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艺术改变社会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探索之路

0
分享至

此文发表在《装饰》杂志

2019.7 总第315期

作者:张旻雯、张明

2011 年,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推出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2011 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分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四大领域。在这样的契机下,由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时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教授牵头,联合七八家上海市属的有艺术设计学科的高校,加上一些行业协会和智库组织,将上海地方文化创意力量集合起来,历经三年的筹划、方案提交与评选,上海市第一批、文科艺术类第一个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ublic Art Coordination Center,以下简称 PACC)正式成立。

顾名思义,PACC 的工作基本以“协同”和“创新”为理念展开。“协同”是 PACC 的基础,是一种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合作”目标的方式。高校的人才资源、学科资源,社会的文化资源,政府的行政资源,企业的市场资源,所有这些资源通过平台的协同运作,最终生成一个协同发展的共同体,以此来推动行业和资源的转化与发展,促成城市的转型升级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创新”则是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和公共艺术教育的共同内核,对于 PACC 而言,创新不仅表现在产出成果上,更突出地表现为整个中心的运作机制和理念。“协同资源、管理资源、运作资源”,在这样的机制下,如何“运作资源”便是创新之所在。中心成立时的初衷是“用艺术的方式、艺术的智慧、艺术的手段去参与城市的转型升级,推动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专业、人才通过知识服务于社会,然后介入行业的发展,进而以艺术和创意来引领行业的发展和转型”。通过一系列资源运作机制的建设,PACC 得到了驱动自身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将产、学、研三方动员起来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合作,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而这种相对独立性和持续的造血能力也正是它与其他依托高校平台的创新协同中心的区别之所在。

围绕着协同与创新的内核,PACC 将公共艺术、都市手工艺和城市会展作为三个主要的专业探索方向,这三大方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们之间彼此渗透、相互影响 ;同时,PACC 肩负的人才培养任务通过创新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力求突破高校目前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瓶颈。可以说,协同创新贯穿了 PACC 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

1

公共艺术 :以“地方重塑”为核心

1998 年,时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的汪大伟教授在国内首次提出公共艺术的概念,并倡导将其作为学科来建设 [1],上大美院也因此成为国内最早将公共艺术纳入学科建设的高等学府。与上美的紧密联系使 PACC 在成立之初便定位为以公共艺术来对接社会、服务社会、进行学科研究的平台,将公共艺术视为“用艺术的语言、方式参与和解决公共问题”[2] 的运作机制。同时,提出“地方重塑”的概念,形成以公共艺术进行社区再造,进而重塑地方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成长”机制,最终“带给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使重塑转向自我生长,从而获得长效的复兴之路”[3]。

第一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获奖作品,委内瑞 拉 建 筑 师 Alejandro Haiek Coll :《提乌纳的堡垒公园》

第二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获奖作品,阿尔弗 雷 多· 贾 尔 :《 几 何的意识》,智利圣地亚哥纪念和人权博物馆

PACC 将“地方重塑”视作公共艺术的永恒主题和价值所在,试图在地方的物理场所空间、文化行为空间和社会组织空间中发现问题,通过改造来生成地方自我成长的动力。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单单依靠某个机构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2011 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与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的运作下,《公共艺术》杂志和美国Public Art Review 杂志联合发起“国际公共艺术奖”(IAPA),旨在以“地方重塑”为主题,研究和表彰全球范围内以公共艺术为主导的区域建设、城市更新、社会治理范例,引领公共艺术潮流。每届奖项都会选取近 140 个全球案例参评,涵盖装置、建筑、雕塑、壁画、行为表演、空间改造等多种形式,以参与性、互动性、多样性和地域性作为评判标准,同时建立研究员机制,邀请各大洲学者、策展人、评论家提名本地区优秀的公共艺术案例,以研究员会议的形式推进工作。“第一届讨论了上海的后世博公共空间开发、地铁空间开发和周边乡村振兴 ;第二届在新西兰召开,以惠灵顿地震为背景,发起艺术拯救城市的计划,讨论了艺术介入灾后重建,精神疗伤和提高生活幸福感的问题 ;第三届以香港为背景,讨论了如何以艺术重整城市精神,树立城市地位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今年第四届的评选正在进行中。”在此基础上,一个联结全球公共艺术研究员的网络——国际公共艺术协会建立起来,PACC 负责联络和管理研究员、组织案例评选和发布,以论坛、展览、出版的方式将成果输出。那么成果输出的对象和希望达到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金江波表示,市政府的决策者和管理职能部门是成果输出的主要对象,优秀案例的推介使政府相信公共艺术有能力重塑并激发地方的内在生长机制,使它们愿意将公共艺术引入地方建设机制中去。

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获奖作品,丹麦艺术团体 Superflex :《超级线性公园》,丹麦哥本哈根

第四届“国际公共艺 1 2 术奖”评审会议海报

研究工作也随之展开。2017 年底,围绕着历年国际公共艺术奖的获奖成果,PACC 和上海美术学院发起“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每年选取二至三个获奖案例,由当地参与研究的大学组织进行在地的公共艺术案例研究。这项长期持续的研究活动旨在推动全球视野下“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研究体系的完善,在合作过程中逐渐构筑一个跨领域、跨文化、多学科融合的研究共同体”,从而“为推动人类社会更符合人类命运发展给出一个理性可行的‘公共艺术方案’”[4]。首届工作营围绕北京“大栅栏更新计划”开展,美国迈阿密大学建筑学院、德国明斯特大学和洪堡大学、奥地利应用艺术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等院校组织专家与研究生团队共同对话和实地调研,对这一区域综合治理案例进行解读和反思,探究如何评价和研究公共艺术案例,探索既符合自身文化基因,又顺应当代生活方式的城市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2017“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海报

在学习国际经验、开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PACC 也逐步建立起一套在地性研究的方法和价值取向。金江波将其归纳为“三因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其中,“因地制宜”意味着艺术形式须是来自原生地域文化,符合地域个性和民众气质 ;“因势利导”意在顺民意而为之,顺其势而导之 ;“因人而异”强调针对不同受众和价值取向,灵活采取不同方法,达成不同结果。在此基础上,PACC 进行了一系列以地方重塑理念为指导的城市更新实践,以艺术“进入社区——进入产业——进入公共空间——进入公共文化”[5] 的路径在物质层面上改良城市生活,在精神层面上改善城市文化生态,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2016 年 5 月,PACC参与协办“行走上海”社区微更新计划,将社区、学校、艺术家们协同起来,创作出《塘桥之花》等作品,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以满足居民微小的情感需求为出发点,实现生活空间和社交空间关系的微更新与微改善,发掘城市社区的魅力。

改造后的渔阳里

2019 年,PACC 对百年红色弄堂渔阳里进行改造,将公共艺术与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相结合,增强了社会公众的自由参与度,以艺术的美学感染力和自由表现力促成了城市文脉和地域文化的传承。

2017“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合影

在“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的国家命题下,PACC 将目光从城市拓展至乡村,以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振兴活动,在此,地方重塑理念获得了更广阔的实践与发展空间。面对城市化进程下乡村失血与空心化的窘境,PACC 试图在地方重塑的过程中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产业升级,增强村民的归属感与文化自信,在保留乡土意识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对生活品质的主动追求来促成乡村的现代化转型。2017 年,上海美术学院发起跨地域、跨院校、跨学科的“莫干山计划”,以莫干山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为载体,以艺术为媒介,开展艺术、文化、经济与社会的整体实践,助力乡村升级发展和文化振兴。在 PACC 的推动下,国际艺术家驻地计划、跨界设计师工作营计划、非遗手工创意作坊等系列活动开展起来。国际艺术家们走访当地手艺人、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设计文创案例,将非遗转化都市手工艺品,为农产品打通文创新出路,打造地方化、差异化和优质化的民宿产业,为莫干山的旅游业态、文化生态和生活样态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探索。2018 年发起的“乡村重塑·莫干山再行动”则以艺术节的方式,邀请师生和艺术家根植于乡村语境展开艺术创作,以作品为媒介,引发村民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避免了生硬的文化植入,重塑地域的内在气质。

”莫干山公共艺术行动计划“海报

2017“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驻地研究讨论现场

总而言之,无论是以成果输出为目的的评奖机制,还是以学科建设为研究共同体建构,抑或是在城市和乡村中广泛开展的实践活动,PACC始终将“地方重塑”作为公共艺术的核心要义,以全球化视野和人文关怀精神重塑地方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关系环境,重拾失落的地方灵魂。

2

都市手工艺:以“都市”为名

以“品牌”为驱的非遗跨界创新

本着“提倡非遗传承为改变生活理念服务,提倡非遗美学为提升当代生活品质服务,提倡非遗技艺为融入当代生活功用服务”[6] 的精神,从2015 年起,响应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号召,上海美术学院和 PACC 开始共同承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而这也是PACC 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8上海设计周现场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金江波教授提出用“活态传承、活性发展、活力队伍”的理念,来构筑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非遗研培特色,推动“都市生活美学”的缔造,将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转化立足于上海这一现代化国际大舞台,打造“国际范、民族风、当代腔”,金江波如此形容 :“第一,要时尚,有国际腔调 ;第二,要坚持民族元素、民族风格,保留地域文化特色 ;第三,要符合城市人消费和审美需求,回归当代生活功用,为提升当代生活品质服务,富有当代精神和当代风范。”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活性发展”为理念和宗旨,PACC 以“跨界创新融合模式”和“跨界创新生态圈”来促成从传统非遗手工艺到当代都市手工艺的转型。其中,“跨界”即试图突破群体的专业优势和认知边界,在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之间构建起“1+1= ∞”的文化艺术效应。[7]“非遗跨界创新融合模式”根据非遗技艺特征来让传承人牵手设计师、艺术家,并联合品牌机构,以更多的人力资源帮传统工艺回归当代生活。走出校园的非遗工作站、展览、经验交流会及学术论坛,创新作品研发孵化和有效商品化,使得非遗活态传承的边界拓展,形成了一个三段式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即“非遗跨界创新生态圈”[8]。其中,“非遗创新”是生态圈的原始动力阶段,它建立在创新教学模式和跨界融合创作的基础上,整合了非遗传承人群、设计师和艺术家、艺术类高校师生、品牌企业等多元化力量,共同孵化创新产品和人才。与现代设计的跨界协同创新,既赋予非遗文化生机和活力,使其以“都市手工艺”的方式寻得在当代社会的立锥之地 ;又有助于以其为动力和资源,生成不仅代表原生地域文化、上海文化,更具有中华文化精神的“中国设计”。品牌意识和产业化思维的融入,使机构自身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则“真正从工艺制造走向艺术营造,从技艺传承走向文化塑造”[9]。

艺术沙龙及学术讲座

对于传承人而言,跨界合作试图突破他们在思维和视野上的局限性。设计师和艺术家提供概念、创意和方案,传承人提供工艺和技术,时尚设计的介入、当代艺术的尝试、年轻群体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技艺特征和表现方式的尊重共同形成了一支现代的非遗传承队伍。以“传统文脉、时尚元素、当代创意”的理念推动非遗手工艺完美融入当代都市,并能反哺原生地,激发以“地方重塑”的理念营建非遗社区,复兴美丽乡村为地域文化多样性的保留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PACC 对传承人的培养首先从社会考察开始,需经过“开放式、发酵式”的课程与跨界创作课程。一般而言,产品的孵化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则以展示输出为主。“非遗传播”阶段通过现场展览展示或传统媒体、网络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渠道进行有效宣传,提高传承人和跨界创新产品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为其走向国际化、高端定制化和走进当代大众生活铺设了通道 ;反之也成为公共教育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公众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自信大有裨益。它也与 PACC 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城市会展”相辅相成。

羌绣传承艺术沙龙

通过培养,一些年轻传承人开始具备“主动设计、主动创新”的意识,试图在传统传承人之外添加创新设计师的身份。“90 后”羌绣传承人张居悦便是一个参与研培计划,跨界创新,积极传播,以品牌意识和产业化思维反哺当地的典型。作为首批参与驻地计划的传承人,张居悦在这里对研究生进行羌绣手工艺的教学,协同从事羌绣研究的马熙逵博士建立羌绣数据库,学习如何将羌绣元素提取出来进行设计,如何树立品牌意识。在第二轮驻地计划中,她携手设计师秦旭完成羌绣法式黑色礼服《大山之托》,登上巴黎高定圣地Les Suites 的舞台,让古老的羌绣走向世界。经过学习领悟,张居悦“在沿用传统工艺与材料的基础上,以现代审美为标准进行创新设计,以及以传统题材为中心开发周边衍生设计”,建构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回到阿坝后与企业合作采用开办集零售、展示、服装定制、手工体验为一体的羌绣馆、绣娘合作社和民宿等多元化的商业运营策略。[10] 一方面,促成了地方文化的延续,使空心化的村镇焕发新生 ;另一方面,正如与 PACC 携手发起羌绣驻地计划的公益保护组织“稀捍行动”所坚信的那样,“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现代(城市)生活—市场经济”[11]这套体系是设计介入精准扶贫,重塑非遗社区的有效路径。

国外艺术家驻地创作和国际创意设计工作营是 PACC 颇具特色的跨界融合方式,彰显出海派文化国际化的一面。在不同创作主体的交流与碰撞中,“学生们学习了一手的创新转化的方法,开拓了眼界和思维 ;老师们不用舍近求远寻找非遗资源,一大批最鲜活的、国家省市级的非遗直接送到了面前 ;国外艺术家一下子打开了中国文化基因的窗口,刺激了他们创作的灵感 ;传承人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理解到自己手艺的价值,自己的创造是有文化的,自己的技艺是被社会尊重的、可以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

2018年“一竹一世界”奥克兰创意设计工作营

金江波以“赋能”来形容驻地计划,用化学式的反应与碰撞,包括市场营销能力、品牌意识、国际时尚概念和西方现代设计思维 ;研究生通过看老外如何挖掘资源来启迪灵感,寻求新的创作研究方法 ;驻地艺术家解决自己学术系统中的一个问题,接受中国地方文脉资源的非遗内涵和精神价值的辐射。一切都是为了赋能,所有人在当中都获得创新,构建了一个创新生态,我称之为小的创新孵化”。例如,2016 年在莫干山公共艺术创客基地开展的“一竹一世界”系列活动包括为期一个月的阿根廷公共艺术家驻地创作、荷兰设计师驻地创作、荷兰海牙大学竹创意设计工作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竹创意设计工作营,竹编和竹雕传统技艺在此被赋予了新生。以东阳竹编传承人何红兵与荷兰设计师 Eric 合作的大小竹灯为代表,一系列竹编作品在色彩运用、立体造型和环保工艺上都做出了新的尝试,当代生活美学和功用使竹材料得以重回现代空间。国际力量的内外联动“为莫干山地区的旅游业态、文化生态、生活样态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12]。

章莉莉公共艺术装置作品 :《百鸟林》

在莫干山公共艺术创客基地开展的“一竹一世界”系列活动中的合作作品《大竹灯》,2016 年

“跨界”也表现为多种传统手工艺的横向交流发展,以及在设计范畴内的多专业跨界。比如,《百鸟林》是 PACC 运营总监章莉莉教授运用苗族百鸟衣符号元素和染织绣非遗技艺,在形式上还原传统染坊垂挂布条场景的作品。集结了南通蓝印花布、丹寨蜡染、阿坝羌绣等工艺。章莉莉的策划联手青年设计师梁鑫鑫的创作,加之分时段进行的现代舞蹈表演,使这件公共艺术装置成为宛若百鸟丛林的视听盛宴,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由导演徐俊联手 PACC 创作的《白蛇惊变》音乐剧从现代视角对“白蛇传”这一民间传说进行解构和重建,道具、服装、舞台设计中也多维度地融合了缂丝、顾绣、苏绣、苗银锻造、东阳竹编等七项手工艺类非遗及五项节庆民俗和表演类非遗,并对它们进行现代转译。这部实验性的作品虽与日用生活有不小的距离,但也彰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强的可塑性。

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国际工作营中,外国艺术家向中国竹编传承人学习竹编技艺

非遗创新成果走向市场转换阶段,一方面旨在将传统非遗资源转化为都市手工艺商品,促成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和市场化。在商业化过程中,非遗资源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姿态 :一是非遗手工艺的高级定制,二是非遗生活用品的批量生产化。另一方面则是构建“PACC+”品牌效应,将非遗手工艺知识产权化,以寻求中心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造血能力。

徐俊《白蛇惊变》音乐剧中,东阳竹编传承人以传统工艺制作的舞台道具

PACC 成立文创研发中心后,将手工艺人、设计师和企业纳入了其中。“我们让非遗传承人贡献他的技艺和文化故事,然后请设计师帮他以设计思维创新转化,再帮助他们协同企业机构与品牌公司负责生产和拓展营销,这样可以解决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在生产环节的投入与面临营销能力不足的窘境。使原创者与技术研发方与市场方都能够共享其成果,同样也构成利益攸关方,各方投入,共同收获,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关系。而中心则在这样的资源配置与整合中,把研究生培养实战能力放在各个环节。促使研究生直接进入社会需求与社会生产的第一线,既懂原创又懂生产,更了解管理。这样成为培养人才的一种新机制”。金江波表示 :“这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产学研用初步找到一条知识产权转化的方式,也是中心运作机制的重要创新所在。”品牌和 IP 不仅针对手工艺和产品,甚至传播展示平台也被打上了“PACC+”的烙印。

2016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现场

2017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现场

从 2015 年起,PACC 开始筹划主办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如今已连续办了五届。这个开国内之先河的手工专业体验盛典,将创作者、院校、企业和公众连接起来,集公共教育、非遗传承、公共艺术展演、商业市集于一体。每届博览会历时平均两天半,社会舆论反响很好,并获得“上海市最受群众欢迎的市民文化节”及“上海公共文化创新工程”称号。实际上,PACC 并无充足财力来投资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博览会,但提起“手造博览会”的主导者,公众却往往只会想起PACC。“这就是品牌的力量,”金江波说,“企业有展览需求却苦于没有资源和人才,我们就把资源供给出来,人才贡献出来,经费支出由企业来承担。而博览会的品牌是我们的,实现大家的共赢。”

2018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现场

2019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现场

通过这样的运作,更多的资源集结互补,参与到协同创新的孵化与运作过程,末端的原始资源被提炼、深加工、输送,消费者和企业甚至会逆向寻求资源。可以说,品牌意识和产业化思维既是 PACC 运营的独到之所在,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协同”与“创新”的概念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3

城市会展 :资源运作的平台

在 PACC 的语境下,城市会展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方向,它更多地与公共艺术和都市手工艺相结合,起到信息传播装置、中介、平台的作用,成为中心“运作资源”的重心。PACC 对城市会展的介入可大致分为两个层次。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上海美术学院携手PACC在中国国家馆举办“地方重塑:中国乡村实践与文化复兴的邂逅“展演活动海报

首先,PACC 打造和联合主办了一系列展览和会议,如上文所述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国际公共艺术奖及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等,为非遗研培和公共艺术实践成果提供展示和传播的平台,并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跨地域、跨文化的学术交流。这些持续性的品牌会展活动对于“PACC+”自身品牌的建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中心具备自身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上海美术学院携手PACC在中国国家馆举办“地方重塑:中国乡村实践与文化复兴的邂逅“展演活动

其次,PACC 积极承办和参与国内国际会展活动,除了参与上海设计周、上海友好城市推广项目、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等一系列国内高水平展览外,“还把这里好的故事、好的内容、好的人才、好的产出打包起来,到国际上展演”。2015 年米兰世博会上,上海美术学院携手PACC 在中国国家馆举办了“地方重塑 :中国乡村实践与文化复兴的邂逅”展览,以“乡村旅游业态重塑——创意民宿”“民间手工艺产业形态重塑——非遗传承”“理想乡村生活方式——艺术创造”三个主题,展示了艺术如何介入城乡产业形态、文化生态和生活业态的转型,深度挖掘了乡村建设的进展、乡村文化的变迁,以及地方精神的开拓与发展。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上海美术学院携手PACC在中国国家馆举办“地方重塑:中国乡村实践与文化复兴的邂逅“展演活动

在 2019 年米兰三年展中,PACC作为上海美术学院的一员,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组成中国国家馆,围绕“进退之间的设计 :以上海崇明生态岛为基础的考察”这一主题,通过鸟类保护、民宿营造、非遗传承、2021 年中国花博会四方面的内容,探讨了设计在索取资源和反哺自然之间的平衡作用。仅以 2018 年为例,PACC 主办或参与的国内国际大规模展览便有 12次之多。[13]

上海虹口北外滩的国内首家”手造驿站“,打造公共艺术示范区域

对城市会展业的参与投入具有多重意义。以此为平台,师生得到了检验教学成果、交流学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传承人和设计师得到了展现自我、促成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企业挖掘到新生资源,公众受到审美情操的熏陶、满足了物质与精神双重消费需求。

通过会展信息在参会者群体中的内部传播和大众媒介的外部传播,PACC也提高了自身影响力,促进了特色学科的发展,得以建立起品牌效应。在此意义上,形成了一个共利共赢的共同体,达到了协同创新所追求的目标。而就更宏观的意义而言,从文化艺术方面对城市会展的打造,对于上海这个“设计之都”也有着重要意义。会展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对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城市空间结构的更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会展媒介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也使得参展项目的原生地域文化走进了公众视野,对于推动当地旅游文化事业发展亦有裨益。

4

人才培养 :以社会实践为特色

从 PACC 的筹划成立,到人才资源和学科资源的供给,上海美术学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依托高校平台,对接城市需求、企业需求和学科前沿发展需求,PACC 也将“协同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精神。协同多方因素,努力探索创新教育机制,以突破狭隘的象牙塔,在实现自身队伍壮大的同时,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意产业人才。

PACC 并 不 招 收 本 科 生, 研 究 生 教 学 是 其主要着力点。中心每年招收 20 名左右艺术硕士(MFA),以公共艺术、都市手工艺、城市会展为三大培养方向。在公共艺术领域,学生会被要求熟悉国际经验和规律,从而领会总结出自己的方法和路径 ;在手工艺领域,通过与非遗传承人和设计师、艺术家的学习、碰撞与互动,摸索出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文创产品的路径 ;通过参与策展,将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向社会舞台。对研究生而言,这三个方向也不是割裂开的,往往交织在他们的学习实践过程中。

首先,采用导师组联合培养的机制,由专业导师和学术导师、社会外聘的企业导师组成导师组。PACC 的全职工作人员只有 9 人,除了主要负责人由上海美术学院派任外,其余均实行聘任制。聘任人员以助导的身份参与教学培养,负责行政管理,沟通学生和导师组。专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则全部由院校体系内的老师担任,并从中选出导师组长统筹管理。企业导师的参与则突出体现了“协同创新”的理念,从最基础的人才培养层面便开始注重产、学、研三方动员,延续一贯的产业化思维传统。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孵化非遗创新成果

其次,以项目为导向,重视社会实践。研究生培养的三大方向直接与中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对接,研究生依各自专业和兴趣全程参与非遗研培计划、公共艺术项目和策展布展活动,以项目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非遗研培为例,传承人进行工艺与技法的教学,驻地设计师和艺术家进行设计思维与方法的教学,研究生从中学习技艺,挖掘故事,进行文创研发。这样,学生的文创研发成果既有课程也有产品,既可以作为毕业创作,也可以申报项目获得资助。金江波表示 :“这种培养方式和我们以往学院内专业化的培养是有区别的,这里都是以实际需求为主,以项目为导向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带动专业能力的提升。”在导师的鼓励下,不少研究生开始从事课程研发,将非遗手工艺开发成体验课程,对接手造博览会等会展活动,或者深入公共空间开展手工艺沙龙,在以社会实践锻炼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兼顾试水创业,得到经济回馈,并为公共艺术教育贡献力量。位于上海虹口北外滩的国内首家手造驿站便为研究生的课程研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实践平台。2018 年 7 月,PACC 作为学术支持参与了这个街道党工委面向楼宇白领所做的计划,以生活美学、非遗传承、手造文化为内容导向,发动研究生和传承人带着课程进驻手造驿站。课程通常以材料包的形式呈现,里面既有材料、工具,也有图样、工艺的指导,收费不一。都市白领紧张的工作状态得到缓解,党建活动以文化创意为润滑剂变得活泼有趣,社区品质得以提升,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街区文化得以树立,PACC的品牌也进一步得到推广和赋能,可谓是多方共赢的举措。更重要的是,研究生将消化了的理论知识以富有个人色彩的实践行为表现出来,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开辟了在校生创业的一条路径,足可见上海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和商业精神在 PACC 身上的深刻烙印。

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

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

再次,理论与实践并举,国际化程度高。对社会实践的重视是 PACC 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但与高校的紧密联系又使其不能放弃对学生的理论塑造。一年一届的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员会议和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以跨地域、跨文化、跨专业的视角推动学术交流合作,以案例带动公共艺术与地方重塑的理论研究。各种前沿性的、成体系的讲座和学术论坛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更好地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导师组中学术导师的设置也体现出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与国际接轨更是 PACC 一直秉承的理念,既有“引进来”的设计师和艺术家驻地计划、国际工作营、国际奖项评选,也会“走出去”参与国际展览,通过学校平台出国交流访学。计划未来还会将公共艺术在地性研究的场所延伸,进行海外调研。以上海城市平台为依托,全球化的视野、国际化的语言、零距离的接触贯穿了 PACC研究的三大方向,也融入研究生教育之中,形成跨地域的文化互惠。

国内外设计师驻地


除了常规课程外,PACC 开展了国际创意工作营、艺术家工作坊、手工艺创意沙龙、设计师驻地教学、非遗特色课程等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目的是培养“懂国际文创发展趋势、明创意思维方法方式、辨艺术设计创作规律、知文化传承价值”[14] 的创新型人才,其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方式颇具特色。即以全球化的视野进行跨学科融合研究,将设计教育与创意产业结合起来,打通学生与社会无缝对接之路。也正因如此,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可观,丰富的实践经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国际化的设计思维使 PACC 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极富竞争力。

国际创意设计工作营


PACC 所进行的教育不仅仅是研究生教育,还囊括了以非遗研培方式进行的传承人教育、在其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以及公共教育。非遗传承人在此树立了文化自信、自强的观念,同时学习现代设计思维和管理营销理念,促成非遗手工艺的活态传承和现代化转变。公共教育更是意义重大。“如果说产业化的思维为非遗提供了一个价值输出的平台,那么教育思维将会为非遗创造一批具有审美意识的公众”[15]。除了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手造驿站之外,PACC 还有多层次、广覆盖的公众活动。如2017 年 10 月,PACC 在余姚多个小学开展“领悟传统之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行活动,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公众的审美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此外,携手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龙美术馆等开展手工艺沙龙,并与外滩美术馆共同推出“在共同体中的公共性”系列学术讲座,使这类鲜活的场域由“典藏”走向“教育”。“魔都记忆——百年大世界沉浸式展演秀”更是赋予非遗年轻时尚的一面,将其与大世界光怪陆离的场所娱乐精神联结起来,成为新晋潮人打卡圣地。

课程让孩子们静下心来细细打造

日本国际工匠代表MIYA HYUGO(右)教白领们制作手工羊毛毡胸针

通过这些活动,PACC 充分践行了其以公共艺术重塑地方的理念与使命,利用公共教育的泛化功能,以传统手工艺绽放出的现代之美感染社会大众。只有作为消费者的公众的观念成熟了,设计和艺术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同时,这些活动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多元的实践舞台。

结语 :探索与发展

PACC 以协同和创新为理念,在公共艺术、非遗传承、城市会展三大方向上融合渗透,形成一个协同发展的共同体,并以此对接艺术教育,推动区域社会发展。在此,学科建设与服务社会、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自我造血与对外供血、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构成了和谐统一的存在。

作为一个以国家协同创新计划为契机而成立、 自 身 也 一 直 在 求 新 求 变 的 研 究 教 育 机 构,PACC 的发展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成立计划申报之初,上海市教委便态度鲜明地表示希望能促成一个协同创新的经济实体,以国家支持、政策红利和高校人才资源来使 PACC 具备自我造血能力,并供血区域经济。但这在当下无疑是个难题。首先,就机构性质而言,PACC 本身既无法人资格,也无独立账户,在实际运营中限制重重。如何创新运作机制,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实体化运作应该是努力方向。当前相关政策尚不明朗,需要进一步等待与观望。其次,政府对协同创新计划的拨款有时间限制。到政府拨款截止的 2020 年,PACC 以现有模式来维持平台运作毫无压力,但如果想达成诸如帮助解决区域发展、成为良性的社会发展永动机等高级目标,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7年驻地策展课程教学

早在 2016 年,中心内部便有意识地进行规划更新,力图将三大领域有针对地转变为三个与企业、市场紧密联系的职能部门,而这也成为PACC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其一是文创研发中心,用文创研发的方式把都市手工艺变为可供消费的产品。这一思路与“非遗跨界创新生态圈”中非遗市场化阶段相对接,通过“PACC+”的品牌与设计和生产方达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除了谋求自身的循环造血能力,还力求以产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生也可以将学习成果以课程、产品或项目的形式呈现出来,由 PACC 为其提供品牌、搭建平台、孵化输出。手造博览会便是一个典型例证。其二是文化旅游运作中心。PACC 前瞻性地将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将地方文化的特有形态与当地旅游、文化体验活动、社区表演相结合,生成承载地域文脉记忆和生活温度的文化产品,以设计的手段来提升旅游的价值,以文化的概念去包装旅游。在不少地区第三产业异军突起的形势下,文旅运作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大,“莫干山计划”便是 PACC 应当地政府之邀解决文旅升级的一个典型案例,形成了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其三是文商结合中心,将一些优秀 IP 做成天使投资,吸引企业参与孵化。中心会帮助企业推动商业模式升级,去参与其他 IP 的孵化。通过源源不断的品牌打造,营造自身文化的价值,通过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探索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017PACC莫干山农产品包装设计工作营

莫干山农产品包装设计工作营开营

了解印刷流程和工艺

金江波言简意赅地评价了这三项职能 :“一是创意创造价值;二是服务提升品质;三是运营带动发展。”与上海美术学院平台的紧密结合为中心的初创阶段提供了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但也存在后续综合发展所需的复合型设计管理人才匮乏的难题。“我们也在思考,下一步要把目光投向经济和商业领域,引进一批市场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策划方面的人才,调整中心的经济结构。”金江波表示,PACC 当前的运作模式已较为成熟,但缺乏对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入挖掘,而这也是今后需要强化的着力点。通过对金江波教授的采访,我们可以轻易提炼出若干关键词句 :对资源的协同、管理和运作、商业 IP、产业化思维和品牌效应、互利共赢的观念、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创新开放的姿态……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 PACC 独特的品质。这个地处“魔都”的新型研究教育机构,以其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和开放求变的精神,对海派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性做出了完美诠释,向我们展示出艺术介入社会、艺术改造社会的多样可能。

注释:

[1] 汪大伟:《公共艺术设计学科——21 世纪的新兴学科》[J],《装饰》,1998 年第 6 期,第 45-46 页。

2] 刘中华、周娴、汪大伟 :《“跨领域”的公共艺术——汪大伟教授访谈录》[J],《创意设计源》,2016 年第 2 期,第 4-9页。

[3] 金江波 :《地方重塑 : 非遗传承与乡村复兴》[J],《公共艺术》,2016 年第 2 期,第 58-60 页。

[4] 金江波:《全球视野下的公共艺术研究》[J],《公共艺术》,2018 年第 3 期,第 74-76 页。

[5] 汪大伟:《地方重塑——公共艺术的永恒主题》[J],《装饰》,2013 年第 9 期,第 16-21 页。

[6] 金江波 :《地方重塑 :活态、活性与活力的非遗社区建设》[J],《装饰》,2016 年第 12 期,第 21-25 页。

[7] 章莉莉 :《非遗手工艺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创新》[J],《上海艺术评论》,2016 年第 5 期,第 44-47 页。

[8] 章莉莉:《共建非遗跨界创新生态圈,圆中国文化复兴梦》[DB/OL],“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微信公众号,2017-7-21.

[9] 同 [6]。

[10] 赵毅平 :《接续传统,绣出新生 :羌绣传承与创新的年轻力量》[J],《装饰》,2019 年第 3 期,第 27-31 页。

[11] 米城、张梦月 :《精准扶贫,稀捍在行动》[J],《装饰》,2018 年第 4 期,第 44-47 页。

[12] 同 [6]。

[13]《PACC 年末十大盘点,2018 回忆满满》[DB/OL],“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2018-12-31。

[14] 见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官网,网址:http://www.ipublicart.com/.

[15] 陈逸舟 :《为中国设计赋能——再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博士、副教授、PACC 运营总监章莉莉》[J],《中国广告》,2018 年第 4 期,第 73-81 页。

内容摘要: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成立于2014 年,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一个以学科知识服务社会,推进社会进步和探索创新教育机制的项目执行机构。作为一个与高等院校紧密联系的艺术类协同创新中心,其运营机制、研究方向与发展理念是什么?有着怎样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带着这些问题,本刊对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金江波教授进行了专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法兰是什么?又被翻译带歪了,直到看到英文 Flange 我才恍然大悟

法兰是什么?又被翻译带歪了,直到看到英文 Flange 我才恍然大悟

CAD画家
2024-05-12 09:58:44
没人性!峨眉山景区骡子边爬边吐血:传经送佛之地?乐山文旅沦陷

没人性!峨眉山景区骡子边爬边吐血:传经送佛之地?乐山文旅沦陷

冬天来旅游
2024-05-12 04:58:25
国务院:补齐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农村物流等短板,统筹推进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

国务院:补齐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农村物流等短板,统筹推进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11 23:02:19
26岁中国女留学生失联多日,曾有反常行为!家属崩溃:当地警方正放大假

26岁中国女留学生失联多日,曾有反常行为!家属崩溃:当地警方正放大假

鲁中晨报
2024-05-11 20:35:08
患癌老人独自乘机遭拒载次日去世,儿子否认“不孝”:自己身体残疾无法陪同,曾卖房供父亲治病

患癌老人独自乘机遭拒载次日去世,儿子否认“不孝”:自己身体残疾无法陪同,曾卖房供父亲治病

极目新闻
2024-05-12 01:32:25
16年过去,小英雄林浩已结婚、无腿舞者廖智翩翩起舞、敬礼娃娃郎铮圆梦北大

16年过去,小英雄林浩已结婚、无腿舞者廖智翩翩起舞、敬礼娃娃郎铮圆梦北大

极目新闻
2024-05-12 12:00:30
南通事故去世孩子妈妈朋友圈:帮我找找他,他给了女儿最后的体面

南通事故去世孩子妈妈朋友圈:帮我找找他,他给了女儿最后的体面

火山诗话
2024-05-12 06:53:40
32岁内马尔赢麻了:1亿年薪,仅踢5场躺拿2冠!C罗33球11助夺亚军

32岁内马尔赢麻了:1亿年薪,仅踢5场躺拿2冠!C罗33球11助夺亚军

侃球熊弟
2024-05-12 00:51:37
中国无需公正,法律只是权贵们的玩物!何出此言呢?

中国无需公正,法律只是权贵们的玩物!何出此言呢?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4-05-12 11:25:14
外交部领导班子调整!两位副部级领导履新!离任回国的他晋升“准副部”

外交部领导班子调整!两位副部级领导履新!离任回国的他晋升“准副部”

鲁中晨报
2024-05-11 15:31:06
货车自燃男子9箱家当运输途中被烧毁 德邦快递:将按货物实际价值赔付

货车自燃男子9箱家当运输途中被烧毁 德邦快递:将按货物实际价值赔付

红星新闻
2024-05-11 17:50:19
美国加速收割,6万亿撤出印度,印经济或衰退20年,大国梦遭断送

美国加速收割,6万亿撤出印度,印经济或衰退20年,大国梦遭断送

绝对看点
2024-05-11 19:55:02
街头采访小姐姐,竟被网友扒出是探花系列女主?

街头采访小姐姐,竟被网友扒出是探花系列女主?

灰产圈
2024-05-12 00:42:46
惨死一大片,全美掀起关店潮,7800家门店关闭!

惨死一大片,全美掀起关店潮,7800家门店关闭!

华人生活网
2024-05-12 02:39:12
以色列代表粉碎《联合国宪章》,网友扒出同款碎纸机:32.2元包邮

以色列代表粉碎《联合国宪章》,网友扒出同款碎纸机:32.2元包邮

不掉线电波
2024-05-12 09:38:18
杨幂爆出大瓜!

杨幂爆出大瓜!

一剑化三亲
2024-05-12 07:42:10
南通车祸已造成一名学生死亡?路人自发救援,将孩子抬出大巴车

南通车祸已造成一名学生死亡?路人自发救援,将孩子抬出大巴车

社会酱
2024-05-11 15:36:16
12秒91!吴艳妮总成绩第一晋级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大阪站决赛

12秒91!吴艳妮总成绩第一晋级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大阪站决赛

直播吧
2024-05-12 10:46:15
徐梓钧回应:承认睡过、收过钱、拿过资源,但不代表接受他的感情

徐梓钧回应:承认睡过、收过钱、拿过资源,但不代表接受他的感情

西瓜爱娱娱
2024-05-11 12:01:55
梅西被踢翻,痛苦倒地60秒!球王叉腰愤怒:不满奇葩规则

梅西被踢翻,痛苦倒地60秒!球王叉腰愤怒:不满奇葩规则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5-12 08:51:56
2024-05-12 15:36:49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335文章数 6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因聚生变 以聚求变——上苑艺术馆2024国际创作计划开幕展“艺聚变”

头条要闻

在汶川地震被埋20小时的"敬礼娃娃" 16年后已考入北大

头条要闻

在汶川地震被埋20小时的"敬礼娃娃" 16年后已考入北大

体育要闻

不再“啃老”的辽宁队,绝处逢生

娱乐要闻

《歌手2024》首播排名出了,那英第三

财经要闻

周鸿祎的放贷生意:为金融机构兜底催债

科技要闻

苹果高管体验ChatGPT后恐惧,砍掉汽车项目

汽车要闻

配备纯视觉高阶智驾 极越07信息发布/即将量产

态度原创

数码
家居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小米米家 8KG 滚筒洗衣机开售:超薄全嵌机身,售价 999 元

家居要闻

极致肌理 线条质感打造轻奢空间

手机要闻

联想请来迪丽热巴,她能带动摩托罗拉这款新机吗?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哪吒小镇,潮玩新地标!

公开课

父亲年龄越大孩子越不聪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