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当代中国画发展学术研讨会发言摘录

0
分享至

第二届中国画双年展
当代中国画发展学术研讨会
发言摘录

学术主持:汉 风 林 宏

为了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国画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由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李可染画院、石家庄美术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画双年展”开幕式、《第二届中国画双年展作品集》首发式及“当代中国画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0月20日在河北省会石家庄美术馆隆重举行。现将画家们在“当代中国画发展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摘登如下。

汉 风(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的跨越,如何使中国画超越一般的表象阐释,从而进入到中国哲学天道观那种既朴素单纯却又宏大深隧的宇宙意识和存在意识之中,从而使一种内在的大美和壮美成为这个时代中国画的主音符,无疑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目标。要想使中国画进入一种大美和壮美的境界,必须主客合一、理气合一,因为任何二元的审美关照都只能是一种表层的关照,而不可能切入艺术创造的真正实质。要想进入大美和壮美的审美境界,必须具有真气、元气和浩然之气。这三种气机实际上是人生气机之本,它是产生大美和壮美的原动力和决定性条件。 要想进入大美和壮美境界,还必须具有重、拙、大的笔墨语言。笔墨语言应该是画家生生不息的,新的生命意志和精神世界的即时显现。笔墨语言应该包含着画家全部的生命体验和天道体验,这是笔墨语言更具终极意义的品质。大美壮美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和审美境界,无疑是当今时代的一种呼唤,作为国画家,我们要有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大生命与大灵魂的渴望与承当。只有这样,沉雄、豪迈、悲壮、拙朴的精神特质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大美壮美的审美理想才会内化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从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林 宏(李可染画院秘书长):

中国画是集哲学、美学、社会学、史学、心理学、艺术接受学等学科于一身,是涉及古今中外美术观念、风格和样式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当代中国画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多种面貌和艺术的多元化、多元体系, 作为研究的课题进行讨论具有较为深远的现实意义。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多元体系是客观存在,是艺术规律所决定的。我们认识到它存在的必然性、观念的包容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会对我们提高对中国画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画多元体系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固定的格局,而是丰富的、开放的、发展着的,它容许各种严肃的探索。研究当代中国画的多元体系,是为了增强我们对中国画在当代复兴的自觉性,是为了在艺术理论体系上确立中国画在当代世界艺术格局中的独立位置。

李 庚(李可染画院院长):

我们一直在讲中国画传承的问题,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以特有的图形学的方式记录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当代中国画正处在伟大的变革期,东西文化日益交融,用发展的眼光寻找中国画与当代社会生活的价值,才能深刻认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从而汲取社会发展的文化精神。中国画是中国文化在绘画中的集中反映,具有独特的精神品质和重要的社会价值。以中国画作为传媒和中介,借助新的传播方式将中国画推向世界,可以促使世界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文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李明久(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当代艺术的发展不仅仅是河北,也是全国所有的国画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格局问题。大的格局是推动中国画走向成功和更大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种研究会和学术团体存在格局的问题,画家也同样存在格局的问题。 格局有的人说,格就是内心的位置,局就是外在的状态。 所以,这两点对画家来说非常重要。格局包含着情怀和智慧等等。我是画山水的,我想对画山水的先生说,我们面对的格局就是自然,我们虽身处山水和自然之间,但应放怀于天地之外。这句话针对的不只是山水画家,所有画家都应如此。第二点就是艺术的多样性。以自己对社会和自然独特的体认创造自己独特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作品样式是头等大事,是衡量你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这个前提下才可以谈作品独特的意境、独特的内涵等内在的东西。因此,中国画独特的样式非常重要。

褚大伟(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明久老师说的非常对,格局对每一位艺术家来讲都非常的重要。现在我们的国家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经济转型,方方面面都在转型。中国画也有待于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就画论画,中国画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宝贵的绘画经验和画论。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现在的时代特征和处境去进行深刻思索。一说中国画,我们就谈到笔墨问题和笔墨情趣,怎么把这个情趣的东西和我们时代的发展和我们时代前进的脚步融合起来,把自己需要表达的理想通过自己独特的笔墨表现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课题。画家本身画的东西不管是繁也好,简也好,一定要有情趣,要有内涵。如果你自己都感觉没情趣的东西,那别人看着就更是干巴巴。我觉得画家不管从画面上也好,还是在生活上也好,都应该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颜景龙(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首先感谢汉风先生策划的第二届中国画双年展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习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文化自信这一点的确很重要。中国文化和中国画一直在发展,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和戏剧,中国画在唐朝兴起后主要是山水、人物、花鸟三个门类,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大变。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文化的出现,也有文化的消亡。而中国画则一直在发展,这很庆幸。中国画是一个大的体系,上千年时间的传承成就了中国画的主脉,中国画本身就具备深厚的哲学思想,山高水低、山静水动,大小远近虚实,这都是中国哲学的理念,它传承了易经哲学、老庄思想、儒家思想,这一切都融入了中国画,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习主席提出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画双年展的连续举办,其本身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自信。感谢这次画展,祝画展圆满成功。

崔俊恒(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感谢汉风先生,感谢李可染画院,感谢石家庄美术馆为我们创造的这次交流机会,我认为对于中国画而言,新材料的发展,新材料的运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上次全国美展河北接了一个综合材料展,我觉得这是很有眼光的,肯定对河北综合材料的研究和运用会有重要影响。刘耕涛先生对特殊材料的研究和运用非常成功,它已经七十多岁了,还在研究,不断的超越自己,我觉得这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觉得在中国画的发展上,下一步在材料的拓展和运用上应该作为一个主攻的方向,因为中国画在造型及其他一些理念上的东西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备,但是材料的发展还比较慢,一些材料你不探索不运用就不知道他的潜力。

郑山麓(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

很荣幸参加这个展览。我们中国画一千多年发展下来,他是一个慢节奏的过程,他是一种情怀的东西,我觉得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国画很少有特别激动的和很张扬的作品,完全是画家自我陶醉在里面,而近三十年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的开放,我们看的也多了,走入世界也多了,现在我们自己有能力,而且去亲眼去目睹一些东西,那么思维方式就跟以前的画家不一样了,因为过去的画家交通信息等等一切都是非常闭塞的,所以他形成了很多独特的地域性的风格,这跟信息和交通都有关系。但是我们现在呢,今天你发出一条微信,一张画,大家马上就会吸收你的最好的东西,最后逐渐会形成统一的风格,个性化的东西就很少了。其实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积累,尤其中国画的文化积累是更沉淀的更悠久的。我做了八年北京历史风光的创作,就体会到了文化的缺失。我觉得当代的节奏太快,我觉得艺术还是需要一个慢节奏,慢节奏才能把你的思想情怀融入到你的作品里面去,我总在想,如何将慢节奏的艺术融合到快节奏的时代,这个矛盾应该怎么解决?

黄志林(石家庄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顾问):

首先祝贺这次双年展成功举办,我感觉这次第二届双年展比第一届有很大的提高,对中国画学术性的发展确实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这么多年从事人物写意画的创作与研究。写意人物画目前的发展应该说是画的人越来越少,造型的难度和写意性的难度确实制约了一些写意人物画的发展,现在很多展览的作品制作性越来越强,写意作品,尤其是大写意作品越来越少,这很可怕。写意性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特别是在写意人物画的特点上,怎么能把写意性充分的发挥出来,能够使他达到一个比较极致的目的,我觉得这应该是中国画发展重点研究的问题。对于写意性一直在呼吁,但是真正的中国画的写意性,特别是在人物画的体现和进展并不大,我想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他需要一个深入研究的过程,而且需要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因为人物画的造型和写意性笔墨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更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刘根长(全国政协《画界》杂志主编):

首先祝贺这次展览取得成功,这么多的大家和名家参与展览非常难得。我们看到,展览作品有继承传统文化的深厚体现,又有独立创新的艺术展示,极具时代特征。艺术家在博采间摒弃传统和西方绘画的基础上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绘画语言深深的嵌入社会肌理和历史脉搏中。作品携带着历史的真实,激扬着时代的力量,有着丰沛的社会内容,充满生生不息的时代激情。再有,今天的艺术创作环境纷繁复杂,如何能给社会以清澈的艺术市场环境是艺术家及艺术活动组织者的社会责任担当,第二届中国画双年展以学术为依托,思索中国画的现状与发展,践行中国走进新时代的艺术方向,为中国画坛送来一缕清风,这样的展览是艺术家的幸福,也是广大观众的幸福。作为媒体人表个态,我们作为国家级的美术专业杂志《画界》将义不容辞的为这样的艺术活动鼓与呼,为那些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艺术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杨佴旻(南京艺术学院校董、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感谢汉风会长,感谢这个展览的策划。第二届中国画双年展,我认为是中国画最高水平的展览之一。但是呢,这样的展览似乎又是在哪都基本能够看到的展览。我说这些话的意思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感觉中国画似乎是被下了咒的,为什么说是被下了咒,就是说他多少年都没有什么变化。当我90年代到了国外,我就感觉中国和外国或者说和美国和日本这种国家那样的城市那样的生活状态差距太大,感觉完全不是在一个世界里。但是现在,当我们再从东京回来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了这样的感觉。说明国家发展很快。但是我们的中国画变化却不大。所以,我认为这个咒语需要我们这些人把他解开。因此,做一个展览,我认为应该有一个独特而又明确的方向性和主旨,就是说,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所以,我很期待在第三届中国画双年展的时候内容更有方向性,让人看到我们做这样一件事是有我们独特的理想的,我们就是在为理想做事情。这一百年中,我们的文学从文言文走到了白话文,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百年的发展中唯独中国画没有太大的变化。我说是下了咒的并不过分。就像是我们用蒸汽机不可能让飞机飞上天,也不可能有现在的高铁。中国画艺术不能忽略了技术层面的因素和超越,我们现在一定要注重发明新的技术手段,使中国画能够承载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陈危冰(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我非常赞成前面几位老师讲的,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国画正处于转型期。记得在八十年代,画家们也曾对中国画转型问题进行过大讨论,现在也是转型,但是这两个转型具有质的区别。当时,八十年代大家都在讨论中国画往哪里去,然而我现在认为中国画往哪里去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关键是我们中国画怎样画。我们这个研讨会探讨的是中国画应该怎样发展。其实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中国画其实应该更多地向传统学习,向传统学习什么,我们这个转型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回头看,要回头看我们的历史,只有在我们的传统中间找到我们可以继承的东西,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朱兴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

这次展览虽然是在石家庄,但是我感觉和其他我参加过的任何大型展览都不逊色,而且非常有高度和特色。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在汉风会长的领导下,方向是明确的,思路是清晰的,也就是说我们有时代担当,我们要做最好的探讨和做最好的艺术。特别是这次展览,北京、天津、苏州、山西、福建、海南、山东、黑龙江等等全国各地的著名国画家都积极参与进来了,这说明这次展览采取了一种开放的姿态,具有广泛的全国代表性。我个人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认识是,我觉得中国画现在的发展状况从历史的纵向上来看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期,就是说不管是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人来说,还是从时代的背景来说,我感觉都是中国画发展的一个比较好的时期。中国画现在的发展我个人认为,好像是更具有当代性,也就是说他跟当代艺术的发展溶为了一体。现在有很多年轻的画家吸收西方绘画当中的特点和元素更多一些,所以面貌呈现的也比较多,但是这也造成了有些中国画因为急于出成绩出成果,而感觉在形式上在表现手段上表现的不够成熟,从整体上来讲显的稍稍有点急,我个人觉得,其实这是一个过程,也不急于去否定。因为我长期从事教学,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从西方学回来的这种直观的描摹对象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尤为突出,他使中国画变得简单了,更多的是直接描摹对象而对中国传统强调抒发自己表现情感,通过写意这个角度来体现艺术本体的感觉就少了一些。我个人不反对绘画的个性化和面目的多样化,但是我觉得大家应该逐渐的走向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画最终体现的还应该是中国精神。因为中国的精神是经过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形成的文化遗产,所以,我觉得中国画最终的走向应该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而且也要吸收西方绘画好的方面,但是其最终极体现只能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精神。

吕大江(民盟中央画院天津分院副院长):

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非常隆重盛大的双年展。这次展览与其他展览不同,一是结合了老中青三代,二是既有众多的名家和大家,又有众多有才华的青年才俊。三是既注重传承,又有大量的创新之作。而且这些画家都是有所突破和想法的画家。元代审美讲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峰峦是名词,浑厚是形容词,草木是名词,华姿又是形容词,明清之后,把峰峦和草木去掉了,直接是浑厚华姿,把笔墨精神提高到了极致。我们在艺术上提倡百花齐放,千人千面,反对千人一面,咱们是提倡风格,发扬个性,张扬个性。每一个成功地艺术家都是在继承传统和张扬个性之间拿捏好火候的典范。艺术品重在境界,境界成上一层,否则你辛苦大半天,你未必能够梦到,所以,我逼迫自己去读、去看、去思索、去摸索、去顿悟。老舍先生曾经讲,艺术人能找到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联络处才是使人沉醉的地方。希望我们在座的艺术家都能找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以及心灵火花的碰撞点。

李午申(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作为一名国画家,不管是你画的什么样的风格,只要你画中国画我觉得两样东西你是离不开的。一个是向传统学习,一个是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我现在就有这个问题,原来自己工作忙,后来也忙着去挣钱养家糊口,现在老了时间有的是,干什么每天总觉得时间安排不过来,这个学习问题仍然是我一个大问题。我觉得咱们年轻点的同志应该把这个问题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学习古人,学习当代人,学习周围比你能力好、画的好的人,只要你功夫深了,你笔墨也好,造型也好都过关了,你才有资格才谈创新。你这两个基础都打不好的话你要搞创新一定搞不出什么好名堂来。我还是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有了学问,古人你摸透了,现在时代的东西和西方的东西你摸透了,你才有资格去谈创新。

孙振杰(河北工艺美院院长、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画双年展到现在搞了两届了,第一届如果说是开辟性的和开创性的,那么,这第二届从范围上,从地域上,从水平上都有很大提高,这是大家比较普遍的一个共同反映。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个学术研讨会非常有意义。展览强调方向性的东西是对的,将展览做到高、大、上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所有画家在研究方面还要下大功夫拿出优秀作品。还可以考虑在专题方面做形象性的展览,或者是在双年展上做穿插性的展示。在美术教学方面昨天我跟我的老师探讨了一下,我说归根到底美术教育是如何提高人的审美意识,简单一句话,包含着传承与创新。另外,这个双年展正好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与时代也是一个很好的结合,对提高整体的文化欣赏水平和社会公益事业都是很好的事情。

刘耕涛(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顾问):

中国画的传统确实非常深厚,古人没给我们留下多少空间。这样就需要我们想一些新的方法,比如说刚才山西的那个院长提到的材料问题,我觉得中国画要想发展,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深挖传统,在传统基础上继续深掘深挖。二是改变观念,三是进行材料创新。比如楼房,原始的时候用木头搭的那叫房子,后来又是砖石结构也叫房子,现在是水泥结构,他也是房子。但是房子和房子的质量不同,中国画如果材料用好了,以后它还是中国画,但是它达到的目的和效果是绝然不同的。当然,我这个人是急性子,我就想,能不能发展的再快一些。中国画的空间太小,最后我就把油画色用在水墨里边, 用油画色在宣纸上画国画,据说东南亚、朝鲜在宣纸上画油画都没成功,我就不死心,为什么不行?我就继续研究,最后终于在宣纸上画成了,而且这个效果我觉得比以前的确是不一样了。我创作的本身不是为了画而画,而是为了乐趣,不知不觉坚持了20来年,付出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因为好多人欣赏不了,他不理解,但是我很喜欢这种感觉,自己不但从中找到了乐趣,而且为中国画的拓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还是很满足的。

高家俊(央视书画频道河北制作中心主任、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顾问):

我已经在央视书画频道河北制作中心工作九年了。现在我画山水,我一只脚在媒体,一只脚在画界。也涉及到了全国的美术发展情况,我更关注的是河北的美术,这九年来我做了200多期画家人物专题,对于现在中国画山水的这个现状,很多人都在画太行,我也在画太行,我希望下一期咱们这个研讨会可以立一个主题,京津冀周边都有好多画太行的,但是如何把这个课题推广出去,扩大影响。画家画太行山千人千面,但是我们在太行脚下,我们有地理优势,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自然条件和创作主题,我也会用媒体来尽自己的一份努力配合大家。

田宝川(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

一千多年来,中国画的工具都一直没有变过,那么,技法再怎么变都改变不了本质。谈到中国画的发展和创新,之前的中国画都是静态的,唯一产生过一个动态的就是上海世博会,我们都看见了展出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一个动态的中国画。还有北京清华美院现在正展出的一个科技加艺术加生活的摄影展,他就把科技融入到摄影当中去,把摄影融入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去,很有新意。艺术离不开我们的生活,他利用了多媒体的播放手段,甚至利用了核磁共振来制作摄影照片。中国画的发展,不能拘泥于我们传统的材料和工艺,能不能跟现在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一下来创造更新颖的中国画呢?以后静态的中国画能不能走向动态呢?这是一个破冰式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最后,我以李明久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作为总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奇”。我们要走在别人的前面。

王文杰(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顾问):

我觉得中国画不应该是一个悲观的状态,我觉得中国画前途光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有很多执着的画家。中国为什么能走到今天呢,尤其是艺术走到今天,具有这么大的发展,它的主要的因素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里面包括中国画艺术。其他文明古国相继都消亡了,为什么消亡,因为他们没有将自己的文化坚持下来。我同意李午申老师说的,要强化学习。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更需要学习,因为传统文化的东西太多、太值得研究了。刚才有人提到了魔咒的问题,魔咒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作用更大,我们应该加强学习,和年轻同志一起为繁荣中国画在有生之年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段朝林(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首先感谢李庚院长为首的李可染画院对这次展览的大力支持,也感谢以汉风为会长的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积极组织,这两个单位把我们五湖四海的画家集中在一起搞学术交流,非常高兴。我一直从事青绿山水画的创作,作为山水画的一种,青绿山水画传承了上千年,特别是唐朝达到了最高峰,唐朝以后,陆陆续续的青绿山水画家也很多,但是现在,画青绿山水的画家越来越少,我在画展只看到了几幅。我也画工笔人物和写意人物,但是到最后还是更加喜欢青绿山水画,特别是宋朝以后带有写意性的青绿山水发展很快,我还是觉得写意更符合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中国画的色彩虽然不如西方色彩研究的那么广泛,但也有自己的体系,所以我愿意把自己全部的知识和精力放在青绿山水画的创作上,争取为青绿山水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姚卫国(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画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大课题。发展是全方位的,包括我们的信仰、观念、技能和使用材料等等,都有发展的可能和空间。完善、突破、改良、融合等等都是发展的形态和因素,我们谈发展,首先必须要有发展的信心和内在的动力,没有内在的动力发展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从而使中国画的发展落到实处。

本届中国画双年展组委会副主任伍立军、曹凤祥,副秘书长程利、张新中、郭强、任仲志、王灏、王晓呈、周会然、彭岩、郑景新等画家出席学术研讨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化资讯
文化资讯
标杆文化网易公众平台
151文章数 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