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区半年度经济发展的“成绩单”,与工业经济相关的经济指标可圈可点:1-6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947.35亿元,同增9.8%;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增11%左右,继续领跑全市。工业用电量64.6亿千瓦时,同升5.52%,增速高于全市平均2.14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一。主导行业对应的供热量、工业排污量等生产性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全区工业经济交出了漂亮的“半年答卷”,为绍兴重返“三十强”贡献了柯桥力量,为我区奋进“十强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9年度9个“市县长项目工程”之一——绍兴恒鸣“年产140万吨功能性纤维智能生产线”项目在马鞍镇开工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提“智”增效。传统产业特别是印染行业通过“加工转经销”试点扩面,产值增长27%。“坯布生产基地投产大半年,效益不错,加工转经销模式行得通。”昨日,浙江盛兴染整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华良,向记者描述了公司近一年来的“跨越式”提“智”增效发展:通过加工转经销,公司从单纯印染,向上游的坯布织造、下游的现货超市拓展,形成从原料生产到产品销售的闭环,在“微笑曲线”的两端争取了数倍于以往的利润。
路子一改,效益就来。在我区,推动传统行业智能化发展,打造智能化企业已渐成共识:西大门新材料投资3.78亿元,上马建筑遮阳新材料项目,新建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大楼,建成后车间将更加智能化,劳动力成本大幅下降;迎丰科技建起智慧工厂,实现了对水、电、气能耗量的精准控制,减少了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25%左右的人力成本;在永利印染的筒子纱自动化车间,机器换人换出了效益空间,减员增效显著,原先1200多人的永利印染如今只需800余人。
此外,得益于减负降税政策及“三服务”“政企面对面”“驻企指导员”等精准服务的推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信心进一步提振,一大批新产业项目陆续上马。如智能制造领域,通过引进恒天新能源等项目,补齐了传统汽车制造产业链短板,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恒鸣化纤“涅槃”后,重视研发投入,积极开发功能性面料,7月初,恒鸣“年产140万吨功能性纤维智能生产线”项目如期开工……数据也可作为印证,截至5月底,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99.35亿元,同比增长16.6%,占全区产值比重为39%,新产品产值增幅达73.1%。全区重点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5.5%,利润总额10626万元,重点软件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88万元,同比增长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