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时间的力量》——青岛十人摄影展 讯

0
分享至

《时间的力量》——十人摄影展 讯

青岛早报 张大报早 今天

【点击↑‘张大报早’ 关注青岛摄影】

由青岛市摄影家协会、青岛市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时间的力量》——十人摄影展,将于2019年6月15日上午10时在青岛市美术馆(市南区鱼山路37号)举行开幕式。10时30分,作者之一的青岛市摄影家主席李学亮在美术馆报告厅举行此次展览的讲座,题目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青春》。

展览至6月23日结束。

【文末有彩蛋!!!】

这十位作者是:

“三十多年前,十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儿’因为喜欢照相,经常聚集在热河路大坡下的青岛警备区长城彩扩部。大家神聊摄影、显摆相机、乱侃时事、吹吹牛皮,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当然,他们也不会错过马路对面大排档那沁人心脾的散啤。”

王晓兵

出生于1956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原海军四零一医院从事摄影工作,在《人像摄影》及省市摄影比赛多次获奖。2000年后奔波全国各地从事影视剧的剧照摄影。

王晓兵 展出作品之一《抢救黄岛油库大火伤员》 (1989年)

隋以进

1959年出生于青岛。现为青岛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大画幅摄影专业委员会主任,《青岛画报》总编助理。上初中时就对相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那时囊中羞涩买不起相机,就自己动手做了一架135相机,为班级为家人拍照。

几十年来,我使用的相机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良,从最早自己制作的相机到国产的再到进口的,伴随我时间最长的是两台佳能A-1。镜头,从最早的一只标准镜头到后来的“长枪短炮”,机身也由一架变成多架。画幅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过程,也就是由135(自制的135相机)到120(海鸥4B),再由120到135(进口),后又从135到120(转机)、4X5(座机)、8X10(座机)。使用的感光材料从黑白到彩色,从彩色到数码,现在又拍黑白胶片。在拍照的同时,还策划和组织了十几次有影响的摄影大赛和展览,有的活动上了央视和各大卫视。

镜头在诉说,一直在路上。

隋以进 展出作品之一《民兵高射炮阵地》(八十年代初)

徐晓旸

1961年出生。1984年开始学习摄影,一直从事专业医学卫生摄影。业余爱好人像、风光、纪实、广告等。经历了胶片、大画幅、手工暗房、制作幻灯。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和全国影展。

所谓艺术的影像也是再现存在(创意摄影除外)。正如罗兰·巴特在《明室》中写道:摄影的真谛很简单,很平常,没什么深奥的东西,“这个存在过”……摄影要表达的不是“已经不存在的”,而仅仅是并且肯定是”曾经存在过的”。

徐晓旸 展出作品之一 《清点纱布》(1987年)

于风亮

1961 年11 月生于青岛。在工人阶级队伍摸爬滚打十几年,后进入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成为一名摄影记者。从少年时期拥有第一台玩具相机开始接触影像,从胶片到数码,从海鸥120 到佳能5Ds……时代在变迁,科技在发展,不变的是对影像的初心。入行近三十年,作品体裁包罗万象,从奥运会到百姓生活,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发表。

摄影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观看、纪录、发现,更是自己内心的一种视觉表露。

于风亮 展出作品之一《电影院门前的叫卖声》(1984年)

潘军

1962 年8 月生人 ,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青岛市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1980 年进入海军国家海洋局从事专业摄影工作,拍摄了大量科技和新闻照片。

1982 年~ 1996年活跃于青岛摄影圈儿,其摄影作品在全国、省市的摄影展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摄影作品入选十三届全国影展。1992 年起自谋职业,现为外企高管。

摄影记录时代, 感悟生活。

潘军 展出作品之一《海滩婚礼》(1989年)

孙立

1962年出生。 任职青岛晚报,青岛老摄影家协会主席。

曾参加日韩世杯 南非世界杯和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等大型国际国内体育赛事 荣获全国晚报十佳摄影记者。

按下快门,感悟人生。

孙立展出作品之一《“石炭线”上的扒媒大军 》(九十年代初)

张建华

1963年4月生于青岛。现为青岛早报编委、图片总监,青岛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1983年,因爱好摄影,青岛计数器厂小青工的我,就把学徒三年积攒下来的“小金库”,换成了一部东方S3照相机,开始接触摄影。

1991年,调入青岛市市北文化馆,开始从事专业摄影。从重振青岛第一个民间摄影团队——青岛广角摄影协会,到开创青岛元宵山会摄影大赛,再到举办青岛市摄影家协会的月赛活动,5年的群众文化工作,让我几乎接触到了各个文艺行当。

1995年,进入即将创刊的青岛生活导报(后改名为青岛早报),开始从事新闻摄影。青岛早报的《视角》《摄影月赛》《家庭摄影档案》,如今都成为响当当的品牌栏目。

摄影人的使命,始终是通过照片见证生活,见证历史,见证我们目睹过的一切。

张建华 展出作品之一《人口问题是世界瞩目的大问题》(1983年)

张岩

1963年9月生于青岛。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主任记者、青岛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上初中的时候开始摆弄照相机,用一台老“蔡司”120折叠相机造作了不少胶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青岛市首届摄影培训班蹭了几次课,算是完成了自己摄影理论的“原始积累”,从此便与照相机结下了割舍不断的情缘。

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摄影圈儿还没有人文纪实的说法,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应该用相机去记录正处在急速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的想法,只是对着身边热闹的人和事儿乱拍一通,但有幸记录到了一些青岛街头的市井烟火和市民的精神、生活状态,现在来看还真是歪打正着了。

在经过几年基层宣传岗位和近三十年专业新闻摄影岗位的历练后,自己的目标更加的坚定:镜头只有始终对准生活、对准百姓,照片才会有力量、有生命。

张岩 展出作品之一《自由市场的萌芽》(1979年)

李学亮

1963年11月出生。青岛日报社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青岛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第29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曾获解放军摄影艺术奖、改革开放10年“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银奖、全国新闻摄影金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等。先后出版《亲历奥帆》、《翰墨光影》、《青岛2011》摄影著作。

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摄影让一个个珍贵瞬间凝固为永恒。

李学亮 展出作品之一《投弹》(1989年)

王军

王军,1963年12月属兔人一个,天生忙碌的命,一个土生土长的青岛人。

学业后的第一个十年,进国棉二厂做工,业余时间喜欢摄影,得了几个小奖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从喜欢到发烧,度数还挺高,工余时间基本上送给了摄影,目标就是进入摄影家协会,能从事专业摄影。

再一个十年,进入文化单位沧口文化馆,从事专业艺术摄影,从自己玩到普及摄影艺术,外出摄影采风、成立摄影协会、开办摄影沙龙、举办摄影比赛,搞摄影培训班,忙的不亦乐乎,期间,得奖无数,影友众多。

再再一个十年到现在,进入新闻媒体商周刊,专职新闻摄影,涉猎各行各业,题材丰富多彩,每天背着摄影包东跑西颠,大到国家领导人会议,小到平民百姓生活状态,统统摄入镜头。刊发图片无数,从胶片到数码,用坏相机好几部,流连于市井,钟情于民生百态,时刻不忘自己摄影人的本分。

王军 展出作品之一《站前拉客的铁路职工》(八十年代末)

参加展览开幕式前100名的观众,将获得此次全部展出作品集结而成的《时间的力量》画册一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创作者_1539084950074
创作者_1539084950074
新闻
70文章数 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