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骑友,自行车道着实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爱,自行车道提供了自行车爱好者一个自由安全骑行的场地;恨,当机动车上了自行车道,自行车道还是自行车道?
自
行
车
道
马路上特定规划给骑自行车的过的一条路,一般3米左右,车道为红色或者绿色,两边用白色单实线与其它车道分隔,为自行车专用,禁止机动车和行人进入、借道或占用。
然而现在自行车道俨然成了机动车的停车场、行人的散步道,骑行在自行车道上从身边呼啸而过的三轮车,迎面飞速而来的摩托车,随时随处停靠的私家车,闲庭信步的路人……
占用自行车道的违规现象随处可见。让人不经怀疑,这还是自行车道吗?
经济的发展使得汽车走入了千家万户的同时也走上了自行车道。很多司机都自然而然的将自行车道作为零时停车场,光明正大的停留。
“车太多了,骑一下就要停。”不少骑友哀叹道,机动车已经严重挤压了自行车的行动空间。
有的自行车道路两侧直接画了停车位,停满了机动车;有的机、非车道间有白色栅栏隔开,但头尾又见缝插针地各停了一辆车。
当你在自行车道骑行时,车道上散步的行人总会触发你敏锐的神经,他们有的是七老八十的老人,有的是蹒跚学步的孩童;远远望去,他们的背影都透露着三个字“惹不得”。
科技的进步使得自行车越来越快,一个普通的爱好者骑到20/30km/h轻而易举,在这样的速度下,自行车道上的这些人无疑变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
事实上,早在2004年出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自行车交通发展战略就首次被提出。而今,随着共享单车的迅速发展,城市慢行系统中的自行车道问题也日益凸显。
共享单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骑车出行的概率,也给我国的自行车道的建设带来了考验,如何保障自行车的路权变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自行车出行一直是我国城市交通的主要交通方式,中国也是世界公认的“自行车大国”。
可是近几十年来,我国机动化交通得到迅猛发展,干扰到了自行车交通。“自行车王国”的称号逐渐被遗忘,这与我国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有所背离。
Cykel Slangen,位于丹麦哥本哈根,2015年建成
St Anna Tunnel ,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1995年建成
Veloway , 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
纵
观世界各国,不难发现每一个重视绿色发展的国家都有一套成熟的自行车道建设和管理体系。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加大对非机动化交通的重视,让自行车真正的普及开来。
编者说
自行车道路管理作为促进我国自行车发展的基础工程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国的自行车道路建设和对自行车的管理尚存在大量漏洞,你在骑行的过程中受到过什么样不公正的待遇呢?
世界裸体自行车日,为路权而“裸”的第14年
绍兴高铁站,你凭什么不让打包好的自行车上火车?!
公共交通出行,为何带着自行车的我们成了“贼”?
第一名冲线却无缘领奖台?为什么比赛成了车手们的申诉主场?
骑友网
那么多好看有趣的内容,你不关注一下再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