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站上这个万亿产业“风口”,上海尽举全市之力!

0
分享至

再过几个月,浦东临港主城区将开出第三家“星巴克”。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开出新店,这背后的意义,绝不仅是多了一杯地道的美式咖啡。

7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新华社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消费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城市活力评价体系。国际上有一个著名的“星巴克指数”:当一个地区的“星巴克”持续增加,意味着区域经济活力不断提升。临港的日渐繁荣,其实是这座“未来之城”高端制造业不断集聚发展,带来了充足的人气。有一个数据很说明问题——尽管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但今年上半年,临港产业投资完成62.6亿元,同比增长56.4%。

6月4日,动车组检测机器人在上海动车段上海虹桥动车运用所工作。陈梦泽摄

表现亮眼的不止临港。上海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本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产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6%;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长6.7%;智能电网产值增长14.0%;云计算增长14.8%;新兴服务业中,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16.9%。

柔性臂内窥镜下手术机器人系统。孙中钦 摄

这些数据,让我们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自身结构调整的阵痛中,惊喜地看到了新动能的强大推力。正因如此,即使现代服务业占比已超七成,但对上海而言,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依然非常关键。

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曾提出,要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份战略蓝图,并非凭空绘就,而是基于上海承担的国家战略和自身的资源禀赋。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科技创新史,上海从未缺席,诸多标志性的“第一次”均在上海诞生。当前,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着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发起实施了一批大专项、大计划,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但如果没有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的支撑,产学研之间的通道将难以打通,科创中心建设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7月24日,申城水晶天外滩航拍。徐程 摄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深受土地、人口、环保、安全“四块天花板”的约束。这也是市委书记李强在谈到上海的发展时,多次提到经济密度,提到“四个论英雄”的原因。“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就是要通过新动能驱动,突破制约上海发展的瓶颈,着力构筑新的战略优势。

上周,在上海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李强再次强调了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性。他说,要“拿出最大的努力、最大的耐心、最有力的举措,争取培育一批百亿级、千亿级甚至万亿级的新产业。”努力、耐心、有力举措……这些关键词告诉我们,上海要培育的绝不是急功近利的产业,而是要通过抢占“风口”,布局未来,决胜未来。

最近,在浦东张江科学城中区,一块占地仅6.6万平方米的土地成为“网红”。李克强总理在沪考察期间,也专门来此参观。一切只因它的名字叫做“人工智能岛”,它的发展壮大,很可能在未来支撑起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张江人工智能岛坐落于浦东上科路川和路,微软和IBM等企业均选址于此。陈梦泽 摄

据媒体描述,在这个“小岛”上,有小机器人“巡逻放哨”,有水下机器人执行“智能巡航任务”,有智慧灌溉、无人驾驶,有自动分类的智慧垃圾箱……AI+家居、AI+校园、AI+医疗、AI+安防、AI+交通、AI+园区管理等等,在这座岛上都能找到。当一个个概念畅想,落地为真实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赋能的前景已经清晰可见。就像互联网曾经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同样将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度成为热词的“互联网+”,未来很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一项科技成果如果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就会成为最大的生意。去年,麦肯锡公司曾发表研究报告,认为在旅行、交通、零售、汽车、高科技、能源、化工、航天与国防等19个行业中,人工智能的引入可以创造3.5万亿到5.8万亿美元的潜在价值。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规划》也提出,到2025 年,人工智能将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约10万亿元。

5月27日,上海科创成果展上展示的阿尔兹海默症治疗新药分子结构模型。新华社

类似人工智能这样的新技术、新产业“风口”还有很多。比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都需要上海用努力、用耐心,用有力的举措去布局、培育和推动。今年7月16日发布的《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努力将上海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新高地、核心技术策源地和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推动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这份行动计划,充分体现了上海的决心和信心。

当然,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过程,也是上海不断改革开放,不断制度创新,不断改善营商环境的过程。唯有这样,上海才会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上海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

新民眼工作室 潘高峰

编辑 | 屠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选择上海的理由
441487文章数 5395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