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文稿丨王德岩: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之《诗经》“夙夜在公”

0
分享至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讲《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之<诗经>》。《诗经》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也是中国人的公共智慧。

这一讲我们谈谈“夙夜在公”这句诗。2012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讲话,他说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运用这句话是在2013年的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庄严地说,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夙夜在公”这句诗出自《诗经》的《国风·召南·采蘩》。

这首诗是这样说的: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我们看一下“夙夜在公”在《国风·召南·采蘩》里的含义。第一句,“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就是在何处。“采蘩”的“蘩”是一种植物,现在叫白蒿。蘩这种植物生长在水边。在春秋时期,蘩主要有两种作用:第一,可以食用。它是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嫩茎可以吃,并且可以入药。第二,蘩是一种重要的祭品。《左传》里说:“苹蘩温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所以在那个时代,蘩是一种应用普遍的植物。我国现在还有一部分地区,保留着农历三月食白蒿(也就是蘩)来防疫的习惯。

这是当时人们采蘩的背景。《诗经》经常提到蘩,比如《国风·豳风·七月》里记载,“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就是说在春天的太阳照射下,天气暖洋洋的,很多人去采蘩。

《小雅·出车》里说:“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这句话的意思是仓庚鸟在鸣叫的时候,大家都去采长得很繁盛的蘩。这时候的蘩是用来养蚕的,因为蘩的汁可以杀灭蚕卵上的细菌,能促进幼蚕的孵化,这是蘩在当时的功能。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的意思是在春日的大地上,很多人在采蘩,在哪儿呢?在沼和沚。沼是池塘,沚是水中的小洲。

蘩采了以后可以食用,可以促进幼蚕孵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祭祀。“于以用之?公侯之事”的意思是用在什么地方?用在公侯之事。公侯之事就是祭祀之事。古语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就是国家的大事是战争和祭祀。

再看第二句。“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这句把采蘩的地方换成了涧,涧就是两山之间的夹水。这个蘩用在什么地方呢?“于以用之?公侯之宫。”宫,一般理解为宫殿。在这句诗里,主要指祭祀的宗庙。宗庙在中国古代是最重要的地方,古人到新的地方建立城市,第一件事就是要确立宗庙的方位。祖先的地方定位了,其他的宫殿才能依次展开。

第二句的一问一答显然扩展了,把我们的视野从池塘、从水边的沙丘带到了山涧,更重要的是,这句告诉我们公侯之事发生的空间是宗庙,祭祀用的宗庙。下面我们就要引出“夙夜在公”中“公”的含义是什么?

再看第三句:“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被”是发髻,是指当时妇女的首饰,这种首饰相当于现代的假发。“被之僮僮”就是描写人头攒动,有很多贵族妇女在忙碌。

“夙”是早的意思,而“夜”就是晚的意思。“夙夜在公”显然指的是从早到晚为这个“公”而忙碌。“公”在《诗经》里指的是公所,所谓的公所也就是宗庙,这显然都是宗庙祭祀之事。“被之祁祁”的意思跟“被之僮僮”差不多,也是来描写妇女的头饰很漂亮、人很多的样子,只是“祁祁”和“僮僮”相比,在语言上、在读音上,更舒缓一些,从前面的忙碌到后面的放松,因为“祁祁”这个状态之后,就是“薄言还归”,“薄”就是一个助词,就是说马上就回家了。

所以这句的意思是很多参与祭祀的贵族女性,她们日夜在为祭祀的事务操劳,在宗庙之中,从早到晚,操劳完了以后,她们又回到家中。这样的描写,写了她们归来进退有度,这是当时她们的身份所带来的一种风度。

这三句诗,基本上给我们展开了一个景象,这个景象一开始是在广大的天地中,在池塘边,在水中的沙洲中,一群贵族女性在采白蒿用来祭祀,然后视野可以扩展到山涧水边的白蒿,然后又点出她们的忙碌和祭祀是为了在宗庙之中来完成国家的公共事务。她们的发髻都在闪动,做得也非常好,从忙碌到慢慢舒缓下来,最后他们做完这个事情,就回到家中,非常有序。这是这些妇女参与公共事务的场面。

理解《诗经》要看《毛诗序》。《毛诗序》曰:“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可见参加国家公共事务的不仅有男性,还有女性,女性参加的公共事务主要是指祭祀,这是她们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我们可看到,在那个时代,祭祀这种事非常生活化、非常人性化,尽管它是一种公共事务。

在整个《诗经》里,女性参与的最重要的公共事务往往就是祭祀,《大雅·瞻卬》里说:“妇无公事,休其蚕织。”而《小雅·斯干》里说:“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所谓的“公事”就是祭祀。“酒食”不是指我们日常的吃饭喝酒,而是祭祀的时候,用来祭祀的用品。

《礼记·祭统》里说:“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这句的意思是,这个诸侯国王去请求君的女儿嫁给他做夫人,诸侯国王说,您女儿很高贵,我娶回去跟我一起拥有我的国家,然后一起来从事宗庙和社稷的祭祀。

可见对于贵族女性,祭祀是她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务。所以古代的女性在未嫁之前,都要学习祭祀的程序。因此参与祭祀是古代女性政治生活中非常光荣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她们参与公共政治、公共事务最重要的方式。

多说几句,祭祀在传统中国的意义非常重大,特别是在《诗经》的那个时代,它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族和谐天地祖先、敦睦九族最重要的仪式。在那时,整个祭祀的过程很肃穆、很虔敬,但气氛又很亲切,因为祭祀所面对的,一是天地,二是祖先。通过祭祀,所有人都参与到和天、地、祖先沟通的过程中,形成了非常好的国家和家族的凝聚力。

祭祀完了以后,会有宴乐的过程,叫敦睦九族,保持宗族亲和与国家统一。

后来“夙夜在公”这句话在引用的时候,这个“公”的意思就不单指公侯了,从公侯扩展为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习近平主席在引用“夙夜在公”这句诗的时候,他所赋予的含义不但有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的含义,还有执政为民、担当为国的新含义。

(王德岩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主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宣讲家
宣讲家
中国视频智库,传播创新理论
13930文章数 412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