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央行“降息”!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 银行地产股市影响几何?

0
分享至

来源:e公司官微

周末重磅!

国常会刚刚提出,要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在原有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由各报价银行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方式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根据报价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并发布,为银行新发放贷款提供定价参考,带动贷款实际利率水平进一步降低。同时,国常会还要求,要多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联动配合,更大发挥担保体系作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确保实现年初确定的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1个百分点的任务目标。

央行就放出大招,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央行表示,通过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可以起到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LPR改革并非下调基准利率,而是疏通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全面降息可能性不大,实际利率下降幅度可能也小于一次传统降息的效果。

央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公众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查询。

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应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三、为提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代表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类型在原有的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此次由10家扩大至18家,今后定期评估调整。

四、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由原有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扩大至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期限品种。银行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参照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1年期以内、1年至5年期贷款利率由银行自主选择参考的期限品种定价。

五、自即日起,各银行应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作为定价基准。存量贷款的利率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各银行不得通过协同行为以任何形式设定贷款利率定价的隐性下限。

六、中国人民银行将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监督管理,对报价行的报价质量进行考核,督促各银行运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严肃处理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将银行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

新的LPR有四点变化

与原有的LPR形成机制相比,新的LPR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一是报价方式改为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原有的LPR多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进行报价,市场化程度不高,未能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动情况。改革后各报价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报价,市场化、灵活性特征将更加明显。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中期借贷便利期限以1年期为主,反映了银行平均的边际资金成本,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

二是在原有的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为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也便于未来存量长期浮动利率贷款合同定价基准向LPR转换的平稳过渡。

三是报价行范围代表性增强,在原有的10家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各2家,扩大到18家。新增加的报价行都是在同类型银行中贷款市场影响力较大、贷款定价能力较强、服务小微企业效果较好的中小银行,能够有效增强LPR的代表性。

四是报价频率由原来的每日报价改为每月报价一次。这样可以提高报价行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升LPR的报价质量。2019年8月19日原机制下的LPR停报一天,8月20日将首次发布新的LPR。

国常会周五要求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和解决“融资难”问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今年以来有关各方积极努力,全社会综合融资利率水平总体稳中有降。要继续保持这一态势,特别是面对当前形势,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坚持用改革办法,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下降,并努力解决“融资难”问题。

一要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在原有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由各报价银行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方式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根据报价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并发布,为银行新发放贷款提供定价参考,带动贷款实际利率水平进一步降低。

二要促进信贷利率和费用公开透明。严格规范金融机构收费,督促中介机构减费让利。

三要多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联动配合,更大发挥担保体系作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确保实现年初确定的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1个百分点的任务目标。

四要加强对有订单、有市场、有信用企业的信贷支持,确保不发生不合理抽贷、断贷。五要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强化正向激励和考核督导,引导银行积极拓展市场、创新业务模式、改进业务流程,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央行:完善LPR形成机制可起到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效果

央行有关负责人就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答记者问时表示,通过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可以起到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

为什么要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经过多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0.9倍)设定隐性下限,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是市场利率下行明显但实体经济感受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发挥好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完善LPR形成机制能否降低实际利率?

通过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可以起到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一是前期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幅度较大,LPR形成机制完善后,将对市场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二是新的LPR市场化程度更高,银行难以再协同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打破隐性下限可促使贷款利率下行。监管部门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对银行进行监督,企业可以举报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的行为。三是明确要求各银行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LPR作为定价基准。为确保平稳过渡,存量贷款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四是中国人民银行将把银行的LPR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督促各银行运用LPR定价。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一是促进信贷利率和费用公开透明。严格规范金融机构收费,督促中介机构减费让利。二是强化正向激励和考核,加强对有订单、有信用企业的信贷支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三是加强多部门沟通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多措并举推动降低企业融资相关环节和其他渠道成本。

扩大报价行范围

另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行类型在原有的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此次由10家扩大至18家。

新增8家为:西安银行、台州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渣打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微众银行、网商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各入围2家。

其中,城商行:西安银行、台州银行;

农商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

外资银行:渣打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

民营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

对银行影响几何

贷款利率并轨对银行来说将会带来不小的冲击,涉及银行如何管理风险、IT系统如何调整等多方面,整个行业的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剧,对一些银行来说短期内会侵蚀存贷款利差。

这是因为,从银行角度看,今后贷款报价除了要更多参考MLF利率水平外,决定贷款成本的,存款等负债端成本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目前,银行存款利率仍是在存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确定,这可能会带来“非对称降息”的效果。

平安证券宏观团队认为,利率并轨后银行的信贷利率会下降,存贷款息差收窄,银行可能会下沉信用资质,信贷风险监测和定价能力需要大幅提升。一旦存款利率实现了市场化,银行的负债成本整体上行,部分银行可能不得不提升贷款利率,该阶段是银行经营压力最大的时期。

国信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剑表示,以我国为例,在未来更为理想的传导状态下,存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向更低的货币市场利率回归,贷款利率也随着整体负债成本下降而下降,利差确实有可能是保持稳定的。但是,除利差之外的影响确实又是值得警惕的,主要体现为行业内部的分化,各银行存贷款业务基础不一,一般来说,小银行受影响更大。部分银行为保住利差放松了信贷标准,或者参与了恶性价格竞争,均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主要是资产质量问题。而对于业务基础好、风险定价能力强的银行,则能够平稳度过改革期。同时,保持严格监管,遏制银行为了利差而铤而走险,也非常重要。因此,预计我国在未来的并轨关键期,行业监管依然会保持高压态势。

因此,对银行来说,利率并轨的过程中,修炼“内功”显得迫在眉睫。王剑表示,目前,利率市场化形式上已经完成,最后的步骤更多体现在银行的“内功”锤炼上。全行业面临几项艰巨的任务:

(1)需尽快建立健全科学内部定价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

(2)尽快建立健全利率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在利率完全市场化环境中,肯定会意味着利率波动、资金波动的加大,银行的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加大,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

(3)尽快找到自身的客户定位。一般而言,利率市场化全面完成后,债券市场利率与信贷利率会较接近,存贷款业务“脱媒”会加剧,不同的银行需要找准自己的差异化战略定位。

未来优质大中型企业贷款脱媒,大型银行会为之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而中小微企业难以脱媒,会成为中小银行的主战场。

对于房地产有何影响?

联讯证券李奇霖分析称,对房贷来说,考虑到房贷目前仍属于安全属性优质的资产,房贷利率或将下行,有利于房地产销售,但在房地产严格调控的大背景下,利好程度有限,且信托贷款支持房企通道被进一步压缩,土地购置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继续下行。

对A股有何影响?

对银行股来说,盈利上整体对中小银行更不利,因为此前中小银行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占比高,利率也很高,这次国常会确定降低贷款利率以及央行发布LPR,将促使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此前银行股因为担心这一利空政策,而近期整体表现低迷,利空消息落地后,中小银行股的股价表现未必下跌。因为中小银行今年上半年盈利增速普遍不错,新政策下,增速可能有所下降,考虑到估值因素,中小银行整体仍有很大的市场上涨空间。

华泰分析师张瑜认为,未来LPR的继续推进,对银行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提出紧迫要求。特别是对中小行而言,应用LPR到贷款定价中,需要准确核算自身资金成本、客户的信用溢价和期限的风险溢价。否则,简单应用国有大行对客户提供的定价标准,不一定能覆盖自身经营成本,或引致亏损。

短期看,银行息差首先受到压缩,长期看,市场化环境对银行资负配置能力、风险定价能力、金融市场投资能力都提出了更全面要求。银行同时有两类应对方向——一是选择维持净息差,适当进行贷款资质下沉,同时加强风险控制能力,挑选出资质较好的民企及小微贷款需求进行投放;二是面对净息差下降,加强金融市场部投资能力,提升投资收入。总体来说,当前我国银行贷款收入占所有利息收入近70%,方向一仍是主要选择。但从净息差和不良资产率来看,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率居于高位(农商行尤其),在一定风控能力之内,净息差提升空间有限,能够维持已属不易。李奇霖分析称,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风险筛选与定价能力不强的中小行需要控制信用风险,但如今利率市场化政策在倒逼银行提升风险偏好,压低贷款利率,中小行可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在这种状况下,不宜为了维持扩大利差,冒进行事,建议采取以守为攻,深挖本地客户融资需求,发挥地区信息优势,强化本地壁垒优势,稳扎稳打的策略,提升自身风险定价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八哥杂谈
八哥杂谈
科技
746文章数 9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