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百年英荷战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霸权的更替,是如何完成的?

0
分享至

西方政治家眼中,总有一个绕不过去的“修昔底德陷阱”。

它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威胁到老霸主,而老霸主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于是战争不可避免。

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因此得名。说白了,其实就是咱们中国人常讲的“一山不容二虎”,不然就要“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修昔底德雕像

历史上,像英国联合普鲁士,与法国争夺北美和欧陆霸权的七年战争,德国立国之战的普法战争,日本发动甲午战争,英法与沙俄的克里米亚战争,乃至两次世界大战,似乎都可以用这一理论来溯源。

这里有个规律,大国争霸中,英国似乎从来没败过。难怪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在临终前,要反复叮嘱后人:

英国人从来就没有在战争中输过,如果爆发新的战争,土耳其切勿成为英国的敌人。

那么问题来了——

英国又是踩着谁的肩膀,爬上了霸主的宝座?

当年那场世界霸权的更迭,对今天,又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01 世界霸主纵横四海

15世纪、16世纪的人类地理大发现之前,是不存在“世界霸权”一说的。那些伟大的帝国,罗马、中华、孔雀、阿拉伯……充其量,只在各自文明区域内一统江山,人类历史上从没出现过一个世界性大国。

第一批的世界大国,是引领了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它们甚至在1494年,通过“教皇子午线”瓜分了地球。

教皇子午线中分世界

但之后的17世纪,则是荷兰的世纪——

1603年,荷兰海军在爪哇击败西班牙;

1605年、1606年两次击败葡萄牙,抢下盛产香料的帝汶岛;

1640年、1642年,从葡萄牙手中分别夺得世界海路咽喉:马六甲和南非好望角。

1619年,荷兰兴建巴达维亚城(今印尼雅加达)作为东方殖民据点,后逐渐控制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苏拉威西,1624年“红毛鬼”侵占中国台湾,1642年进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巴达维亚基地平面图

在美洲,1621年荷兰成立西印度公司,在南美占据圭亚那,在北美占据了哈德逊河流域和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今美国纽约)作为殖民据点,在加勒比地区,与法国展开激烈争夺。

一时间,荷兰的军事和殖民基地遍及全球,与今天的灯塔国一样,几乎控制着全世界的制海权——

1637年,荷制“海上君主”号战舰,排水量高达1500吨,三层甲板,配置100门大炮,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核动力航母。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萨尔丹造船厂甚至扬言,只要提前两个月下订单,届时就可以每周一艘的速度,批量产出军舰。

荷兰战舰

全盛时期,荷兰拥有商船16000多艘,且造价只有英国同类舰船的一半。1670年时,荷兰全国的船舶总吨位,相当于英、法、西班牙、葡萄牙四大国的总和。这样压倒性的实力对比,放在今天,您觉得眼熟吗?

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股份公司、股票交易所、股票经纪人、由商业银行发行信用货币、现代信贷制度……都是首创于荷兰。

荷兰东印度公司徽章

当年,荷兰就是整个世界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阿姆斯特丹是那个时代的纽约曼哈顿。

恩格斯说,荷兰是“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说,荷兰“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

总之,荷兰像极了今天的某国。

按照“修昔底德陷阱”,下一局,谁来挑战它呢?

02 冷战——热战——贸易战

最近两百多年,盎格鲁撒克逊人稳居世界霸权顶端,但在当年,他们也有“贼挨打”的时候。

1619年,荷兰人攻击了英国在印尼的贸易据点,强迫英国签订协议,将东方的香料贸易分为三份,荷兰独占其二。1623年,荷兰清理印尼马鲁古群岛的英国势力,十余名英国人被杀,史称“安布亚娜屠杀”。

在波罗的海、西非和地中海,荷兰商人处处抢生意,排挤英国人。最蹬鼻子上脸的,是荷兰在英国近海捕捞鲱鱼,转手又卖给英国人。这在今天,可是灯塔国都不敢对东方大国做的事情。

英国“护国公”克伦威尔

历史上的大国崛起,往往都要经过强势政治人物的强力集权阶段。1649年克伦威尔领导英国成立共和国,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大权独揽,几年后自任“护国公”。他对内平定了苏格兰、爱尔兰,一统河山,对外颁布了著名的《航海条例》,展开对荷兰的贸易战。

条例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或是在英属殖民地之间运送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自己国内市场狭小,就是凭借坚船利炮,转手做全球航运和经贸生意的,英国人釜底抽薪,说今后网购,必须自驾车、自提货,那快递小哥岂不都要饿死?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1652年,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史料显示,挑起战端的居然是弱小的英国一方,不过历史也证明,英国人赌对了。

荷兰一上来就犯了战略错误,因为要维持全球霸权,它不能集中全力应敌,即使在欧洲战场,也分兵在多佛海峡和地中海两线作战。英国丧失了地中海地区的全部贸易,但集中力量围剿多佛海峡航路上的荷兰商船,重创荷兰经济。

多佛海峡示意图

从执政初期开始,克伦威尔就举全国之力发展海军,将全部的关税收入和大部分出卖土地的收益都划拨给海军,从1650年开始,每年新下水的战舰都在10艘以上,到1654年,英国已经有了140艘军舰。虽然当时的战局是互有胜负,但英荷间的力量差距已经在急剧拉近。

1654年4月,急切盼望“和气生财”的荷兰人,和英国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合约》,承认了英国在东印度群岛一带的贸易权,赔款27万英镑,还割让了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一百多年后,拿破仑大帝就在英国人的监禁下,死在这座岛上。

南大西洋孤岛:圣赫勒拿

看得出来,双方都不太满意,合约墨迹未干,就各自回家磨刀去了……

03 从炮击伦敦到水淹七军

事实上,《航海条例》并非一成不变,英国连续在1662、1663、1670、1673年,做过四次修订,一次比一次更严苛,自家垄断经营,严禁荷兰染指的货品名录逐年递增:烟草、靛蓝、棉花、羊毛、生姜、染料木、海军用品、麻、大米、糖蜜、海狸皮、铜矿石……简直就是今天大国贸易战的翻版。

1664年英国侵占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随即改名纽约,同年进攻荷属西非,企图夺取一本万利的象牙和奴隶生意,荷兰奋起反击,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

英荷海上交锋

此时的荷兰,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国,早就磨刀霍霍要复仇;英国那边却经历了克伦威尔去世,查理二世复辟的乱局,尤其查理二世人称“快活王”,贪图享乐武备松弛。这一战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战争期间,荷兰人做到了日后连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想做而不能的事情。1667年6月,名将勒伊特利用涨潮的机会,率领舰队,溯泰晤士河而上,直杀英国本土。荷兰人攻陷英军炮台,火烧或俘虏英军舰只,劫掠数吨黄金和木材,最后炮击伦敦,又安然返航。

荷兰海军名将勒伊特

一个月后,双方就签署了《布雷达和约》,第二次英荷战争结束。

英国再次退出东印度,归还了南美洲的苏里南殖民地,还对荷兰放宽了《航海条例》。不过荷兰也承认了英国对纽约和西印度群岛的占领。英国人以被痛打一顿为代价,保住了到手的一部分赃物。

但话音未落,1672年,法王路易十四为争夺欧洲霸权,发动了法荷战争,查理二世那边收了法国人的贿赂,拿人手短,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也突然从海上杀来,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

“快活王”查理二世

荷兰人在陆地上被“太阳王”揍得够呛,但在海上可一点儿不怂,从1672年3月海峡之战到1673年8月特塞尔海战,战神勒伊特率荷海军对英皇家海军四战四胜。“快活王”查理一看,法国给的钱打没了,自家议会也不批预算,就这么散了吧……

1674年,双方签订合约,重归战前的状态,荷兰打个巴掌给个甜枣,送了英国点钱,让英国在法荷战争中保持中立。于是第三次英荷战争结束。

今日的荷兰拦海大坝

但陆地上的法荷战争,一直打到1678年,双方各自呼朋唤友,搞成了一场“世界大战”。荷兰饶是“海上马车夫”,但陆上国土局促,没有战略纵深,当初为了抵挡法国陆军,荷兰人连围海造田的穆依登堤坝都拆了,家园一片汪洋。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是荷兰国势衰败的一大转折。

04 再来一次,彻底打服

1688年,发生了中学历史课本中著名的“光荣革命”事件。英国贵族赶走了国王詹姆斯二世,迎接荷兰执政威廉夫妇来英国,以不流血的和平方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这两国几十年间你死我活三度开战,怎么还能干出这种“亲密无间”的小动作来?此间详情,可参见拙作——

大国博弈棋盘上的偶发事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光荣革命”

英国和荷兰,同时迎来历史的拐点。

1689年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兼任英国国王

威廉整合两国资源协同发展,荷兰的许多能工巧匠、先进技术,尤其是资金,源源流入英国,英国迅速发展起成熟的商业体系。英国是一个面积更大、人口更多,地缘政治更安全的国家,相比之下,荷兰很快失去了对欧洲资本和人才的吸引力。

成也商业败也商业,荷兰是以商业立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商人的共和国。但商业资产阶级更看重直接利润,而非家国情怀。正如号称“荷兰莎士比亚”的诗人冯德尔所言:

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
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这世上的所有海港。

强大的舰队,使荷兰在三次英荷战争赢了两次,却也化作沉重的税收压在市民的头上,这注定不能长久。《航海条例》从没有完全废除过,全球化的自由贸易大受影响,商业资本扩张无望,只好沉浸在奢侈享乐和投机上:一部装潢精美的地图集,售价竟高过一位熟练工匠的年薪,一盆小小的郁金香,竟能卖到1000多金币……

郁金香泡沫破灭后,连猴子都在花瓣上撒尿

第三次英荷战争后近百年,到1780年,英国借口荷兰支持北美独立,撕毁了两国间的各项和约,再次开战,这便是第四次英荷战争。

这一战,其实形式大过实质。

在战前,经过近百年的纸醉金迷和欧陆争霸的消耗,荷兰早不是当年那个纵横四海的世界霸主了。此时的大英帝国,已取得了七年战争的胜利,吞并了法国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正冉冉升起霸气侧漏。

战争的最直接后果,是英国以战争赔偿为由,把这百余年间向荷兰借贷的巨额债务,统统赖掉,还强行低价收购荷兰国债。荷兰两百年苦心经营的家底,几乎被一抽而空。世界金融中心,最终完成了从阿姆斯特丹到伦敦的跳转,直到1944年,下一代霸主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新阿姆斯特丹”就此崛起——此是后话不表。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

但奇怪的是,百年英荷战争,英国赢了一、四,荷兰赢了二、三,总比分2:2,荷兰为啥就崩了呢?

05 下一代霸主路在何方?

真正的新老交替,不是同一赛道上的弯道超车,一定是新生态对于旧生态的降维打击。

当年荷兰取代葡萄牙、西班牙的国际地位,是新兴的商业资本击败了中世纪的旧贵族。

然而,当英国开始尝试从转口贸易转型贸易品深加工,甚至尝试自己开发制造产品时,荷兰还在做着贱买贵卖的贸易商。可可粉在荷兰人手里,就只是可可粉,但在英国人手里,却成为附加值更高的巧克力。

这么说,绝非对贸易商的诋毁。就像某港,坐拥全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曾经武侠电影风靡世界,日子过的也蛮不错。只是说,在新的生态出现后,旧有的荷兰模式,已不足以支撑其霸主地位了。

维多利亚湾夜景

英国人的玩法,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步,不断修订《航海条例》实施贸易保护主义,重视制造业和出口加工;

第二步,19世纪初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冠绝全球的世界工厂,转而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积极寻求全球化和产业输出,不追求对殖民地的直接管控,而是将其纳入自己的经济体系,化作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

第三步,便是以金融资本控制全世界。

——熟悉?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熟悉。

瓦特改良蒸汽机

就在第四次英荷战争前后,瓦特的单动式蒸汽机和双向联协式蒸汽机分别拿到了专利,工业革命就此爆发,至今仍未止步。

库克船长的航船上,配备了手提式天文观测仪、反射式望远镜、新式方位罗盘、航海计时记、天文钟、测量用经纬仪等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设备,驶向澳洲、新西兰、北极……

英国战胜荷兰,正是新兴的工商业资本战胜传统的商业资本的结果。

这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性霸权更迭的实质所在。

几乎可以肯定,9012年的世界霸主,在制度、文化、道路等方方面面,也一定会是一种新的生态。

最后,绝不否认运气的存在。

英国的地缘环境得天独厚,只需要集中全力扼守海峡,就能把荷兰困个七七八八。荷兰终归是一个商人共和国,可以允许扩充战舰护航,可以允许海军远征敌巢,甚至可以忍受一场短期的局部战争,但旷日持久的对峙对耗,成本高昂的灭国之战,不惜代价的全球霸权,是终究不愿意承受的。因为不能征服英国,荷兰人脖子上的绞索:《航海条例》,始终不能解除,他们在百年英荷战争中,从未取得战略性的决胜。

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荷兰偏偏又遭遇了路易十四的野心,陷入欧陆争霸乱战不能自拔。最终,荷兰干脆跳出列强争霸的游戏,也像某港一样,自顾自安心做个“富家翁”,如此便了……

时间和好运气,今天还会重来吗?

【完】

本文作者【齐文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齐文刀
齐文刀
深度世界历史,欢迎关注!
682文章数 66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