东省检察院出台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8条意见,与省工商联会签14项服务举措,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平等保护,杜绝差异性、选择性司法。
  近日召开的山东省政法机关营创法治营商环境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公布了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成绩单:2018年至今,立经济犯罪案件1.1万余起,涉案价值512.2亿元;加大执行力度,执结案件73.2万件;加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司法保护,起诉抢劫、敲诈民营企业家犯罪74人,监督纠正处罚不当案件31件;组建各类律师服务团队60多个,联系和服务民营企业近3000家,帮助化解矛盾纠纷2200余件,提出法律风险防控建议3.7万余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得到很好诠释。
法律服务全方位覆盖
  “感谢政府提供这么好的服务,没想到在手机上关注一下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在家里通过微信申请到免费的律师帮助我打官司,真心地为‘法援在线’点赞。”今年56岁的老张颇为激动地说。
  老张口中所说的微信公众号,是济南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官方微信平台。市民点击微信公众号中的“智慧法援”,就可以进入“法援在线”综合管理平台寻求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等。
  近年来,山东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建成覆盖城乡、高效便捷、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目前,全省16个市全部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大厅,149个县(市、区)全面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870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59447个村(社区)全部建成司法行政工作室,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实体平台全覆盖。
  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同时,山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文化,聚力打造齐鲁普法品牌,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作为定量指标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如今,全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逐渐形成。”山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解维俊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法制日报
法制日报
法治资讯 视角 价值
8980文章数 3919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