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这件事大家身边之前应该都有发生,这其实就是大家口中的拆迁。这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常常有人通过自己家墙上的一个“拆”字炫富。因为拆迁就意味着报复,国家会给安置房,会给安置金,农村的人也可以很容易的转到城里。而棚改给安置金其实是后续的发展,也就是棚改货币化。而棚改货币化的一个初衷是为了给楼市去库存,但是也引发了不少问题。现在棚改的脚步已经逐渐放缓,甚至是熄火了,楼市暴露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了出来。
其实对于棚改,很多人觉得很多方面并不恰当,这意味着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也会让开发商更加“膨胀”,这同样也成为了房价上涨的一个有力“跳板”。所以在棚改中的撤迁还建政策应坚持,但不能以原面积还房,应该以各家实有人口以合理的人均面积来算。人口多而原面积不足的,可交付一定的金额以补足面积,满足其正当需求,补充面积价格应从优。原面积超出现分房面积的,应酌情折额补偿,但必须低于市场价,分房子质量论价。这样的话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
但是一波棚改已经过去了,实施的方式也并没有像上面说的那样。而现在的“后果”也明显显现出来了。因为大部分五六线的棚改都是房换房,原住居民不需要买,开发商买来的地建好房子除了回迁房也就是小产权房之外,才是对外卖的。所以大家可以想想这些买房的都是什么人。这样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相当于本地人口四倍以上的外来人口购买这些房子,那这些房子有多大的保值率和收益率。房子比人多这是事实。所以现在套现很难。也就是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比例可以维持高位房价,其他地区都不行,只是跟风而已。
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三四线城市。当初棚改的时候,三四线城市棚改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很多开发商为了迎合需求,就开始在三四线城市疯狂拿地建房,储备了大量库存来出售。但是现在棚改逐渐熄火了,而且政府放宽了大城市的落户限制,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在向大城市大量流失,三四线城市的需求量大大减少,所以说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已经过剩了,楼市再次面临了去库存的压力,而这次没有棚改的助力了,所以说压力是会持续下去的。
这样的话,当开发商去库存的压力积攒到一定程度之后,价格战还是不可避免的。当然,政府不会允许房价在大范围内下跌,毕竟这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但是从长远的方向来看的话,房价可以一步一步地下跌,这只是时间问题。而最可能出现的契机就是房产税出台的时候,那个时候会有大量的二手房抛出,市场供给进一步增加,但是需求一直上不去,要想去库存,也就是降房价才是最有效的途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