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进度到哪了?跟这位区委书记去现场走

0
分享至

乡村振兴,需要真刀真枪地干。
2018年4月和7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两次大会,就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并在当年重点抓了三件事:
一是制定并实施乡村振兴《实施意见》,抓紧做好各项政策的顶层设计;
二是抓好规划编制,重点落实农业规划布局、编制村庄规划导则、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三是狠抓实践探索,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乡村振兴示范村试点工作。
时隔约一年,大家一定很想知道,上海乡村振兴工作进展得怎样了。今天,小研先带大家来看看下面两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新面貌。


本文图片 上海大调研微信公众号
闵行革新村
村民们的新家“长”什么样呢?粉墙黛瓦,富有江南特色。


新建村民住宅效果图。
闵行人对于革新村这三个字早就不再陌生,自从被选定为全市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这座位于闵行东南、召稼楼古镇不远处的村子就成了闵行的“热词”。
踏上满是碎石、黄沙、水泥、钢筋的工地现场,闵行区区委书记朱芝松蹲下身子,仔细打量着地基,还不时询问工人师傅们建造过程中的施工细节。当了解到,为了赶进度,大家正日夜赶工时,朱芝松站起身,拍了拍工人师傅的肩膀:进度是重要,但房屋质量和大家的身体更重要!
新生活、老情怀,一个都不能少。


朱芝松蹲在工地上与工人交流,深入了解施工细节。
戴在革新村头上的“帽子”可不少。全国传统村落、全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去年夏天,革新村又被确认为全市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
拥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老村子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住在老村子里的百姓们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摆在整个村子,乃至全区面前的大问题。
整个革新村232户村民,分散在17个自然农居点板块中,平均每个农居点板块仅13户。归并、整合现有资源,才能更好地发挥土地的潜力,为百姓营造更好的居住空间。
去年底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平移搬迁工作拉开了帷幕。
我们住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我们搬迁?
这是我爷爷辈儿出生、成长的地方,不能说拆就拆了!
村民们的反应,并没有出乎村干部的意料。对于老宅、老家的依恋之情,人人都有,好心办好事,也要征得彼此的理解。
在群众工作组的耐心解释、劝导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加入了签约搬迁队伍。从第一批15户,一直到如今的109户。3月底,有评价这样指出,“革新村的宅基地归并平移力度在全市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居于首位”。
在做村民思想工作的同时,整个村子的新规划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这边要建一个托老所,那边要造一个文创基地,还有,展示传统技艺的农耕文化馆也不能少。
4月20日,朱芝松在2号归并点建设现场,不仅看到了雏形初具的农家小院,更看到了大块预留的公共活动场地。
盘活土地资源,助力镇产业布局建设。


文化课客堂间效果图。
革新村共有2处归并点。除了2处归并点原有的84户农宅,其余的148户全是其他地方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拆迁平移过来的。
在这148户中,已开工102户,其中包括最先签约的15户。这批最早“吃螃蟹”的村民们,预计再过几个星期就能看到自己的新家了。其余46户中,有24户集中上楼,7户因河道整治、污水处理等工程项目暂缓施工,另外15户也将在近期完成签约正式开工建设新房。
村民们的新家“长”什么样呢?
根据之前公布的效果图,粉墙黛瓦、江南特色是它们的标配。相比现在破旧的老房子,新家可就“大气”多啦。
原址保留的84户农宅,虽然没有办法乔迁新居,但这次也统一进行了大范围的翻新和环境改造。
朱芝松在视察时,特意走进翻新后的保留老宅区域,发现这里安装上了新的中式木门,古色古香的原木色与生机盎然的满园春色相映成趣。
通过归并、整合,土地资源被进一步盘活,并配合浦江镇形成“一廊三产一空间”的产业布局。
一廊:即文旅走廊,交通上打通革新村—农业合作社—古镇—上戏—郊野公园—长寿禅寺旅游支线,沿沈杜公路形成乡村文旅走廊,计划5月18日开始试运行。
三产:即古镇+上戏+绿地文创。以上海戏剧学院为智力策源地(9月电影学院、创意学院就将入驻),以召稼楼古镇旅游为基础(召稼楼古镇二期开发已初步达成协议),引入第三方优质资源,力争打造上戏·绿地文创智谷。
一空间:即艺术BLOG空间,利用革新村归并盘活的闲置民房资源,拟通过村集体土地作介入股、古镇公司提供空间资源,市场化公司负责资源导入,组建合作运营团队,开展艺术BLOG项目,打造新农村文化和上戏影视技术研创等一体化艺术基地。
根据计划,革新村将在6月底迎来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验收。到那时候,无论是新房、老宅,还是新建的农耕文化馆、文化客堂间,外加整治一新的河道、公共配套设施都将以全新的面貌为村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
到那时候,让我们相约再游革新村!
游完了革新村再来水库村看看吧。
金山水库村
小小威尼斯,竟“多”出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


水库村规划效果图,处处可见水的元素。
坐落于杭州湾畔的金山水库村,水域面积近三成,70多个小岛、星罗棋布的村庄宛若小小威尼斯,而6000年古海岸线遗址又让村庄显得底蕴厚重。
在上海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中,水库村成为全市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很快,村子里有了变化:断头浜逐一被打通,湖面架起栈道,江南民居风格的农民集中安置点开工建设……一个崭新的村庄正在呈现。漕泾镇党委书记罗华品说:“过惯了慢生活的村子,这回做了件快事”
选择性保留原有村落格局。


水库村所在的漕泾镇正在打造市级全镇域郊野公园,作为核心区,水库村被纳入郊野公园整体规划中。负责规划的上海城策行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詹运洲说,根据《漕泾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水库村将成为新江南田园。
水库村拥有丰富的水文化,《规划》就以“水+园”“水+岛”“水+田”为主题,把村庄分为北、中、南三大片区,分别植入产业功能。
北片区叫作“溪渠田园”,专攻农业发展,结合田园风光,选择性保留原有村落格局,打造农场民宿;中片区“滩漾百岛”景色优美,村民枕水而居,是水库村的核心区域,特色旅游区坐落于此,包括亲子休闲、理想乡居、慢活养生、高端度假、文化体验、精品农业、休闲农业和产业展示,区块之间用水上游线串联;南片区“河塘聚落”,以养殖业为主,原来的厂房变身“共享办公+度假”的空间群和文化展馆。
为寻找当地特色,设计师找来厚厚一叠村史镇志来研究古冈身带遗址,打造出一条千年沧桑拾贝径,计划建设护塘石标识、化工科普公园来体现文化风貌经典,还规划一条通道,将阮巷老街、茶庵、古海岸遗址等特色文化景点串联起来。
盘活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


水库村农民集中居住点是江南风格的“湖景房”(效果图)。
罗华品原本担心漕泾镇会遭遇“有项目没土地”的通病。没想到,在土地总量不变的“天花板”下,竟“多”出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这5平方公里土地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一幅地一幅地梳理盘活的。
不少农民进城定居后,宅基地空置。漕泾镇工作人员下乡调研,给村民做“一户一档”,记录数据包括每户人数、房屋建筑年代、房屋建筑面积、房屋是否出租、出租几间房、他处是否有住房等,带着设计团队下乡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民集中居住的意愿很高,水库村有80%村民表示支持。
漕泾镇根据《上海市乡村规划导则(试行)》,把环境差、规模小、分布散的村庄,特别是在生态敏感区、水源保护地内,受高压线、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影响严重的村庄村民逐步迁出。
留下的房子是拆还是留?
设计团队在村民大会上和村民一起头脑风暴。“几乎每块重点土地用途,都是和村民一起讨论出来的。”“乡村规划是在集体土地上下功夫,涉及农民切身利益,要做详尽的农村资产调查。”詹运洲说,厘清土地现状后,“无地”难题一下子破解。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还有“留白”,33公顷建设用地指标被预留给未来村庄战略发展。
按照规划,水库村最美的中心河上会有一处江南风格“湖景房”,这不是度假酒店,而是农民集中居住点。今年6月,42户村民将入住。除了把最美的风景留给村民,水库村还试点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企业项目,将农民变成股民。
“乡村规划不是计划建几座漂亮房子做农家乐和民宿,乡村振兴应考虑长远。”同济大学城规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说,面向未来,上海农村作为大都市稀缺资源,要找到长效发展路径。
(原标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进度到哪了?跟这位区委书记去现场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683880文章数 50280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