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过去了,有谁在怀念它?
过去一年,改革开放40周年成为了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对于深圳来说,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更是许许多多深圳人的共同回忆。
我们一起在这片土地上努力奋斗,一起为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进步而感动,当生活中的故事变成历史的片段,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些曾经闪现在人生中的面孔呢?
在过去一年里,网易房产深圳站曾记录下许多深圳人的故事与人生,这些深圳人的经历曾引起共鸣,也曾引发深思。他们的故事不一定伟大恢弘,他们的人生不一定轰轰烈烈,但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些人,是属于深圳的“光”,他们散发着自己的光芒,照亮了这座城市,也温暖了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不是伟人,他们只是我们的身边人。
此次,网易房产深圳站推出年度策划,《奇遇深圳》之“人物·有光”,我们以人物提名的回顾形式,向那个让你____的深圳2018告别。
光,是耀眼的,也是温暖的。
在这些故事中,哪一位深圳人的故事可以代表你心中的“光”呢?
”
深漂·有光
光源:张超越,来深两年
点击图片,了解她的深圳故事
两年内搬了6次家,张超越的每一次租房经历都能引起许多深漂族的共鸣。
这位90后的女孩子带着东北人骨子里的倔强和硬气,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孤勇选择了深圳。作为一个新晋深漂族,她对城中村的蟑螂妥协过,对早高峰的地铁妥协过,对床位房妥协过,而唯一不妥协的,是她想留在深圳的坚持。
这座城市曾经见证过各式各样的深漂故事,酸甜苦辣,百味杂陈。而对于张超越来说,既然选择了离开舒适圈,就不要被挫折轻易劝退。“我很坚定要留在深圳,也觉得现在房子可以租,而且我相信我以后一定会在深圳有套自己的房子的。”
坚信未来有希望的张超越眼中带着光芒,憧憬不仅仅只是憧憬,更是支持她走下去的动力,每一个深漂族都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像张超越一样,为了追求而不妥协。散发着光芒的,从来不是一个张超越,而是有梦想的人。
独立·有光
光源:沈雪,来深四年
北上广深放不下肉身,三四线老家安不下灵魂,沈雪很赞成这句话。整天被父母催婚的她已经开始害怕回老家了,然而面对深圳的现实考验,她也不是没有想过离开。而让她硬扛着单身的理由只有一个:不将就。
单身,在深圳并不少见,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沈雪这样坚持自己的原则。身边陆续有朋友从单身行列中脱离,尽管每次参加婚礼时沈雪都会很向往那一场场浪漫的仪式,但回到自己租住的小天地时,按照她的形容,就是从幻想中清醒过来。
并非对爱情失去了期待,也不是非要单身到底,只是对于未来伴侣的契合度,沈雪说自己无法讲究。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沈雪表示深圳这座城市的包容度让自己充分享受到了单身、独立的快乐。
再过2年,沈雪也将迎来而立之年。“虽然我现在没有房,没有男朋友,没有大笔存款,但说实话我并不焦虑。”虽然身边不断有朋友打起退堂鼓,但沈雪享受现在的生活,尽管还是个“三无”人员。
“灵魂自由大于肉身。”不要为了世俗而妥协,更不要为了合群而放弃,这样向往自由的灵魂,谁说不是一道光呢?
少年·有光
光源:嘉嘉,来深十四年
喜欢张艺兴,爱听邓紫棋,嘉嘉像时下的小姑娘们一样,有自己的“爱豆”。如今正在备战中考的她,对于未来却没有太多的犹豫和忐忑。
从小就喜欢舞蹈和音乐,幼儿园时期就开始报名各种培训班,从6岁起,她就开始了自己风雨无阻的古筝培训之旅。嘉嘉如今已经是半个古筝高手,钢琴、琵琶更是不在话下。说起梦想,更是兴致勃勃。尽管只是一名初中生,但她已经想好了未来的职业规划,在她的规划中,梦想的样子是一名音乐老师,既可以和别人分享,还可以自己享受。“我始终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坚信天道酬勤,这是学乐器这么多年的心得。我会继续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就最好的我。”
14岁的少女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刚刚起步的人生对于她来说就是一段奇幻旅程。她说喜欢的明星身上带着光,这位小姑娘还没有发现,在她的身上,也散发着亮眼的光芒。
追梦·有光
光源:小茹,来深五年
如果不是来到了深圳,小茹不会知道原来工作还能这么有意思。喜欢挑战、喜欢创新的小茹如今正从事她最喜欢的新媒体策划工作,每天跟各种新鲜事物打交道,是她最开心的事情。
家长并不乐意她一个人来深圳工作,最好还是回老家考个公务员然后安安稳稳等嫁人。小茹却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她和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样,对未来有自己的安排。结婚嫁人可以,但不能为了嫁人而嫁人,在梦想面前,小茹心中的天平呈现绝对倾斜的状态。
梦想并非遥不可及,每天都在和各类创业者交流沟通的小茹心中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成功者不在话下,为什么不可以是自己呢?确定好方向后了,小茹如今正在着手准备实现那个“大胆的想法”。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是不是你。
拼搏·有光
光源:林木,来深十五年
点击图片,了解他的深圳故事
在深圳有多好?很多人知道。在深圳有多累?也有很多人知道。迎来送往间,能坚持下来的人更是了不起,比如林木。
职专毕业的他刚来深圳时满怀热情,尽管遇到了众多挫折和困难,但他并不想放弃这个一直向往的城市。从租城中村到买房定居深圳,如今的林木拥有一个温馨美好的三口之家,回望过去十五年的拼搏,林木觉得那个傻愣的自己仿佛只是昨天。
留在深圳,依旧有很多的挑战和难题等着林木,教育、工作瓶颈……但他依旧选择了和当初一样留下来。如他所说,深圳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他不想轻易放弃梦想,趁着还有拼搏的劲,他会继续闯下去。
开拓·有光
光源:王钻,来深三十三年
掀天揭地,方显男儿胆识。
深圳风风雨雨数十年,故事的开端不能离开的地方,叫蛇口。而创造这些故事的人,叫蛇口人。王钻,就是其中一个。
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王钻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在蛇口这片土地上度过,人生最黄金的一段岁月也成为了他最美好的记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王钻见证了蛇口的发展,也见证了深圳的蜕变。从1985年到深圳,一直到现在退休,王钻和初代深圳开拓者一样,对这座城市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眼看着这个特区从小渔村变成了国际化大都会。他们不仅仅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是每一个像王钻这样的人不辞劳累数十年,才换来了如今繁华都市。
前人们打开的道路迎来了数代继承者,后来人继往开来,承继了王钻们留下的精神,继续奋斗开发。王钻和他的同辈们,不仅迎来了光,也留下了光的种子。
建设·有光
光源:叶锡顺,来深三十四年
每一个来深圳的人都有故事,也许是辛酸,也许是怀才不遇,也许是为了梦想。叶锡顺也不例外。如同王钻一样,他也是一个老蛇口人。
30岁的他想要闯天下,于是来到了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深圳,这一待就是三十几年。他把人生最富有激情的岁月留在了深圳,也在深圳收获了许多。
80年代的深圳百废待兴,叶锡顺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能力,把当时几乎还是零的深圳特区国际旅游开创事业运作得风生水起,亲手主持参与了极富创新意识的外宾一日游活动,不仅给深圳创造了外汇收入,更对外宣传了深圳和广东的改革开放。
如今,退休七年之后的叶锡顺,以67岁的高龄再出来创业,在他看来只要还有热情,就能继续发光发热,岁数不是最大问题。
初心·有光
光源:郑叔伦,来深二十年
1999年的郑叔伦(第一排右二)与同事
一个香港青年,会因为什么留在深圳二十年呢?
郑叔伦说,中原像自己的初恋,绕了一大圈回来才发现初恋是自己的最爱。于是为了这个“初恋”,他选择留在了深圳,并见证了深圳楼市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当那些传奇的楼市故事从他口中复述出来,我们才发现,原来深圳楼市曾经也只是一个单纯的交易,并不像如今这般“曲折离奇”。
作为一个见证者,郑叔伦见证的不只是自己的人生历程,更有这座城市的发展。当繁华取代了落后,当新鲜的血液注入这个行业,郑叔伦才惊觉,原来自己为了这个“初恋”,已经守了二十年。
人人都在说“初心”,但又有几人能真正坚守下来呢?郑叔伦是骄傲的,因为他的初心,变成了光,照进了现实。
勤奋·有光
光源:蔡伟荣,来深二十六年
蔡伟荣先生,安永华南地区主管合伙人。作为最早为中国企业提供海外上市融资服务的专业人士之一,自80年代开始已经积极参与为中国企业的公开发行上市工作,从1992年开始常驻在深圳。
蔡伟荣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觉得落后破烂的深圳有一天会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想当初妈妈还很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而如今自己却成为了深港两地跑的工作者之一,还成为了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主管合伙人。而这一切收获,来自于他的勤奋。
据蔡伟荣自述,刚来深圳的时候,工作量十分庞大,十天之内要交报告、全国汇率不统一等等问题都需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他甚至试过十天之内睡眠时间不超过16个小时。
如今,已经成为高管的蔡伟荣依旧保持着高速的工作效率,他对深圳的信心来自于“天道酬勤”,更来自于他对这座城市的骄傲与自豪。
坚守·有光
光源:林木雄,来深十五年
2003年的林木雄带着一腔热血和热诚来到深圳,虽说机遇多多,但也不是没有沮丧的时候。值得庆幸的是,他扛过来了。
如今是五大行之一的高管,林木雄表示成功是因为他珍惜每一次工作上的机遇,并为之努力,才有了今日的辉煌成果。“一份工作,你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收获到成果。一段时间是多长呢?不是两三个月,至少要三到五年,你才算真正进入了这个行业。”坚守,不仅仅是林木雄对年轻人的建议,更是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好描述。
15年前的林木雄带着使命感和热情来到了深圳,15年后的林木雄对这座城市依旧充满期望。面对深圳的繁华,林木雄选择的是坚守本心,面对机遇与诱惑并存的时代,这位掌舵手并没有迷失方向。
专业·有光
光源:程家龙,来深二十五年
你印象中深圳最早的商业圈是哪里?罗湖、福田还是南山呢?对于程家龙来说,这三个片区都带着自己的记忆。
程家龙认为,在更新和改造的过程中,专业能产生巨大的价值。于是他带领团队为深圳的商圈策划贡献了不少作品,如福田中心区岗厦片区、南山大冲片区、老东门商业圈、华强北商圈……
给深圳第一家肯德基做过调研、引进了深圳第一家LV专卖店、承包了地王大厦等多个项目的物业管理业务……戴德梁行在深圳的25年,也是程家龙的25年。在深圳40年的发展过程中,像程家龙一样坚守行业的人有很多,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
求变·有光
光源:梁剑飞
说起2018年的网红购物中心,壹方城必须有名字。进入稳定运营期的壹方城,如今每周客流已超过65万人次。
梁剑飞,鸿荣源集团高级副总裁、壹方商业(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项目操盘手,对壹方城的追求却不仅于此。他表示,2019年壹方商业要走出深圳,布局全国的战略计划已经有了,目前主要目标会放在几个省会核心城市。
深圳购物中心总量过剩,同质化竞争……如今的商业市场充满竞争和挑战,而梁剑飞却带着壹方城杀出了一条血路,凭借的正是对创新的追求,思变求变不再是一个口号,已经被梁剑飞彻底贯彻到产品中去。
是啊,在深圳,不创新,如何能活下去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