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家校社协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0
分享至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下称意见)。

这是中央印发的第一个聚焦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将成为新时代义务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意见的出台与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全面普及。

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2%,目前正处于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新阶段。但是,义务教育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在业界看来,这个文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意见的印发意味着中国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由过去侧重办学机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等外部改革,逐步向教育教学自身的内部改革转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表示。

“五育”并举

过于强调智育,而忽视其他方面,在义务教育中,这个问题普遍存在。意见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我们历来对智育是很重视的,这一次关键是要强化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特别是把劳动教育的短板补起来。”在国新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表示。

关于素质教育,业内争论很多,看法也不尽相同。郑富芝认为,实际上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意见要求,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促进体育、美育等,意见提出了具体规定。比如,每名学生学会、掌握一至两项艺术技能、运动技能。

在周洪宇看来,这是用项目化、数字化的方式使其可操作、可评估、可监测,促进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与过去的教育方针相比,劳动教育得到极大强化。劳动教育被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成为“五育”之一,而不像过去那样,仅是一项简单的活动。

意见提出劳动教育的具体举措,包括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家长要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校要坚持学生值日制度,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积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创建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

郑富芝透露,教育部准备制定两个文件,一是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进行顶层系统设计,明确劳动教育到底怎么搞。二是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纲要,因为每个学段的内容和要求、形式不一样。通过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具体内容和实施要求,确保劳动教育能够落地。

“在义务教育阶段,最关键是要调整、优化课程设置。”郑富芝指出,“必须要明确两点:第一点是要把劳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必须要开展劳动教育;第二点是要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时,要有具体的时间规定和要求,按照规定和要求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

推进课堂革命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课堂是否有活力,课堂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成效。

意见强化了课堂主阵地作用,着力解决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既强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应用,也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对作业考试辅导等作出了制度性安排。

“这次意见提出一定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变单纯的满堂灌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推进课堂革命,让学生在学校、在课堂上学得活一点,实效大一点。”郑富芝说。

意见提出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这将当下国内外关于教学模式的重大探索,整合到了课程的推进之中。这些形式都可以增强师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愿望。这些方法的运用,将让课程变成一股活水。

互联网的发展也在冲击着传统的课堂。一方面,在线教育、远程直播、“慕课”课堂等丰富了教育形式;另一方面,网络夹杂的负面信息也引发了很多家长的担忧。

意见要求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按照服务教师教学、服务学生学习、服务学校管理的要求,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

“中国网络发展位居世界前列,这将会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品质,缩小教育差距,让科技之光照亮教育。”朱永新说。

同时,意见也提出加强信息化终端设备及软件管理,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进校园审核监管机制。

事实上,去年12月28日教育部已经印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目前正在制定《关于引导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健康发展的意见》,积极探索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进校园的长效管理机制,对各学段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规范管理。

调好“指挥棒”

“评价是指挥棒,是牛鼻子,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一定要把指挥棒调好,把牛鼻子牵住。”郑富芝强调。

对于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近年来呼声很高。这个指挥棒不动,中小学生减负很难收到实效,往往是校内减了负担,校外加码培训。

意见规定,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国家制定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

对于一个县来说,县域教育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条件保障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等。党政有关负责人严禁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或者片面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和老师。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学校坚持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办学行为、队伍建设、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劳动实践等。

从这3个评价标准可以看出,未来什么是教育强县、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全面发展的学生。

“通俗来讲,就是要明确什么才是好的教育,一定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为学生想得远一点,不仅仅为了当前。”郑富芝解释。

家校社“三位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

郑富芝介绍,在意见起草中,注重形成工作合力。动员全党全社会、各部门各方面力量共同办好义务教育,统筹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格局。

意见重视家庭教育,提出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强化监护主体责任。

事实上,近年来,重庆、江苏等省市已经修订了《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为家庭教育护航。很多地方也启动了相关法律的修订,意见的出台将加速这一进程。

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也将进一步加强。意见要求,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密切家校联系。

意见给家长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克服盲目攀比,防止增加孩子过重课外负担。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要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指出,“家校社协同育人实现得好,在提高教育质量中可以产生1+1+1>3的倍增效应;反之,则会降低教育的效果。”

(□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责任编辑:罗芳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民生周刊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新闻类期刊
9854文章数 561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